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促使腦血管病患者逐漸增多,而缺血性腦血管病則占其中多數,關于缺血性腦血管病術后的注意事項以及護理問題是目前醫生和患者主要關注的問題,現通過對其進行分析主要有以下方面。
通常情況下大多數病人在術后都會因疼痛感而減少運動,長期臥床則會出現煩躁、焦慮等不良情緒,護士和家屬可通過觀察病人的情況進行詢問,主動幫助病人緩解心理問題,同時可幫助病人進行體位的轉變以及舒適體位的調整。安靜的環境也能夠為患者提供充足的休息時間,減少患者焦慮情況的產生。
該情況在老年病人中經常出現,出現該情況的主要原因是長時間臥床休息或保持肢體伸直限制了自身的活動。日常護理中可協助病人或指導家屬深入患者腰背部進行按摩或腰部兩側輪流墊小枕,或幫助患者進行翻身運動、下肢保持伸直,指導并教會患者家屬進行下肢揉捏,促使病人放松肌肉,患者在此期間也可通過適量的運動改善腰酸背痛現象。
感染情況的產生通常與患者創傷的熱量吸收有關,日常護理需要關注患者體溫、脈搏以及呼吸情況的變化,并且需要定時對患者的體溫情況進行檢查,觀察手術創面是否存在紅腫、疼痛以及發熱現象,并仔細觀察患者局部是否存在滲液,傷口輔料是否脫落等現象,同時加強無菌操作的意識,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并消毒,保持敷料的干燥。
術后疼痛感往往促使患者發生行動困難或排尿不便的情況,對于手術日期確定的患者可嘗試在訓練床上臥位大小便以減少排尿困難現象的產生。對于急診患者而言,由于手術時間緊急,在治療前未能進行一定的訓練,術后易產生尿潴留情況,此時需要為病人提供隱蔽的排便環境,例如屏風的使用、流水聲應用以及溫水沖洗會陰和腹部按摩等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患者排便。
長期臥床會導致患者胃腸道蠕動減弱,從而導致病人便秘。術后需要與病人多交流,了解其排便習慣,并鼓勵多飲水,多以營養豐富的食物促進胃腸道的蠕動,隱蔽的環境和腹部按摩也能夠幫助排便,必要情況下可給予開塞露幫助排便。
該情況多出現于手術當天,主要與患者自身的不適感和焦慮情況有關。護理中應注意患者的睡眠習慣,安靜的環境和暗色的燈光可提供一定的輔助睡眠作用,可使用于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術后的護理中,必要情況下可給予患者安眠藥。
常表現為穿刺部位滲血,產生該情況的原因在于動脈壓力過大、內徑較大、術后肝素抗凝、術中血管損傷、術后壓迫手法不正確或時間不足、病人體質以及過早活動患肢等因素共同產生。術后護理中需保留動脈鞘管,避免脫出導致出血。拔除鞘管后需要基于沙袋包扎6 h?;贾苿?4 h,并觀察足背動脈波動情況。同時觀察病人傷口敷料的清潔程度,教會病人咳嗽時按住穿刺部位,避免局部張力過高導致出血。
缺血性腦血管病癥術后的效果往往和術后護理具有重要聯系,在護理的過程中需要家屬以及護理人員共同協助。為保證治療的有效性以及良好的預后效果,心理護理以及健康教育是改善治療效果的關鍵。在護理時不僅對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提出了要求,同時對于基礎理論、臨床醫學知識、無菌技術、??评碚摷夹g等內容提出需求,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患者的手術預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