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洋,王書琦,饒 陽,周 潔,黃國偉,馬耀梅,孫琢玉
(1.天津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天津 300070;2.天津市中心婦產科醫院婦瘤科,天津 300052;3.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婦科腫瘤科,天津 300060)
宮頸癌的發病率在世界女性惡性腫瘤中居第二位(僅次于乳腺癌),在發展中國家居首位[1]。據全球癌癥統計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宮頸癌病例新增57.00萬例,死亡31.10萬例,其中近90.00%病例來自于發展中國家[2]。我國每年新發宮頸癌病例約13.50萬,約占全球發病數量的1/3,居我國婦科惡性腫瘤的第一位[3]。研究表明,人乳頭瘤狀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的持續感染是宮頸癌的主要致病因素[4]。HPV是一種感染性強、患病率高、復發率高的性傳播病毒,在年輕性活躍女性中的感染率最高,且感染高峰年齡集中于17~24歲和40~44歲。隨著初次性行為年齡提前和性行為發生頻率的增加,大學生感染HPV的風險大大增加,及時接種HPV疫苗能夠預防70.00%以上的宮頸癌和尖銳濕疣等生殖系統疾病,因而大學生成為HPV疫苗接種的重點目標人群[5]。目前國內外有一些關于大學生對HPV疫苗知信行的調查,但針對醫學生的研究較少[6-7]。醫學生作為大學生中的特殊群體,未來擔負著促進全民健康的責任,對HPV疫苗接種的推廣和普及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對天津市某高校醫學生進行HPV病毒及疫苗的知信行調查,了解醫學生對HPV病毒及疫苗的知曉情況和認知程度,HPV疫苗接種情況、接種意愿及影響因素,旨在為HPV疫苗在大學生中的推廣提供理論依據。
本研究于2018年10月采用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在天津市某高校按照調查對象的專業進行分層(預防專業、臨床專業、其他專業),按照1∶1∶1的比例在每層隨機選取研究對象。按照樣本量計算公式:n=z2α/2×p(1-p)/d2,根據預調查人群中HPV疫苗接種的意愿率p=65.00%,z=1.96,容許誤差d=5.00%,計算獲得樣本量n=350。即預防專業、臨床專業和其他專業各自至少抽取350名調查對象。最終樣本量確定為1 106人,其中預防專業隨機抽取374人,臨床專業隨機抽取366人,其他專業隨機抽取366人。
參考國內外相關文獻后,自主設計HPV病毒及疫苗的知信行調查問卷。在正式調查前進行了預調查,根據預調查結果進行問卷的修改。由經過統一培訓的調查員在教室當場發放問卷,不記名獨立完成,學生均已知情同意。當場專人收回問卷,并聲明對學生填寫的資料保密,及時審核、整理并剔除無效問卷。
調查問卷主要內容包括醫學生的基本信息、對HPV及其疫苗的知曉情況及認知程度、獲取HPV相關知識的途徑、HPV疫苗接種情況、HPV疫苗接種意愿和可能原因。HPV相關知識包括10個問題,如HPV的傳播方式、導致何種疾病、易感人群、注射疫苗的最佳時機等。單選題答對1題計1分,多項選擇題答對1個選項記1分,總計16分。醫學生對HPV及其疫苗的認知程度定義為:≥60%的題答對為認知合格,否則為認知不合格;≥80%題答對為認知程度高。總認知合格率(%)=認知合格人數/調查人數×100%。

共發放問卷1 106份,回收有效問卷1 098份,問卷有效率為99.28%。其中預防專業共計372人(33.88%),臨床專業共計361人(32.88%),其他專業共計365人(33.24%)。調查對象的年齡18~25歲,平均年齡為(21.10±2.70)歲;以漢族為主(85.06%),女生居多(62.02%),城鎮戶籍居多(61.38%)。僅有10.02%的醫學生發生過性行為。
在接受調查的醫學生中,697人(63.48%)知曉HPV及其疫苗,其中74.7%的醫學生聽說過HPV,72.7%聽說過HPV疫苗。對HPV相關知識的最高得分為15分,最低得分為0分,平均分為(9.68±2.41)分。HPV總認知合格率為58.93%(647人),其中104名(9.47%)醫學生對HPV的認知程度高。
HPV相關知識中正確率最高的3個問題分別是:避免不潔性行為可預防HPV感染(90.62%);HPV可引起尖銳濕疣、宮頸癌、陰莖癌、皮膚癌等惡性腫瘤(87.80%);注射疫苗的最佳時機是初次性行為之前(87.34%)。正確率比較低(<40%)的問題包括:感染HPV后還可以接種HPV疫苗(36.07%);我國大陸目前可以注射的HPV疫苗種類(31.15%);戒煙是預防HPV感染的措施之一(28.32%);HPV可通過皮膚接觸傳播(13.11%);進行宮頸涂片檢查的時間間隔(10.75%),見表1。

表1 HPV相關知識題目的正確率
此外,醫學生獲取HPV相關知識的主要途徑包括網絡(71.95%)、健康宣傳講座(38.98%)、電視廣播(34.88%)和書刊報紙(34.70%),見圖1。
本次調查中,27名醫學生已接種HPV疫苗(2.46%),910人(82.88%)愿意接種HPV疫苗,1 077人(98.09%)愿意推薦自己的家人或朋友接種HPV疫苗。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女性HPV疫苗接種意愿率高于男性,預防和其他專業的接種意愿率高于臨床專業,少數民族高于漢族,無性行為者高于有性行為者,對HPV及其疫苗知曉者高于不知曉者,對HPV認知合格者高于不合格者,以上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多變量改良版的Poisson回歸結果顯示,女性(RR=7.74,95%CI:5.23~11.47)、知曉HPV及其疫苗者(RR=1.85,95%CI:1.27~2.69)、對HPV認知程度合格者(RR=1.47,95%CI=1.02~2.11)更愿意接種疫苗,見表2。
對HPV疫苗價格對接種意愿的影響這一問題,21.77%的醫學生表示無論花多少錢都愿意接種疫苗,72.50%的醫學生表示如果醫保報銷部分或全部疫苗費用的話愿意接種,5.74%學生回答完全不愿意接種疫苗。不愿意接種疫苗的原因包括:認為完全沒有必要(68.25%)、擔心疫苗的安全性(41.23%)、擔心接種效果(22.22%)、費用過高(15.87%)和周期過長(7.94%)。

表2 HPV疫苗接種意愿的影響因素分析
近年來,我國大學生婚前性行為日趨普遍,性傳播是HPV的主要傳播方式,因此大學生是HPV感染的高危人群[8]。醫學生作為大學生中的特殊群體,將來擔負著保障和促進全民健康的責任,且更易于接受健康保健相關知識,對HPV疫苗推廣和普及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就醫學生對HPV及疫苗的認知程度及接種意愿進行調查,為HPV 疫苗在大學生群體中的推廣提供理論依據。本研究發現醫學生對HPV及其疫苗的知曉率為63.48%,總認知合格率為58.93%。僅有2.46%的醫學生接種了HPV疫苗,而82.88%的醫學生表示愿意接種疫苗。女性、對HPV及其疫苗的知曉度高和認知度高的學生更愿意接種HPV疫苗。疫苗價格貴、認為完全沒有必要、擔心疫苗的安全性和接種效果是影響疫苗接種的主要原因。
本研究發現醫學生對HPV及其疫苗的知曉率為63.48%,高于成都市非醫學專業大學生的知曉率(9.15%)[9]和湖南省長沙市非醫學專業大學生的知曉率(9.4%)[10]。本次調查發現醫學生對HPV及其疫苗的總認知合格率為58.93%,高于廣州市女性醫學生(49.9%)[7]和我國臺灣青少年女性(35.4%)[11]的HPV認知合格率。這些差異的來源一方面可能與醫學生的專業素養、對健康領域關注度更高有關,醫學生對HPV相關知識了解得更多,高于其他非醫學專業的學生;另一方面,也與調查人群不同、問卷難易程度不同有關。
從各小題得分率來看,醫學生對HPV基本知識(如常見的傳播途徑、可致疾病、HPV疫苗接種最佳時機)的掌握程度較好,而對于HPV經皮膚接觸的傳播途徑、宮頸癌篩查的時間間隔及HPV疫苗相關知識等認識不足。本調查顯示醫學生主要從網絡獲取HPV相關知識,其次是健康宣傳講座。目前網絡上健康相關的信息很多,但質量參差不齊,很難分辨真假信息。通過網絡獲取的有關HPV相關知識可能比較片面、不夠系統,甚至出現對HPV疫苗的多種誤解,進而影響接種意愿。因此,衛生部門應充分利用網絡媒體創建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傳播平臺,如創建App或者微信公眾號,定期推送準確可靠的健康知識。此外,高校應多開設一些關于HPV相關知識的健康講座,醫學院校要加強醫學生對HPV健康相關知識的系統學習,包括增設相關課程、專題講座、大學生競賽活動等,提高大學生對HPV相關知識的全面認識。
本次調查中僅有27名醫學生接種過HPV疫苗(占2.46%),遠遠低于我國香港大學生HPV疫苗的接種率(47.20%)[12],可能與我國內陸地區的HPV疫苗上市時間晚有關。二價、四價和九價HPV疫苗自2016年陸續在中國大陸上市,而我國香港地區的HPV疫苗于2006年開始上市。本研究發現910名醫學生(82.88%)表示愿意接種HPV疫苗,高于西安市非醫學專業女大學生(79.9%)[8]、東莞市流動女性(52.16%)[13]和中國大學生HPV疫苗接種率(71.84%)[14]。提示雖然本次調查中醫學生HPV疫苗的接種率低,但接種意愿強烈,可能與醫學生對健康較為關注、更易于接受健康行為等因素有關。本研究中女性、對HPV病毒和疫苗知曉者、對HPV認知程度合格者更愿意接種疫苗。與我們的調查結果類似,對內蒙古高校的調查發現女性的接種意愿高于男性[15],國外一項研究也發現HPV疫苗接種意愿存在性別差異[16]。王曉妮等[17]對西安市高校的調研發現,HPV相關知識掌握程度高的學生接種疫苗的意愿更強烈,與本研究結果一致,提示對HPV的認知程度影響了疫苗的接種意愿。因此,要提高HPV疫苗的接種覆蓋率,需要加大HPV相關知識的宣傳和教育,特別是HPV疫苗對男性的益處。男性感染HPV后可能患有肛門癌、陰莖癌、尖銳濕疣和口咽癌等疾病[18],所以男性接種HPV疫苗不僅保護自身,同時也保護女性伴侶,進一步降低女性感染HPV的可能性[19]。加強宣傳接種HPV疫苗對男性和女性同等重要性,提高大學生對HPV的知曉度和認知度,對提高疫苗接種覆蓋率至關重要。
此外,疫苗價格貴、認為完全沒有必要、擔心疫苗的安全性和接種效果是影響疫苗接種的主要原因。本次調查發現72.50%的醫學生表示如果醫保報銷部分或全部疫苗費用的話愿意接種疫苗,68.25%的醫學生認為完全沒有必要接種,41.23%的醫學生擔心疫苗安全性,22.22%的學生擔心接種效果。富詩嵐等[20]對中國大陸人群HPV預防性疫苗的調查發現,按WHO推薦接種2或3劑次,至少需要人民幣1 000~1 500元,僅有10.10%的調查對象表示能負擔得起,提示疫苗價格貴可能是HPV疫苗推廣的障礙,因而政府相關部門在制定HPV疫苗價格應考慮到不同群體的支付能力,考慮適當降低疫苗接種價格或者將HPV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劃范疇,同時衛生監管部門應加大對疫苗安全性和質量的監管力度。
本研究的主要優勢是全面了解醫學生對HPV及其疫苗的知曉度、認知度、接種情況和接種意愿。本研究不僅分析了接種意愿的影響因素,還探討了不愿意接種疫苗的原因,為HPV疫苗在大學生中的推廣和普及提供針對性建議。此外,本研究運用分層隨機抽樣方法,有效控制了抽樣誤差,應答率和問卷有效率高,并使用標準統一問卷進行調查。當然,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研究人群來自天津市某高校醫學生群體,結果無法代表天津市全部大學生,僅適用于調查人群。但考慮到醫學生的專業特殊性,他們對健康相關知識關注度更高,而研究結果發現醫學生對HPV相關知識的認識并不夠全面,故呼吁應加強對大學生進行HPV及其疫苗的宣傳和教育。其次,盡管采用不記名方式填寫問卷,因采取的是隨堂調查方式,問卷中的一些敏感問題(如:是否抽煙,是否有過性行為)難免出現報告偏倚,可能對研究結果有一定的影響。此外,本研究僅為橫斷面調查研究,還需大樣本前瞻性干預研究進一步驗證結論。
綜上所述,天津市某高校醫學生對HPV知曉率和認知程度較高,但對HPV傳播途徑、宮頸癌篩查的時間間隔及HPV疫苗相關知識等認識不足。衛生部門應充分利用網絡媒體打造權威健康平臺宣傳HPV相關知識,高校需多開展一些HPV方面健康教育活動,提高大學生對HPV及其疫苗的全面認識。醫學生對HPV疫苗接種意愿較高,疫苗價格和質量可能影響接種意愿。因此,政府和衛生部門可通過將HPV疫苗納入醫療保險和建立合理的費用分擔機制等措施,制定適合我國國情的疫苗接種政策,同時衛生監督部門要加強對疫苗安全性和質量的監督管理,有助于HPV疫苗在大學生中的推廣和普及。
致謝:感謝天津醫科大學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系的老師們在問卷收集過程中提供大力支持和幫助。感謝參與本次調查的醫學生們的大力配合。本研究作者之間無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