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麗麗,章建芳,張 明
(杭州市腫瘤醫院重癥監護室,浙江 杭州310002)
目前,手術是治療婦科惡性腫瘤最有效的方法。婦科惡性腫瘤患者的手術部位在下腹部,手術范圍和手術創傷較大,手術操作時的牽拉引起患者膀胱及輸尿管黏膜水腫,術后留置導尿管也對泌尿道黏膜造成一定的損害,因此術后患者發生尿路感染的幾率較高[1]。加之女性自身的生理特點也增加了發生尿路感染的風險[2]。尿頻、尿急、尿痛(膀胱刺激征)是尿路感染患者的主要臨床癥狀,嚴重者不僅會出現急迫性尿失禁,還會出現全身感染,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給患者的家庭及社會增加了經濟負擔。隨著醫學理念的不斷更新及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患者對護理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標準化管理以系統論、信息論和控制等現代化管理科學的基礎理論為指導,以標準化原理為基礎,將標準化貫穿于護理工作的全過程,以提高個人素質和效能,提高工作質量、效率[3]。本研究將尿路感染的標準化管理模式應用于婦科癌癥危重患者的護理工作中?,F報道如下:
選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杭州市腫瘤醫院收治的128例婦科癌癥危重患者為研究對象,年齡48~72歲,平均(58.63±2.14)歲,其中75例為宮頸癌患者,37例為子宮內膜癌患者,16例為卵巢癌患者。入選標準:①經臨床及病理診斷被確診為婦科惡性腫瘤患者;②在全身麻醉狀態下接受了腫瘤根治手術;③全身麻醉后置入了導尿管;④腫瘤根治手術術后常規留置導尿管進行導尿;⑤知情同意參與本研究。所有患者按隨機數字法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各64例。兩組患者在年齡、腫瘤的病理分期及臨床分級等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進行干預:每日進行2次會陰部護理,包括清潔尿道口、便后及時清洗會陰及尿道口。嚴格按照無菌操作原則留置導尿管并妥善固定引流袋(低于膀胱水平),在導尿過程中要保持管道的通暢并嚴密觀察尿袋,記錄尿液的顏色及量,出現異常及時告知醫生并配合進行處理。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使用標準化管理模式:①制定標準化管理的目的,并制定質量管理措施;②護理團隊的建立,由護士長帶領護理經驗豐富的護士組成;③制訂培訓計劃,對護理團隊成員進行培訓,考核達標的護士方能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其培訓主題分別為尿路感染發生的風險評估、處理原則、患者的護理要點及出現緊急情況的處理原則;④督導,每季度對護理團隊成員進行定期考核并根據出現的問題進行改進。干預時間為1年。
觀察兩組患者尿路感染的發生率、導尿管留置的時間、住院時間及對工作的護理滿意度。其中尿路感染的診斷標準參考《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2001年版[4]:患者出現尿急、尿痛及尿頻等尿路刺激癥狀,伴或不伴發熱,伴或不伴腎區觸痛、叩痛,同時伴有以下任何一項:①清潔中段尿液細菌培養顯示真菌或革蘭陽性菌>104cfu/mL;②清潔中段尿液細菌培養結果顯示革蘭陰性菌>105cfu/mL;③清潔中段尿液檢查結果顯示白細胞>5個/高位視野。護理滿意度使用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表,包括護理操作、護理態度、康復指導措施、治療情況及恢復效果5項指標,每項20分,滿分共100分?!?0分為滿意,75~89分為比較滿意,<75分為不滿意??倽M意率為(滿意+比較滿意)患者/總患者×100%。

128例婦科癌癥危重患者中有49例發生了尿路感染,其發生率為38.28%。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在年齡、病變部位、腫瘤的病理分期及臨床分級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的比較
研究組患者尿路感染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導尿管留置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尿路感染發生率、導尿管留置及住院時間的比較
研究組患者及其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比較[n(%)]
婦科癌癥手術范圍大,切除組織多,手術時間長,留置導尿管時間長、插管次數多,術后患者發生尿路感染的幾率高。手術造成支配膀胱的神經損傷是引起尿路感染的主要因素,盆叢神經及其分支受到損傷,術后發生尿潴留,從而引起尿路感染,加之腫瘤病變使膀胱感覺功能降低,充盈過度,膀胱逼尿肌纖維過度牽拉甚至斷裂,也加重了尿路感染[5]。由于癌癥危重患者大多發生惡病質,術后恢復困難而且時間長,尿路感染不僅給患者的預后造成了影響,甚至對患者生命造成一定的威脅。近年也有如何減少婦科腫瘤術后患者尿路感染的研究,Novackova等[6]的研究采用保留神經的根治性子宮切除術治療宮頸癌,發現這種手術方式對膀胱功能和尿失禁沒有任何負面的長期影響,患者術后均未發生尿失禁,并且證實了術后第2天早期永久性拔除尿管并不影響術后膀胱排尿功能。Lee等[7]的研究也發現采用這一手術方式膀胱功能恢復更快。
標準化管理模式是一種新型的護理干預手段,該模式是基于原有干預措施,對原干預措施不斷地進行改進,進而為患者提供良好的干預效果。本研究選取了128例婦科癌癥危重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兩組分別給予常規護理和標準化管理模式護理干預,結果顯示采用標準化管理模式護理干預的患者尿路感染發生率明顯低于采用常規護理者,導尿管留置時間及住院時間明顯少于常規護理者(均P<0.05),與趙玲[8]的研究結果一致。標準化管理模式制定了詳細的質量管理措施,對護士定期進行培訓和考核,根據出現的問題督促護士進行改進,提高了護士的責任心,更加規范了無菌操作流程,提高了護理質量,減輕了患者治療和護理過程中的痛苦,因此標準化管理模式的應用價值更高。
本研究結果顯示標準化管理模式的護理干預明顯提高了癌癥危重患者及其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這是由于標準化管理模式明顯地降低了癌癥危重患者發生尿路感染的發生率,縮短了患者導尿管留置時間及住院的時間,從而降低了患者痛苦。
綜上所述,尿路感染的標準化管理模式能明顯降低尿路感染的發生率,縮短了導尿管留置時間及住院時間,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屬的滿意度,在臨床工作中值得進行推廣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