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亮亮
(臨夏州人民醫院,甘肅 臨夏 731100)
慢性膽囊炎是臨床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癥狀較輕的患者可給予保守治療,如口服利膽藥物、解痙藥物、抗感染藥物等。癥狀較重或保守治療無效者需實施手術治療[1]。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為臨床常用的手術方式,具有手術創傷小、術后康復快、預后效果好等優點。而圍術期有效的護理干預,對優化手術效果、促進康復具有積極意義。
選擇臨夏州人民醫院2019年4月—2020年3月收治的54例慢性膽囊炎患者,根據電腦隨機盲選法分為循證組和常規組,每組各27例。其中,男患32例,女患22例,年齡28~69歲,平均年齡(33.75±3.85)歲。病程0.8~6年,平均病程(2.95±1.74)年。
納入標準:患者經B超檢查,均符合慢性膽囊炎臨床診斷標準[2]。符合手術適應癥,均在腹腔鏡下行膽囊切除術治療。排除標準:凝血功能障礙、心血管疾病或惡性腫瘤、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治療依從性差者。兩組自然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常規組在圍術期實施常規護理,包括術前巡房,指導患者做好備皮、禁飲禁食,準備手術器械、藥品等,術中加強生命體征監測,術后給予抗感染藥物,加強病情觀察等。循證組在此基礎上實施循證護理,具體內容:(1)構建循證小組,提出循證問題。小組成員由科室醫生、手術室醫生、專科護士長及專科護士構成。小組成員查閱既往慢性膽囊炎實施手術治療的案例,明確手術過程中患者可能出現的問題,并形成結構性問題,如慢性膽囊炎疼痛產生的原因、干預手段、患者圍術期可能出現的不良情緒、術中注意事項、術后并發癥預防等。(2)循證。根據循證問題,以“慢性膽囊炎”“圍術期”“護理”“疼痛”“康復 ”為關鍵詞,通過中國知網、萬方、維普等數據庫,查找解決上述問題的方法,根據文獻資料、患者病情及臨床實踐,建立圍術期護理干預方案,以優化手術效果。(3)循證方案的實施。①術前護理。a.疾病宣教: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告知患者疾病及手術相關知識,強調腹腔鏡下實施手術的安全性,消除患者的顧慮,取得其配合。b.心理疏導:對存在恐懼、不安、悲觀等負面情緒的患者,通過與其交流、播放音樂、告知既往成功治療案例等方式,改善患者的情緒狀態,增強其手術治療的信心。c.飲食指導:根據患者的營養狀態及飲食習慣,制定個性化食譜,以清淡、易消化為主,進食溫度以40℃~50℃為宜。②術中護理。加強醫護配合。調節手術室的溫濕度,做好患者的保暖及隱私保護工作。嚴格按照無菌操作流程操作,嚴格限制手術室人員的進出,避免交叉感染。手術切口使用無菌敷料濕敷,術畢及時將污染器械、藥品及紗布等送出手術室。③術后護理。a.術后咨詢。加強患者心率、呼吸頻率、血氧飽和度等生命體征的監測,定期觀察患者的創面狀態,發現心率、血氧飽和度下降、手術切口滲液、紅腫等異常情況,及時告知醫生處理。b.疼痛護理。加強患者疼痛情況監測,根據患者疼痛程度實施針對性疼痛干預,必要時給予鎮痛、鎮靜類藥物。c.基礎護理。協助患者行舒適體位,間隔1~2 h更換一次體位,避免發生壓瘡;使用無菌棉簽沾濕生理鹽水清潔創面,維持創面干凈,并定期更換輔料。對呼吸困難者給予低流量吸氧,促進二氧化碳排出。加強引流管護理,每日更換引流袋,避免引流管受壓、折疊或脫落。根據引流液的性質,擇期去除引流管。d.康復訓練。術后24 h鼓勵患者下床活動,后期可逐漸過渡為在病房走動、走廊走動、上下樓梯等訓練,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1)比較兩組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同時使用簡易視覺模擬疼痛評分量表(VAS)比較兩組術后的疼痛程度,共0~10分,分數越高,說明疼痛越劇烈。(2)比較兩組術后的并發癥發生率,包括感染、切口滲血、膽瘺、黃疸等。

循證組的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常規組,VAS評分顯著低于常規組(P<0.05),見表1。
循證組發生感染、切口滲血、膽瘺、黃疸等并發癥的幾率顯著低于常規組(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的康復效果對比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對比 例(%)
慢性膽囊炎在肥胖、高脂飲食者中的發病率較高,膽囊結石為其常見的病因。手術可顯著改善臨床癥狀,但圍術期護理不當,可加大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常規的圍術期護理以病情觀察、疾病宣教為主,忽視對患者的實際護理需求,護理效果不理想[3]。循證護理以循證醫學為基礎,明確護理依據,改善護理內容,最大程度地優化護理服務內容[4]。與常規的護理方式相比,循證護理通過查閱資料、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結合患者病情、臨床實踐,完善護理方案,可保障護理內容的有效性與可持續性。循證護理基于“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可減少護患糾紛。
本研究結果顯示,循證組的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常規組,VAS評分和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常規組(P<0.05)。提示圍手術期循證護理對慢性膽囊炎患者有促進治療的作用,可縮短患者的康復進程,恢復胃腸功能,減輕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改善其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