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占霞
(臨夏州人民醫院,甘肅 臨夏 731100)
手術是腹股溝斜疝的主要治療方式,但會引起患者的心理應激和生理應激,可使患者處于焦慮緊張狀態,應激嚴重時可造成血壓和心率升高,不利于患者的治療和康復。術后疼痛感也會給患者帶來心理及生理上的壓力,若護理不當會增加并發癥的發生風險。醫護人員需降低術前應激對開展手術和術后恢復的影響。由于腹股溝斜疝的疼痛感強烈,容易出現并發癥,進行優質護理對該疾病的圍術期尤為重要[1-2]。
將64例腹股溝疝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2例。實驗組有女性6例,男性26例,年齡32~67歲,平均年齡(51.4±3.3)歲。對照組有女性4例,男性28例,年齡31~63歲,平均年齡(52.6±4.2)歲。兩組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對照組在圍術期采用常規護理方法。
實驗組在圍術期采用優質護理干預。(1)優質的術前心理干預。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態,自患者入院等待手術時即開展優質護理。護理人員主動向患者介紹病房的設施及護理工作內容,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腹股溝疝的發病機理和手術過程。在介紹手術過程時,護理人員應融入以往成功的手術案例,增加患者對手術的信心和術后痊愈希望。可以通過視頻和照片,使患者初步了解手術室的環境和設備,強調主治醫生和護理人員都會對本次手術作好充分準備。醫護人員提前說明術后可能出現的不適感,但這些不適感會隨著時間和相應的治療而消失,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有助于手術的順利開展和術后的快速恢復。(2)優質術前生理干預。主治醫生和護理人員全面了解患者的情況,如病情發展現狀、心率和血壓等基本生理狀態,若發現患者存在一些高血壓、高糖或高血脂等癥狀,需給予相應的治療措施,并從飲食方面提出合理建議。(3)優質術中干預。醫護人員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后進行安慰和鼓勵。將手術室內的溫度和濕度調至舒適范圍內,手術時的燈光要調至合適亮度。護理人員負責患者麻醉前后體位調整。針對患者病情設計個性化手術方案,針對切口不同情況,實施不同的填充材料、修補及縫合方法。護理人員需全程協助主治醫生,并密切關注患者手術狀況。(4)優質術后干預。術后,護理人員將患者的體位調至舒適狀態,待患者意識恢復后,家屬或醫護人員立即告知患者手術已經順利完成,以增加患者對術后痊愈的信心,有利于患者術后康復。在術后恢復期間,醫護人員應全面掌握患者各項生理指標及切口愈合情況,一旦出現并發癥需及時采取治療措施。醫護人員需對患者及其家屬說明飲食方面的注意事項。術后飲食需從流食轉變為半流食,再逐漸轉變為正常飲食。護理人員采用鼓勵的態度,指導患者下床走動,促進切口愈合。
從下床時間、住院時間、術后并發癥及滿意程度評定優質護理干預對腹股溝疝患者的影響。

實驗組32例患者術后恢復較好,下床活動時間和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下床活動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Tab.1 Comparison of getting off bed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two groups
實驗組腹股溝疝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例(%)
實驗組對圍術期優質護理總滿意率高達93.75%,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1.88%(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比較 例(%)
與常規護理方法不同,優質護理干預的目標是為患者提供個性化服務,從而滿足不同病情患者對護理的需求。術前和術中通過醫護人員專業化及個性化治療,減輕了患者的應激反應,促使手術順利成功。術后護理人員通過對患者全方面的優質護理干預,減少了并發癥的發生,促進患者術后康復[3-5]。
本研究表明,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下床活動時間、住院天數和并發癥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總滿意率顯著優于對照組。醫護人員為了避免患者并發癥的發生,術前會對患者使用抗菌藥物,避免傷口感染。實驗組在優質護理情況下出現并發癥,可能原因為抗生素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細菌的生長及繁殖,但由于患者在術前禁食了一段時間,身體各項機能還未恢復到正常狀態。經過優質護理干預后,雖然不能完全避免并發癥的發生,但可顯著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P<0.05)。對64例患者的研究表明,優質護理干預可以促進患者身體各項機能的恢復,縮短患者住院時間,降低發生并發癥的風險,提高患者對圍術期治療的滿意度,有利于患者的手術成功和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