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梅香(TranMaiHuong)
(云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據統計,越南的火龍果種植面積達49000hm2,產量達100萬t,位居亞洲之首。火龍果是越南出口的主要水果之一。越南種植火龍果的區域相對比較分散,種植規模較大的區域為越南的平順(29000hm2)、隆安(11000hm2)、前江(8000hm2),三地占全國種植面積的93.6%和全國產量的95.5%。越南火龍果的出口金額從2010年的5700萬美元持續增長到2018年的11億美元[1]。越南火龍果的出口市場范圍較大,約有40個國家和地區從越南進口火龍果,其中中國是主要的出口市場,占出口總量的80%。因此研究越南火龍果出口中國存在的問題,提出針對性建議,能夠為越南企業順利將火龍果出口到中國市場提供有效參考。
火龍果收獲后將運到收集點并精心挑選,達到出口要求的火龍果將進入初步清洗階段,然后發到包裝部門吹干并包裝出口。有時會將收獲后的火龍果直接包裝再進行分類,然后進入清洗、吹干等流程。每個市場都有不同的要求,部分火龍果由中間企業收集并出口,部分火龍果是經營戶是自發種植,因此生產和出口數量存在差距[2]。
火龍果的包裝問題也會影響出口。種植火龍果的農戶有不同的包裝,例如熟料網格箱、帶氣孔的紙箱、泡沫箱等。出口到中國市場的火龍果大部分使用帶氣孔的紙箱。不同包裝的優缺點如下。
(1)熟料網格箱的優點是費用少、包裝快,不用打印,靈活貼商標;缺點是托運過程會影響火龍果的質量和外觀[3]。
(2)帶氣孔的紙箱的優點是外觀好看,符合中國出口市場要求,符合普通車廂托運的條件;缺點是箱子必須有5層,這樣才能避免火龍果在搬運過程中損傷。紙箱只適用于普通車廂,不適合冰箱,因為容易受濕氣影響[4]。
(3)泡沫箱的優點是適合冰箱車,保溫好,能使水果免受撞擊,但使用普通車運輸會出現透氣差的問題,影響火龍果的質量[5]。
越南火龍果出口到中國的方式如下。
(1)非配額方式,通常在邊境口岸交易。非配額貿易通常經過中國相關部門的同意后即可進行,對食品衛生和安全或包裝標簽的要求不高。
(2)官方配額。通過官方渠道出口到中國的火龍果必須符合食品安全和衛生標準法規、食品標簽和標簽法律。越南向中國出口火龍果的供應鏈見圖1。

圖1 越南向中國出口火龍果的供應鏈圖
目前,越南火龍果主要由農民家庭種植,小農戶生產經營模式不僅生產效率低而且抗風險能力不強。為了在種植工作中互幫互助和分享種植技術,部分地方成立了類似于中國農民合作社的合作小組。同時,一些公司聯合農民,根據種植規模的大小和食品安全衛生標準種植火龍果,形成了“企業+農戶”的合作模式,但仍處于起步階段[6]。
中國火龍果消費市場廣闊,越南出口商人根據中國市場需求,從當地農民或者組織中購買火龍果,然后出口到中國。越南的火龍果主要通過非配額路線出口到中國,受邊境貿易政策的影響,例如增值稅、優惠稅、無技術控制費、快速貿易和無文書程序。許多中國商人選擇該形式從越南進口火龍果。由于越南的火龍果生產經營模式為小農戶模式,對商品質量的檢測標準沒有嚴格要求,因此通過非配額路線向中國出口商品更加方便。非配額出口具有潛在風險,因為雙方通常僅根據貿易協定開展貿易,沒有嚴格的經濟合同,在許多情況下,市場被貿易商操縱,導致價格和質量不穩定。盡管采用正規渠道需要繳納增值稅和技術控制成本稅,但通過官方渠道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風險[7]。
近年來,中國在不斷擴大火龍果的種植面積,截至2019年9月,中國的火龍果種植面積增加到60000hm2。中國火龍果的種植區域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區,例如廣東、廣西、福建、貴州、云南、海南等。中國的火龍果收獲時間是每年的5—10月,而越南是4—8月。因此,中國自產的火龍果基本可以滿足國內需求,這成為越南向中國出口火龍果面臨的巨大挑戰。另外,其他國家也在擴大火龍果的種植面積,成為火龍果進出口市場的競爭因素之一。
除此之外,近年來人民幣匯率的穩定性較差,不穩定的匯率給火龍果出口帶來了困難。越南出口火龍果的空運成本高于中國。從這個角度看,與中國果農自己生產的火龍果相比,越南出口至中國的火龍果在價格上處于劣勢。對于越南而言,努力提升火龍果品質,提高產品競爭力和價格競爭力,才有機會在未來的中國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8]。
通過邊境貿易向中國出口火龍果的比例較大,但是通過邊境地區出口的貨物容易滯留在口岸。如果這種情況長期存在,將會影響產品質量,給賣方帶來風險,例如通過邊境的貨物價格可能會降低或者客戶拒絕收貨。
從2019年10月起,中國根據國際規則逐步將農產品進口方式轉變為官方進口,各國向中國出口的水果必須遵守標簽規定、產地標記等。在執行進口動植物檢疫許可證申請程序時,必須有包裝照片,其中包含產品的可追溯性信息,該信息包括產品名稱、產地、英文或中文包裝編號、其他附加信息、掃描代碼或防偽戳,以便隨時接受檢查。這使一些小企業很難將火龍果出口到中國市場,減少了出口的金額[9]。
對于非配額出口,要注意嚴密監視關口的貨物管制情況,調節交貨進度,避免因關口擁擠影響產品質量。對于官方出口,需要標明適用于越南火龍果進口的法規和標準。參與中國火龍果市場競爭之前,越南需要研究該市場上火龍果的消費類型以及當地人的口味,滿足市場需求,進一步占領市場[10]。
提高技術人員水平,不斷開展研究和創新,以提高人員技能和專業度。在生產中應用新技術,研究延長產品保鮮時間的方法。加強檢疫,避免病蟲害影響出口火龍果的產量和質量[11]。
向種植者宣傳各個市場中火龍果的出口要求,提高火龍果的質量和產量。優化包裝規格,使其符合產品保存要求、美觀性和有效性標準。研究氣候變化和水資源的狀況和變化,采取措施及時預防[12]。
水源和土地是兩個重要的因素,會直接影響火龍果產量。為了克服干旱和鹽水問題,需注意以下幾點。
(1)檢查鹽水度。不斷檢查水源,如果鹽度降至平均水平以下,立即打開排水孔或將水泵入儲存淡水的地方。
(2)采取相關措施,在旱季儲存大量淡水。
(3)維護和升級下水道系統。
(4)為植物提供合適的水。
(5)準備在旱季存水的工具。
另外,有必要組織越南農戶開展聯合經營,大規模種植生產火龍果,形成產業鏈。盡量避免小規模生產,以便控制產品質量。制定合適的政策推動生產,對于種植火龍果的個體家庭,要采取措施支持農民學習質量標準法規、包裝規格、貨物來源標簽規定。因未能滿足特定進口國的要求而退回的貨物,應審查在該地區種植火龍果的個體家庭,當有與火龍果出口有關的新信息時,立即向人們宣傳。為種植火龍果的個體家庭提供新方法和火龍果種植技術改進培訓,鼓勵人們以集中模式參與生產[13]。
火龍果是越南的主要出口水果之一,火龍果的出口金額在越南出口到中國的水果金額中占有很大比例。盡管向中國市場出口水果產品越來越困難,但中國仍然是一個潛在的市場,因此有必要作出更多努力改善現狀、克服困難,推動越南火龍果出口到中國市場。同時,這也有利于推動越南火龍果出口到世界上的更多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