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唐陽明 彭曉莉 徐云立

【摘要】 目的 探討中西醫結合干預對干眼癥患者白內障術后眼表疾病指數(OSDI)及淚膜的影響。方法 76例(95眼)行白內障超聲乳化術治療的干眼癥患者, 利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48眼)與對照組(47眼)。兩組均接受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治療, 對照組術前、術后均予玻璃酸鈉滴眼液,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于術后加用中藥口服1周。比較兩組OSDI評分, 淚膜破裂時間(BUT)、角膜熒光染色(FL)。結果 術后7、14、30、60 d, 研究組OSDI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90 d, 兩組OSDI評分均低于術前3 d,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7、14、30、60 d, 研究組BUT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90 d, 兩組BUT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7、14、30、60 d, 研究組FL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90 d, 兩組FL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應用中西醫聯合干預可改善干眼癥合并白內障患者超聲乳化術后的臨床癥狀, 提高生活質量。
【關鍵詞】 干眼癥合并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中西醫結合;眼表疾病指數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32.061
隨著我國人口日趨老齡化, 以及人們對視頻終端的依賴日益加劇, 干眼癥患者也逐年增加。干眼癥、白內障均與年齡正相關[1], 白內障術前合并干眼癥的患者也比較常見。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已成為治療白內障的首選手術方式, 但對于原有干眼癥的白內障患者, 一旦采取手術或滴眼液治療, 會加重患者術后淚膜的不穩定性, 則干眼癥更為嚴重[2]。故干眼癥已成為影響白內障手術效果的主要因素。近年來有研究認為中西醫結合方案應用于行白內障超聲乳化術治療的干眼癥患者可獲得更優療效[3], 基于此, 本文將選取本院于2017年12月~2019年6月收治的76例(95眼)行白內障超聲乳化術治療的干眼癥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 探討中西醫結合干預措施應用于此類患者白內障超聲乳化術治療術后OSDI評分及淚膜的影響, 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于2017年12月~2019年6月收治的76例(95眼)行白內障超聲乳化術治療的干眼癥患者, 其中男女比例為44∶51, 年齡56~82歲, 平均年齡(71.36±10.25)歲。利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48眼)與對照組(47眼)。研究組中男22眼, 女25眼, 平均年齡(70.54±9.95)歲;對照組中男22眼, 女26眼, 平均年齡(72.26±10.71)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治療方法 兩組均接受白內障超聲乳化術治療, 由同一名熟練眼科醫生完成相關操作。對照組術前、術后均予以對照組用玻璃酸鈉滴眼液[商品名:愛麗, 參天制藥(中國)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J20130150]治療, 1~2滴/次, 4次/d。研究組術前、術后在使用玻璃酸鈉滴眼液基礎上于術后當天加用中藥連用1周, 具體如下:①肝腎虧虛型, 癥候為畏光、眼干易疲、白睛微紅, 伴頭暈、耳鳴、口干、腰膝酸軟、多夢, 舌苔紅、脈弦細而數。予自制養肝明目合劑(蘇藥制字Z04001944, 成分:當歸、黨參、黃芪、丹參, 枸杞子、菟絲子、五味子、郁金、茺蔚子、石菖蒲)口服30 ml, 3 次/d;②脾虛氣弱型, 癥候為眼瞼重墜乏力、眼干隱痛, 其他癥候表現為氣短, 大便稀, 舌苔白膩、脈濡緩。予補中益氣湯加減, 方劑組成包括黃芪20 g、雞內金10 g、炙甘草10 g、白術10 g、升麻10 g、三七10 g、當歸10 g、枸杞子10 g、陳皮6 g、防風10 g、菟絲子10 g、柴胡10 g;③肺陰不足型, 癥候為眼干、白睛微紅、灼熱感, 伴咽干、干咳少痰、便秘, 舌苔紅、少津液、脈細數。予養陰清肺湯加減, 方劑組成包括生地15 g、麥冬15 g、北沙參10 g、玄參10 g、甘草5 g、丹皮10 g、薄荷8 g、白芍10 g、枸杞子10 g、鬼針草10 g。湯劑水煎, 1劑/d, 分早晚2次服用。連續1周。
1. 2. 2 診斷標準 參照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角膜病學組發表的《干眼臨床診療專家共識( 2013 年)》符合下列4項中的任意一項即可確診為干眼癥。a.眼部有視物干燥感、疲勞感、異物感、燒灼感及視力波動等主觀癥狀之一且無表面麻醉(SIT)≤5 mm/5 min; b.有主觀癥狀之一且BUT≤5 s; c.有主觀癥狀之一、5 mm/5 min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記錄兩組術前、術后3、7、14、30、60、90 d的OSDI、BUT、FL。指標的判定:OSDI 量表癥狀評分[4], 使用OSDI問卷調查, 該量表共12道問題, 每題0~4分, 總分=所有得分的總和×25/回答問題的數目;BUT:無表面麻醉下, 使用熒光染色劑進行角膜染色, 眨眼后保持睜眼狀態, 淚膜表面出現第一個干燥斑的時間間隔, 測量3次, 取3次的平均值, 以秒為單位;角膜熒光素染色, 將角膜分成4個等分, 每個等分視角膜染色輕重評為0、1、2、3分, 0分無染色, 1分為5個以下點染, 2分為5個以上點染, 3分為片狀染色, 最后將各等分的分數相加, 滿分為12分。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OSDI評分比較 術前3 d, 兩組OSD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7、14、30、60 d, 研究組OSDI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90 d, 兩組OSDI評分均低于術前3 d,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BUT比較 術前3 d, 兩組BUT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7、14、30、60 d, 研究組BUT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90 d, 兩組BUT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FL比較 術前3 d, 兩組FL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7、14、30、60 d, 研究組FL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90 d, 兩組FL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干眼癥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淚液質和量或動力學的異常, 導致淚膜穩定性下降, 并伴有眼部不適和(或) 眼表組織病變特征的多種疾病的總稱[5]。干眼癥對白內障的手術預后及視覺恢復均有重要影響。而目前臨床對于干眼癥的治療亦大多是采取人工淚液替代療法。玻璃酸鈉滴眼液具有潤滑、及保護眼表的作用, 對創傷組織具有一定促進愈合作用[6]。但人工淚液因其成分無法比擬天然淚液, 且大多含有防腐劑, 本身對眼表有一定的刺激, 其給藥方式并不連續, 故患者有波動性的眼部感受。總之人工淚液有一定的局限性。干眼癥屬中醫“白澀癥”、“神水將枯”等范疇, 白內障術后之干眼癥分型主要有肝腎陰虛、脾虛氣弱、肺陰不足等證型。本研究在圍手術期根據中醫辨證分型給予針對性治療。肝腎虧虛型, 治以滋補肝腎, 益氣養陰。使用本院自制養肝明目合劑, 其中黃芪、黨參補脾益肺, 益氣固表, 菟絲子補腎固精, 共為君藥;當歸補血, 又可活血, 五味子、茺蔚子歸肝經, 滋肝補腎, 養陰生津, 郁金、丹參活血行氣解郁共為臣藥;佐之石菖蒲化痰開竅, 消腫止痛。脾虛氣弱型則給予補脾益氣, 宣暢氣機。黃芪、白術、雞內金益氣健脾為君;升麻、柴胡疏肝升陽舉陷, 炙甘草、陳皮行氣健脾, 三七活血化瘀、消腫, 當歸補血, 又可活血共為臣藥;佐以枸杞子、菟絲子補肝腎, 防風祛風、發表、鎮痛。肺陰不足則給予滋陰潤肺, 生津明目。方中生地黃、麥冬、北沙參清熱潤肺為君藥, 丹皮、薄荷解熱, 玄參降火散結共為臣藥, 佐以白芍、枸杞子柔肝止痛, 鬼針草、甘草清熱解毒、散瘀活血。以上方法辨證論治、藥證統一, 故有藥至證除之功效。 綜上所述, 應用中西醫圍手術期聯合干預可改善干眼癥合并白內障患者超聲乳化術后的臨床癥狀, 提高淚膜穩定性。改善生活質量, 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賴靜怡, 黃煥葵, 曹艷. 干眼癥發病相關因素之調查分析. 實用臨床醫學, 2016, 17(1):76-78. [2] 惠娜, 韓春娟, 張健. 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術治療年齡相關性白內障合并干眼癥的臨床效果.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18, 3(26):91-92. [3] 王麗波. 中醫辨證聯合愛麗治療白內障術后干眼癥效果觀察.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6, 25(36):4073-4075. [4] Schiffman RM, Christianson MD, Jacobsen G.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 Arch Ophthalmol, 2000, 118(5):615-621. [5] 趙堪興, 楊培增. 眼科學. 第7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8:77. [6] 王朋, 吳志鴻. 玻璃酸鈉滴眼液在白內障術后干眼癥患者中的療效探討. 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學雜志, 2017, 12(2):146-149. [收稿日期:2020-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