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護理"/>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陳浩巖


【摘要】 目的 分析綜合康復護理對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功能的效果。方法 104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康復組和對照組, 每組52例。對照組在治療期間實施常規臨床護理, 康復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開展綜合康復護理。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功能分級、心功能相關指標[6 min步行距離(6MWD)、能量代謝當量值(METs)、左室射血分數(LVEF)]、生活質量量表(QOL)評分與護理滿意度。結果 護理前, 兩組患者心功能分級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 兩組患者心功能分級均較護理前降低, 康復組患者心功能分級(1.37±0.54)級低于對照組的(2.05±0.36)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 兩組的6MWD、METs、LVEF水平均優于護理前,且康復組患者的6MWD(432.84±67.32)m、METs(3.95±0.94)、LVEF(41.92±0.54)%均優于對照組的(387.94±54.35)m、(2.82±0.65)、(37.12±0.4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康復組患者的QOL評分(89.75±4.67)分和護理滿意率94.23%均高于對照組的(70.16±6.26)分、76.92%,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開展綜合康復護理措施能夠提高心功能, 改善各項臨床指標, 對患者有更佳的預后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綜合康復護理;心功能;生活質量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32.075
慢性心衰臨床較為常見, 屬于各類型心臟病的終末期, 此類患者預后并不理想, 有較高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 也有不可忽視的病死率[1]。老年人常發生慢性心衰, 對于此類患者, 護理工作和積極治療同樣重要, 并且和患者的預后息息相關。此次研究分析了應用綜合康復護理措施對改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效果, 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就診的104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康復組和對照組, 各52例。康復組中男31例, 女21例;年齡60~83歲, 平均年齡(67.74±5.09)歲;病程5個月~8年, 平均病程(3.44±1.52)年。對照組中男30例, 女22例;年齡60~84歲, 平均年齡(66.82±5.73)歲;病程5個月~7年, 平均病程(3.04±1.32)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在治療期間實施常規臨床護理, 加強病情觀察, 做好預防并發癥的措施, 予以用藥護理等。康復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開展綜合康復護理。①心理康復。患者由于疾病癥狀的消耗、經濟負擔加重或對預后的擔憂, 心理方面可能存在較大波動, 也可能產生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 會影響治療和恢復效率, 需要護理人員及時發現, 并給予及時干預。在治療期間保持每天和患者進行一段時間交流, 對于患者的情緒變化予以及時的安撫, 對于患者的表達給予足夠的尊重, 對患者的心理狀況變化進行準確評估, 講解不良心理狀態對疾病的影響, 選擇有效的干預方法, 幫助患者緩解心理壓力, 調節心理狀態。②加強宣教。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夠提高患者的康復積極性, 需要將健康教育工作貫穿患者治療全程, 普及慢性心衰知識, 講解治療重點, 耐心回答患者的問題, 教會患者和家屬怎樣進行有效的觀察和護理, 與其共同分析不利于治療的因素, 并教會其怎樣預防。教會患者怎樣使用床邊呼叫設備, 講解各類監測儀器的作用和各項指標代表的意義。③重視社會支持。因為疾病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自理能力、心理狀況, 也會使其社會支持缺乏, 進而使自護行為降低, 也會對疾病轉歸造成不良影響, 因此治療過程, 要和患者的家屬有效配合, 給予患者足夠的支持和關懷, 在護理服務中貫徹人文關懷, 讓患者感受到家庭、社會的溫暖, 鼓勵患者多和外界接觸, 引導其憧憬未來的美好生活, 幫助患者建立積極的社會支持系統。④營養干預。給予患者科學的飲食指導, 給予針對性的營養攝取建議。列出對疾病和患者康復有益的食物清單。幫助患者對鈉鹽的攝入進行嚴格限制, 確保食鹽的攝入量<5 g/d, 囑咐其水分的攝入保持1.5~2.0 L/d左右。叮囑患者日常食物類型保持低熱量, 每餐不要過飽, 對蛋白質進行合理補充, 并多食用新鮮的蔬果。幫助患者每天對出入量和膳食量進行準確記錄, 保障能力、營養均衡攝入。⑤用藥指導。對患者用藥進行科學指導, 向其強調遵醫囑、規律用藥的必要性, 詳細說明用藥方法、副作用和用藥過程注意事項, 提醒患者不要私自調整藥物應用劑量。關注患者的睡眠情況。對患者的作息時間進行合理安排, 保持足夠的睡眠時間, 若其睡眠質量偏差, 可采用一些助眠措施幫助患者入睡。⑥康復指導。根據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 協助其選擇合適的體位臥床, 若患者心功能偏弱, 需囑咐其保持絕對臥床, 并幫助其選擇端坐臥位、半坐臥位或高枕臥位, 注意定期協助患者翻身, 按摩受壓肌肉。若身體情況和病情允許, 開展運動療法提高患者的康復效率, 本文患者以Fredric康復指導為基礎, 根據心功能評估結果, 指導符合自身條件的運動處方, 鼓勵并看護下進行康復鍛煉。若患者心功能評估Ⅳ級, 提醒其絕對臥床, 期間以機體關節被動活動為主, 3~4次/d,?40 min/次, 在根據其住院期間病情恢復情況將運動量逐漸增加, 在臥床時間, 家屬和護理人員協助對其進行審核護理。若患者評估心功能3級, 主要指導其進行室內步行, 3次/d, 10 min/次。若患者心功能評估為Ⅰ或Ⅱ級, 指導其利用下肢康復儀器完成鍛煉, 鍛煉時間20 min/次, 在鍛煉過程注意監測其血壓、心率水平, 保障鍛煉安全性。所有患者進行康復訓練期間, 提醒其若存在頭暈、胸悶、胸痛、心前區不適等狀況, 立即將運動停止, 并及時的告知醫護人員。⑦延續性康復護理。出院時, 幫助患者指導出院后的運動計劃, 囑咐家屬在患者活動時做好陪伴工作, 提醒患者活動強度以不感到不適或勞累為宜。出院后進行隨訪, 通過電話形式給予患者用藥、飲食、運動等方面的指導和監督。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功能分級、心功能相關指標以及QOL評分和護理滿意度。心功能分級采用NYHA分級標準評估, 分級越低說明心功能越好。心功能相關指標包括6MWD、LVEF、METs。采用QOL評估患者出院時的生活質量, 分值越高說明生活質量越好。采用醫院自制問卷調查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分為滿意和不滿意。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功能分級比較 護理前, 兩組患者心功能分級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 兩組患者心功能分級均較護理前降低, 康復組患者心功能分級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功能相關指標比較 護理前, 兩組患者的6MWD、METs、LVEF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 兩組的6MWD、METs、LVEF水平均較護理前改善, 且康復組患者的6MWD、METs、LVEF改善程度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患者QOL評分和護理滿意度比較 康復組患者的QOL評分(89.75±4.67)分和護理滿意率94.23%均高于對照組的(70.16±6.26)分、76.92%,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慢性心衰屬臨床常見病, 各類心血管疾病進展至終末期, 均可能誘發心衰, 主要的發病人群為中老年人群, 此癥發生以體、肺循環淤血為主要特征, 也會造成心排血量[2]。慢性心衰的發生主要是患者心臟長時間保持為負荷加重狀態, 使得左室心肌增厚, 并且提高了充盈壓, 造成血漿中的兒茶酚胺被大量的釋放引起心肌細胞死亡與心室重構, 最終誘發心衰[3, 4]。老年人在慢性心衰患者中所占比重較高, 這類患者常常是機體整體狀況不佳、合并疾病多且免疫、耐受能力較差, 因此無論是治療、還是護理均有較高的難度。而且很多老年患者心理狀況堪憂, 容易存在信心缺失狀況, 加上日常生活受到的影響和對預后的擔心, 或者在認知程度方面的受限, 使得治療依從性與康復效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5]。
對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 幫助其改善心功能和機體整體狀態, 對其預后和生活質量均有重要的意義。而僅僅依靠用藥治療獲得的效果并不十分滿意, 護理工作是此類患者患者治療過程重要環節, 也需要通過高效的護理服務幫助患者改善心理狀態、營養狀態, 提高配合度和認知度, 并能夠科學的進行康復鍛煉[6]。但常規的護理, 對于此類患者針對性不足, 也沒有細節化的干預手段, 同時也疏于康復護理的配合。綜合康復護理是更加契合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需求的護理方法, 也是具備全面性、針對性的護理手段, 主張提供給患者個體化的綜合護理服務, 并關注護理工作的持續性, 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生活、飲食、用藥、運動習慣。此次研究將綜合康復護理措施用于康復組, 加強基礎護理的同時, 實施全程宣教保障患者有更高的疾病認知和配合度, 進行心理康復改善患者心理狀態, 助其樹立信心, 積極參與治療;予以飲食、用藥指導, 幫助患者科學飲食, 保持能量、營養均衡攝入, 同時能夠保障最佳的用藥治療效果;根據患者的病情和心功能指導其進行個體化的康復鍛煉。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前, 兩組患者心功能分級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 兩組患者心功能分級均較護理前降低, 康復組患者心功能分級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前, 兩組患者的6MWD、METs、LVEF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 兩組的6MWD、METs、LVEF水平均較護理前改善, 且康復組患者的6MWD、METs、LVEF水平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康復組患者的QOL評分(89.75±4.67)分和護理滿意率94.23%均高于對照組的(70.16±6.26)分、76.92%,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充分證明了綜合康復護理落實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綜上所述,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開展綜合康復護理措施能夠提高心功能, 改善各項臨床指標, 對患者有更佳的預后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李靜, 趙繞繞, 張艷美.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臨床護理干預效果分析. 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 2015, 2(4):716-717.
[2] 陳麗. 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 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 2010, 12(27):205.
[3] 鄒玉. 綜合護理對慢性心衰患者護理滿意度、生活質量的影響. 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 2016, 3(45):9000-9001.
[4] 馬萍, 錢愛新, 付淑紅. 應用綜合康復護理措施改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 當代護士:(上旬刊), 2016(6):104-106.
[5] 樊慧娟. 綜合康復護理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觀察.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8, 31(23):3615-3617.
[6] 唐紅琴, 吳曉怡, 張琳. 運用快速康復外科理念預防婦科腹腔鏡術后腹脹的效果. 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 2019, 5(6):106-108.
[收稿日期:20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