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48.86米!12月8日,基于全球高程基準的珠穆朗瑪峰雪面高程一經中尼官方聯合發布,即成為熱門話題。有人發問:珠峰為何“突然長高”了?
1975年,我國測得珠峰海拔高程為8848.13米;2005年,我國測得珠峰峰頂巖石面的海拔高程為8844.43米;今年我國測量登山隊隊員再次成功登頂珠峰并開展各項測量工作。
專家介紹,經過一系列嚴密計算,科研人員獲得精準的峰頂雪面大地高,并建立起珠峰地區大地水準面模型,得到基于我國國家高程基準的珠峰峰頂雪面海拔高,在此基礎上,中方數據處理專家與尼泊爾專家一起,進行數據聯合處理,經過反復論證和多輪協商,最終得到基于全球高程基準的珠峰峰頂雪面海拔高。
與我國開展的前兩次珠峰高程測量有所不同,此次珠峰高程數據是經過中尼雙方聯合處理和協商,最終得到的基于全球高程基準的珠峰峰頂雪面海拔高。“今年8月,中尼珠峰測量聯合技術委員會成立。我們組織國內權威院士專家,對聯合數據處理方案進行了評審,確保方案的權威性。”中國測繪科學院研究員黨亞民介紹。
為何此次采用全球高程基準?“這是因為兩國高程測量基準不同。”黨亞民說,我國采用的是基于黃海海平面的國家高程基準,尼泊爾采用的則是基于孟加拉灣平均海平面的高程基準。為了實現兩國元首“共同發布珠峰新高程”的重要共識,兩國發布同一高程數據能更好地體現雙方的友誼與合作,聯合技術委員會經過認真商討,共同決定采用全球高程基準。
“全球高程基準是根據全球的海平面得到的高程基準,由相關國際組織發布,具有權威性。”黨亞民說,“這是全世界第一次在珠峰地區建立全球高程基準,這是珠峰測量歷史上的一次突破。”
為何測算峰頂雪面海拔高,而非巖面海拔高?黨亞民解釋,一是因為中尼兩國開展珠峰高程測量都是首先對雪面進行直接測量,雪面的高程值具有更高精度;二是對于人類登山活動來說,都是登上雪面高度,這一高度值更具有象征意義。
自然資源部專家表示,從科學層面來說,珠峰高度及其變化情況,是研究歐亞大陸與印度洋板塊相互作用及珠峰地區生態環境變化的數據支持,對闡明全球構造運動、發展地球科學理論,都具有重要價值。另外,2015年4月,尼泊爾發生8.1級大地震。這次大地震對珠峰高度是否產生影響?產生多大影響?在全球存在爭議。只有通過精確測量才能得到證實。從政治和外交層面來說,珠峰是中尼兩國界峰,也是兩國友好的重要象征。中尼兩國共同宣布珠峰最新高程數據,必將進一步促進兩國睦鄰友好關系,將跨越喜馬拉雅的友誼推向新高度,也具有重要的紀念意義。(據環球網12.8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