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迪


摘要:探討了泰山區大氣污染物濃度變化及改善原因。收集泰山區2014年、2015年全年的SO2、NO2、PM10、PM2.5監測數據,分析了這4種污染物濃度的月度、年度變化特征,總結了大氣污染物濃度變化規律,探討了空氣質量改善原因,并對污染治理工作提出了相關建議。結果表明:①4種污染物濃度的月度變化明顯,總體上是冬季最高、夏季最低,春秋季節居中;②年度變化明顯,總體上2015年的月均濃度值低于2014年;③P值變化明顯,秋冬季節P值大,春夏季節P值小。泰山區大氣污染物濃度變化明顯,總體上冬季濃度較高,與其地理位置、降水量、冬季取暖有關。經過多個部門的努力,大氣質量有所改善,未來應該將PM10和PM2.5的防治作為一個重點。
關鍵詞:泰山區;大氣污染物;濃度變化;改善原因;污染治理
中圖分類號:X5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20)14-0091-02
1?引言
SO2、NO2、PM10、PM2.5,是比較常見的4種大氣污染物。其中,SO2是無色透明氣體,伴有刺激性臭味,世界衛生組織將其列為3類致癌物清單中,也是酸雨的主要成分,對大氣和人體健康帶來嚴重危害。NO2是棕紅色有毒氣體,具有較強的刺激性,也是酸雨的成因之一,會降低大氣能見度,導致地表水酸化、富營養化,提高了水體中魚類的毒素含量。PM10是粒徑在10 μm以下的顆粒物,人們長期吸入PM10會引起咳嗽、哮喘、慢性肺炎、慢性支氣管炎等。PM2.5的粒徑更小,含有大量毒害物質,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傳輸距離遠,嚴重影響環境質量和人體健康。以泰山區為例,研究這4種大氣污染物的濃度變化特征,為污染治理工作提供數據支持[1]。
2?泰山區的區域概況
泰山區,隸屬于山東省泰安市,位于泰安市中部,北依泰山,東西南三面與泰安市岱岳區搭界,北部與濟南市歷城區、長清區相鄰,總面積336.86 km2。從地形特征來看,泰山區地處向斜盆地的西部邊緣,地勢北高南低,海拔最低約130 m、最高為1532.7 m。從氣候特征來看,泰山區地處暖溫帶,屬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干燥、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氣溫為13.2 ℃,平均年降水量為683 mm。泰山區不僅是泰安市的政治中心、經濟中心、交通中心,而且是一個旅游城市,空氣質量一直位于省內城市前列。了解大氣污染物的濃度變化,針對性開展污染治理工作,成為人們關注的一個焦點問題[2~4]。
3?泰山區大氣污染物濃度變化的研究方法
收集泰山區在2014年、2015年全年的SO2、NO2、PM10、PM2.5監測數據,以月度為單位計算平均值,利用Excel整理數據制作統計表。分析這四種污染物濃度的月度、年度變化特征,以及PM2.5/PM10(P值)特征??偨Y大氣污染物濃度變化規律,探討空氣質量改善原因,并對污染治理工作提出相關建議[5]。
4?結果與分析
4.1?四種污染物的濃度變化結果
2014年和2015年,SO2、NO2、PM10、PM2.5的濃度變化結果見表1~4。
4.2?月度變化特征
分析可見,4種污染物濃度的月度變化明顯,總體上是冬季最高、夏季最低,春秋季節居中。①2014年,SO2、NO2、PM10、PM2.5的濃度最高值均是1月,最低值均是7月。②2015年,SO2、NO2、PM10、PM2.5的濃度最高值分別是1月、1月、12月、12月,最低值分別是7月、7月、8月、8月。
4.3?年度變化特征
分析可見,4種污染物濃度的年度變化明顯,總體上2015年的月均濃度值低于2014年。①SO2和NO2的月均濃度值,2015年每個月均低于2014年。②PM10的月均濃度值,除了7月、10月、11月、12月,其余各月均低于2014年。③PM2.5的月均濃度值,除了10月、12月,其余各月均低于2014年。
4.4?P值變化特征
P值是PM2.5和PM10的濃度比值,反映出PM10中細顆粒物的含量。2014~2015年的24個月統計數據中,P值的變化明顯。①2014年P值在0.5~0.715之間,最大值是9月、最小值是6月。②2015年P值在0.458~0.627之間,最大值是9月、最小值是4月。③秋冬季節P值大,說明細顆粒物污染較重;春夏季節P值小,說明細顆粒物污染較輕[6]。
5?結論與討論
5.1?大氣污染物的形成
本次研究中,大氣污染物的月度變化特征顯示冬季最高,形成原因如下。
第一,從地理位置來看,泰山區在泰山南麓,類似于一道圍墻,導致全年風速較小,氣體擴散緩慢。尤其在冬季,東北風向和泰山形成夾角,氣流位于背風坡,不利于大氣中的污染物擴散,因此空氣污染更為嚴重。
第二,從降水量來看,降水能清除大氣中的微塵,降低污染物濃度,由于泰山區冬季降雨量少,因此污染嚴重。
第三,泰山區屬于北方,主要采用火力發電,電廠生產過程中燃燒煤炭,會產生大量的煙塵、SO2和NO2,排放至大氣形成污染。另外,人們冬季取暖時,不論是個人爐灶,還是集體供暖,燃燒煤炭均會產生煙塵、SO2和NO2。
5.2?空氣質量改善原因
本次研究中,大氣污染物的年度變化特征顯示:總體上2015年的月均濃度值低于2014年,說明空氣質量有所改善,分析原因包括:①環保部門加強監督檢查,根據現行法律規范,要求企業污染物達標后再排放;對未建待建的廢氣排放項目進行清理;大氣監測加強數據質量控制等,增強了人們的環保意識。②燃煤爐灶改造項目的實施,更換為地熱能、太陽能、天然氣等清潔能源,大大減少了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③交通運輸部門的“藍天工程”,重點是淘汰黃標車,給予補貼資金,減少汽車尾氣排放量。④油氣回收治理,對區域內的加油站進行回收改造,減少油氣揮發對大氣造成的影響。⑤夏季針對露天燒烤問題,政府部門開展多次專項行動,既凈化了空氣,又提升了城市形象。⑥在建筑工地,針對裸露土地和揚塵進行治理,減少揚塵產生。
5.3?污染治理相關建議
泰山區大氣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體現在各類污染物的濃度整體降低。但是,近些年霧霾天氣頻發,主要是由PM10和PM2.5引起的。“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間,大氣污染治理重點放在了硫化物、氮氧化物上,忽視了PM10和PM2.5的治理。因此,未來一段時間的污染治理工作重點,應該向PM10和PM2.5傾斜,以期全面改善大氣質量[7]。
參考文獻:
[1]辛?靜.泰山區大氣中PM10和PM2.5的污染特征分析[J].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17,42(4):197~199.
[2]王?露,劉保雙,畢曉輝,等.泰山頂PM2.5及其二次組分的輸送路徑與潛在源[J].環境科學研究,2017,30(10):1505~1514.
[3]朱艷紅.泰山山頂二次有機氣溶膠的污染特征、來源及形成機理[D].濟南:山東大學,2018.
[4]王?露,劉保雙,畢曉輝,等.泰山頂PM2.5及其二次組分的輸送路徑與潛在源[J].環境科學研究,2017,30(10).
[5]尹祥坤,吳?迪,畢于健.泰安地區冬半年空氣污染特征分析[J].新農業,2019(15):14~15.
[6]楊?雪.泰安市PM2.5污染特征及其與其他污染物相關性分析[J].泰山學院學報,2018,40(6):119~126.
[7]李立忠,朱?璐,金?焰,等.黃石市大氣顆粒物的特征分析[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6(4):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