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羅店鎮有一塊非常特殊的農田,遠遠望去,上面什么莊稼也沒長,只有一條條隆起的田埂和順田埂鋪設的水管。別小看這不起眼的農田,它產生的價值可比傳統莊稼還高呢!那么,這些農田究竟是干什么的呢?
養蚯蚓!是不是感覺有點難以置信?沒錯,這里的農民伯伯正在利用我們日常的剩菜、剩飯,也就是廚余垃圾來養殖蚯蚓。噢?蚯蚓也吃廚余垃圾嗎?是的,廚余垃圾主要包括了菜葉、果皮、蛋殼、茶渣、骨頭等,它們都含有極高的水分與有機物。蚯蚓最喜歡吃這樣的食物啦!
科學家研究發現,在理想狀態下,一公斤蚯蚓每天能吃一公斤左右的廚余垃圾。也就是說,咱們家里每天產生的廚余垃圾,只要來那么幾千條小蚯蚓,就能處理完畢了。
不過,還是有前提條件的喲!大規模利用廚余垃圾來養殖蚯蚓,需要先將餐巾紙、塑料勺、筷子等雜物去除干凈,再對廚余垃圾進行脫鹽、脫水處理,最后,在加入清水的同時,根據蚯蚓喜甜的口味,適當對其進行調味。而家庭利用蚯蚓處理廚余垃圾,則需要先將廚余垃圾堆放半個月,讓它們充分發酵,這時才能放入蚯蚓。
說了這么半天,廚余垃圾養出來的蚯蚓究竟有什么用處呢?那用處可就多了去了。比如說,蚯蚓可以當作魚餌出售,每噸最少可賣三萬元;在花鳥市場作為鳥、烏龜等寵物的飼料,每噸能賣五六萬元;一些飼料廠、肥料廠甚至是生物制品廠、制藥廠都需要蚯蚓來當原料或者輔料......
目前,我們對廚余垃圾的處理主要還是填埋、堆肥、焚燒等幾種方式。而利用蚯蚓等生物對廚余垃圾進行生態分解則最為環保。這些小動物可以將廚余垃圾轉化為水、生物肥料以及動物蛋白等,卻不會產生其他污染。所以,大家一定要記得將自己家里的剩菜、剩飯放到綠色的廚余垃圾收集桶里面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