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金生
摘要: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各區域之間的聯系也在不斷加強,在區域連接過程中,公路交通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我國的公路網絡之中,鄉村公路更是公路網絡重要的組成部分。鄉村公路的建成,可以有效帶動農村經濟發展。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新農村的建設進程也被提上了日程,伴隨著新農村的規模不斷擴大,原有的鄉村公路規模也要進行調整,應該相應的進行擴大,滿足新農村的使用需求,除此之外,還要建設適應型的新公路,將公路與鄉村在動態與靜態、局部與整體等多方面形成統一的整體。通過交通與經濟的緊密關聯性將二者進行協調,從而推動農村的經濟得到可持續發展。文章就鄉村公路在建設過程中,如何與鄉村發展進行更好的適應,使鄉村公路的適應性發揮出重要的作用,進行了簡單的探討,希望對鄉村公路的適應性建設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鄉村公路;交通經濟;適應性研究
公路交通與其他的交通方式相比有著速度快、覆蓋面廣、靈活性強等特點。對公路交通進行有效建設,可以對社會經濟的發展起推動作用。近些年,隨著國家的交通經濟發展速度不斷加快,相關的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規模不斷擴大,使得公路交通在交通系統內占據著重要的地位,隨著對公路能力愈發重視,在建設公路時,公路的規模也在相應的進行擴大,使公路可以更好地為群眾服務,伴隨與此的是公路的運輸功能得到了更好的發揮。由于公路運輸相較于其他交通方式,是最基本、使用最廣泛的,所以在鄉村中,鄉村公路也是覆蓋面最廣,使用率最高的交通方式。隨著公路交通的不斷發展,國家對鄉村公路建設投入了大量資源,并不斷對鄉村公路的規模進行擴張。雖然對鄉村公路已經足夠重視,但是,鄉村公路與鄉村經濟發展之間還存在著不適應的問題,因此,在現階段,需要對影響鄉村公路交通經濟適應性的因素進行深入分析探討,并根據所得結論,為公路建設提供相應的方案支持,使建成的鄉村公路可以有效帶動周圍鄉村經濟發展,使完工后的鄉村公路更加科學。
一、鄉村公路交通經濟適應性基本內涵
鄉村公路在建成后,對鄉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能夠起到推動作用,是鄉村公路交通經濟適應性的主要任務。因此想要建成與當地經濟可以完美協調的公路,就需要在鄉村公路建設前,對當地的實際經濟發展情況進行充分調查,相關的公路設計者,根據調查結果對公路制定建設方案,使公路建成后,可以帶動鄉村經濟,促使經濟得到有效發展。要使完工后的鄉村公路與鄉村的經濟發展相適應,就要在公路施工前進行相應的設計,具體設計情況應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在鄉村經濟的不同發展階段,對交通運輸的需求量有著不同的要求,因此,在公路建成后,應該與當地目前的經濟發展階段相適應,確保公路在經濟發展中可以發揮出重要的作用,并與經濟發展達到協調一致的狀態,利于二者進行良性循環。第二,公路建設還要適應當地的經濟發展方向。滿足在進行新農村建設時,對公路的運輸要求,使鄉村公路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幫助。所以,在進行鄉村公路建設時,要使各鄉村之間的公路交通網絡相連,并符合當地的經濟發展戰略。設計者也要對當地的自然資源、農副產品基地、村鎮等布局有足夠了解,確保在公路建設時,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滿足相關產業的運輸需求。第三,在進行鄉村公路建設時,還應該遵循可持續發展的規定,因為在之前建設的鄉村公路中,總會有一些不同程度的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等問題。因此,在對鄉村公路進行建設時,不但要遵循交通經濟適應性的要求,還要滿足公路交通對生產資源進行合理配置的要求,并且在建設過程中,應盡量避免資源、能源浪費。在對鄉村公路進行建設時,由于鄉村所處的地理環境不同,相關的需求不同,導致鄉村公路想要與經濟進行更好的適應,需要考慮的內容很多,且有著動態性、整體性、復雜性等特點,因此為了公路與鄉村經濟得到良好的適應,還需要對鄉村的路網規模、附近的鄉村布局等進行科學的規劃,合理的分析,使二者通過科學的設計達到協調一致。
二、鄉村公路交通經濟適應性影響因素
公路交通與社會經濟進行聯系,會形成一個反饋系統。通過對鄉村公路進行有效建設,可以在鄉村與城市之間形成一個更加完善交通網絡,隨著交通網絡的形成,可以使物品運輸的成本降低,帶動公路附近的產業,使附近產業得到良好的發展,使鄉村的經濟結構更加完整。另外,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對于交通運輸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加,因此,當地有關部門會對鄉村公路附近的基礎設施進行重視,加大對相關設施的投資成本,使鄉村公路發揮出超于自身的價值。
(一)外部影響因素
從系統論的角度將鄉村公路的交通系統與鄉村的社會經濟發展之間進行調查,通過調查結果研究可以得知,鄉村公路與鄉村經濟發展同屬于子系統,通過互相作用,可以形成一個動態性的復合系統。并且這種系統很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后,還會對該系統的運行狀態造成一定的影響。最容易造成影響的外部因素主要有兩個,其中一個是容易受到鄉村經濟發展的影響。在當前階段,國家對于可持續發展十分的重視,因此,在建設鄉村公路時,也要使鄉村公路達到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不但要注重交通的環保性能,還要保證鄉村公路在使用中不會受到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可以使公路的運輸功能得到充分發揮。二是社會的進步以及社會發展理念的改變。隨著新農村的建設進程不斷擴大,隨著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對于生活質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人們對公路的要求已經不僅僅局限于運輸,還更加重視公路在運輸過程中的方便程度以及良好的舒適度等。為了更好的滿足居民的要求,就要提升鄉村公路的建設質量,還要將相關的交通安全設施準備充足,使通行車輛的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
(二)內部影響因素
1. 對鄉村進行公路建設,主要的目的就是可以在公路運輸功能的帶動下,可以使鄉村的勞動力與產品得到運輸,從而滿足鄉村物資在空間進行位移的需求。隨著交通運輸網絡的逐漸完善,公路附近的鄉村會形成一定的區位優勢,在這種區位優勢下。可以對外界的投資商產生吸引,有了充足的資金進行運轉,就可以將鄉村本身具有的自然資源與旅游資源進行有效的開發,使鄉村在公路的帶動下,吸引更多的資金流入,讓鄉村的經濟發展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隨著鄉村的經濟產業結構不斷進行優化升級,可以使鄉村公路的運輸功能得到有效的發揮,使公路的服務功能得到有效的發揮。
2. 在鄉村建設公路,為公路的服務功能與保障功能得到有效的實現,提供最基礎的條件,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規模會對公路完工后的經濟適應性造成直接影響,所以在對鄉村公路進行建設時,公路的建設規模必須與當前的鄉村經濟相適應,并可以為鄉村的未來經濟發展提供一定的幫助。另外,在對鄉村公路進行建設時,由于所建設的公路等級較低,所以要遵循“規劃先導、因地制宜”這一基本原則,在這一原則的帶動下,對土地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使土地不浪費,再對附近的鄉村城鎮進行綜合治理,從而使公路附近鄉村的生產生活環境得到有效的改善,并且在公路的帶動下實現經濟增長目標。
3. 公路交通管理水平的影響。在進行鄉村公路建設時,要加強公路后期的養護管理工作,將公路自身對通行造成的影響進行降低,使公路的運輸能力一直保持在穩定的程度上,可以對鄉村的經濟發展要求進行滿足。另外,這些影響到鄉村公路的內部因素可能會一起出現,使鄉村公路遭受內部因素的共同影響,使得公路交通經濟適應性具備復雜性。所以在對鄉村公路進行建設前,要針對鄉村實際的經濟發展情況,并對影響的因素進行綜合分析,根據分析的數據在規劃公路時提供足夠的參考,讓建成后的鄉村公路可以有效的帶動鄉村經濟進行發展,使城鄉差距逐漸縮小。
三、鄉村公路交通經濟適應性定量分析
(一)鄉村公路發展水平指標體系
建設適應性的公路交通系統,就要在建設公路時,既強調公路施工質量,還要保證公路的服務水平。因此,在選擇評價指標時,要對多方因素進行充分的考慮,使其可以客觀、全面的反映出鄉村公路的實際情況,并可以為鄉村經濟的協調發展提供依據。在對評價指標進行選取時,可以使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式,做定性分析時,主要以評價的目的與原則出發,使評價指標有著明顯的針對性與獨立性等,可以與評價方法進行完美配合,互相協調。而在做定量分析時,應該主要以檢驗作為目的,通過相關的手段,使指標體系可以得到全面有效的提升。在對評價指標進行選取時,還要使評價指標首先滿足科學性的要求,應該對評價對象的基礎情況進行掌握后,再根據情況選擇評價指標。其次是全面性,在對鄉村公路評價指標進行選取時,要充分的考慮到對經濟適應性造成影響的各項因素,在選取可以對各系統實際情況進行全面反映的評價指標。另外是可操作性,在進行指標的選取時,還應該盡量選取可操作性強、含義明確的指標,保證指標體系層次明確。
(二)協調度發展模型
在選取好評價指標后,還應該構建相關的評價模型,在對評價模型進行構建前,還需要對指標進行歸一化的處理,減少指標的量綱差異對評價的最終結果造成的影響,在對指標進行歸一化處理時,要根據指標的數據顯示,再對評價的貢獻度進行分析,確定其權重,減少人為因素對指標權重造成的影響。在實際建設前,可以根據收集到的相關數據建立運算方式,對公路與經濟的協調程度等進行判斷,并對鄉村公路交通與經濟適應性起到一定的評價作用,還要對鄉村當前的路網實際情況進行了解,將其與經濟適應性的發展要求進行對比,將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解決,使該模型可以對未來的公路路網的科學規劃提供充足的數據支持。
四、結語
綜上所述,想要鄉村公路建設可以有效的推動鄉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就要研究鄉村公路與經濟之間的適應性,利用最終確定的評價指標,建立鄉村公路的評價模型,之后對鄉村公路交通與經濟適應性進行有效的分析,評價,最后將所得結論與鄉村公路的實際情況進行整合,制定出相關的路網建設方案,推動鄉村經濟得到長久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趙京,王建偉,何娟,王皓.農村公路與新農村建設發展適應性評判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2013,30(09):145-153.
[2]陶瑩,高建峰,張秀燕.對公路交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展望[J].科技信息,2011(01):382.
(作者單位:阿勒泰公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