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陽揚
我們的文學寫作將如何面對“現實”與“虛構”的關系?或者說,當我們還想接近現實的時候,虛構還是必要的嗎?在20世紀80年代的那場“先鋒文學”熱潮中,馬原的小說《虛構》成為先鋒派的標桿,那句“我就是那個叫馬原的漢人”也成為反叛傳統小說美學的經典句式。“先鋒文學”帶來了創作形式的解放,作家們開始追求多種“虛構”的可能性,并希望借助文本形式重新建構文學的可能性。但是,模糊的價值取向、含混的主體意識,以及對形式的過分追求讓作品的藝術性受到損傷,“先鋒文學”也最終黯然退場。當“先鋒”落潮之后,厭倦了形式游戲的讀者們將目光重新轉向內容。自“新寫實小說”開始,“現實”成為文學創作的關鍵詞,人們對“虛構”的不滿則日益加深,甚至近些年人們引入和推廣歐美的“非虛構”寫作概念,來實現對虛構文學的抗衡。
事實上,文學作品對“現實”的呈現,并不能繞開“虛構”的手段,卡爾維諾在《新千年文學備忘錄》中就談到:“在理應成為我的原材料的生活事實與我希望在寫作中體現的輕逸筆觸之間,存在著一道鴻溝”。因為“虛構”無法全然地再現“現實”,卡爾維諾希望在寫作中追求“輕”的品質。石頭一般的現實世界充滿了“重量、慣性和曖昧”,卡爾維諾希望借助文學消除生活的重量,“為了對生存之重做出反應而去尋找輕”。因而,在《樹上的男爵》中,他讓男孩柯西莫爬到樹上生活,一生都沒有踏足陸地,并在生命的最后邁向極致的輕盈——抓住熱氣球的繩索而消失得無影無蹤。
王悶悶《境園·診所》的可貴之處,或許在于他也試圖用文學之“輕”來呈現沉重的現實。小說的開頭仿佛是傳統的現實主義敘事,然而當身患絕癥的父親也像卡爾維諾的男爵一樣決定上樹時,小說的虛構性開始呈現。父親在樹木之間修建“境園·意念主義下的神秘診所”,日夜居住其中,聲稱受到了境園總部的委托,專門解答有緣人的心靈困境。父親的診所不僅是一個心靈的修煉場,也是零散的、碎片般的話語集中地,是構成文本的重要成分。
父親坐在診所看病的場景,讓我聯想到殘雪的文本《從未描述過的夢境》。在這篇小說中,描述者十年如一日,坐在路旁搭好的棚子里,等待過路的人談論他們的夢境,并把這些夢境記錄在黑色的筆記本上。殘雪的文本充滿了無止境的玄想,一種模糊的、曖昧的,至關重要卻又終將無法到達的存在。
《境園·診所》也存在著這樣的玄思:“你看到的就是真實的,你覺得那些虛假,那真實的是什么?是你所謂的符合眾人眼里的規矩?”和殘雪的破棚子一樣,診所敞開著接待村人,來訪者通過懸梯進入父親創造的世界,一個獨立的、懸置的卻是開放的世界。父親不是不加選擇地接待來訪者,他的標準是“有緣”,而“我”知道,“有緣是在迷惑眾人,真實內涵在深處縈繞”。在小說最后,“我”和母親終于進入診所,“我們”也是父親一直在等待的人,而小說也開始觸及有關生活、命運和存在的真正內涵。
小說有這樣一個情節值得注意:村里的人突然開始照鏡子,借助于“美”的標準觀察自己,但卻發現鏡中人奇丑無比,人們不認同鏡中的自己,就去找尋其他可照物,尋找清澈的河水,或是最亮的露珠,終于“找到了難得的慰藉,推翻了鏡子里的羞恥”。這一情節和卡爾維諾在《新千年文學備忘錄》中的論述形成了有趣的對照。當卡爾維諾試圖解釋文學和世界的關系時,他舉了美杜莎和玻爾修斯的例子。美杜莎能夠讓所有與她對視的人變成石頭,而唯一有能力砍下美杜莎的頭顱的是玻爾修斯。為了躲避美杜莎的目光,玻爾修斯借助盾牌的反射進行觀察,他“求助于最輕的事物,也即風與云,然后把目光停留在只能以間接方式去看的東西,也就是鏡中的影像”。卡爾維諾借鑒了這一形式,他的寫作同樣不愿直接接觸冷硬的現實,而是借助對生活的間接觀察,一種虛構的、幻想般的形式,達成輕盈敘述的可能。在《境園·診所》中,對現實的再現變得更加困難,清晰的鏡子照出的丑陋現實不被接受,而模糊、隱約而曖昧的呈現才能給人以安慰。這意味著現實主義文學希望再現的現實真相,依然需要虛構才能得以表達。
《樹上的男爵》里,柯西莫僅僅是為了不吃蝸牛而爬上了樹,這是一種拒絕的姿態,一種決絕的、不妥協的生活方式。當然,他不僅僅擁有這些,還有文學、戀愛和領導的能力。樹上的生活是一種高于地面的精神生活,也是一種參與、理解和介入現實的方式。蘇童稱卡爾維諾有一種“近乎殘忍的幽默感”,柯西莫最終沒有回到地面,他的墓志銘上寫著:“生活在樹上——始終熱愛大地——升入天空”。相比之下,《境園·診所》的表達溫和了一些,父親終于邀請“我”和母親進入診所,也是他的內心世界。父親渴望的和解,這是一種真正的理解,而非同情、責任或者其他什么東西。他希望脫去社會賦予的角色,不作為一個丈夫、一個父親,而僅僅作為一個人,“我想活下來最大的原因就是想活著”。
在卡爾維諾看來,寫作需要尋找“深思之輕”,需要“改變方法,換一個角度看世界,運用不同的邏輯和嶄新的認識”。在小說的最后,王悶悶也給我們留下了輕盈的姿態,飛翔的鳥兒“在蔚藍的天空和雪白的大地上,劃出若即若離的弧線”,這也是虛構的姿態,一種審美的、文學的姿態。
見習編輯:菡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