珉一白
高考結束的那天,我慢慢地走回家,一路欣賞這一年因為忙于高考而錯過的風景。
院子里那棵銀杏樹的葉子是翠綠的,是我見到他時的顏色。不記得在哪里看到過一句話,說,年少的時候不要遇見太驚艷的人。
但我覺得,我一點兒都不后悔遇見他。
第一次和陸軒說話,是在高一入學的時候,我埋著頭看自己帶的書。讀到“在那黑壓壓的眉毛與睫毛底下,眼睛像風吹過的稻草田”這句時,身邊有人對我“嗨”了一聲。我抬起頭來,便撞上了那么一雙美麗的眼睛。
“初次見面,你好,我叫陸軒?!彼Y貌地說道。
“你好,我叫陸瑾。”我回道。但我心里知道,我們并不是第一次見面。
“好巧,我們是同姓,現在又是同桌,五百年前是一家?。 彼f道。
我笑了一下不知道回什么,準備翻開桌面把書收進去。
“陸軒!你也在這個班!”一個男生突然冒出來,“砰”的一聲壓在我桌上,要不是我收手快,就被壓住了。但我習慣性地忍住了脾氣,不想惹事。
這時陸軒不高興地說:“你差點壓到別人手了知道嗎?高中了還這么毛毛躁躁!”
我抬頭看了陸軒一眼,正好瞟到那個男生看我。他說:“她誰呀?你朋友?”
陸軒說:“陸瑾,我妹妹!”
對方沒問他哪里冒出個便宜妹妹,悻悻走了。他笑了一下,說:“他就那性格,別和他計較?!?/p>
我搖搖頭,說了句沒事。
我們真正的第一次相遇,是在他們家搬來不久的時候。
有一天放學,聽見院子里突然傳來一陣吉他聲,我望過去,一個我沒見過的男孩坐在銀杏樹下,彈著我沒有聽過的歌。他沒看我,但我看到了他的眼睛,閃著張揚迷人的光,火燒云在他身后放肆地燃燒。紅艷的火燒云,翠綠的銀杏樹,抱著吉他的男孩子,定格在了我心上。
熟了之后他就老問我為什么看上去不開心。我沒覺得自己不開心,只是經歷得多點罷了。并不是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帆風順的,我這么認為。他看著沉默的我,若有所思。
他在班里特別受歡迎,下課身邊圍了一圈人,他老是喜歡把我拉進去一起聊天,美其名曰:“你作為班長,要走群眾路線?!?/p>
有一天,陸軒晚自習下課和我一同回家,摸了半天摸出一個東西塞我手上,說:“生日快樂!”
我定睛一看,是個艾莎的鑰匙扣。
他說:“在我看來,你也是個公主,很強大的公主?!?/p>
我靜靜地看著他,認真地說了句謝謝。我沒有問他是不是知道了什么事,他也沒有一點兒要提的意思,我們就這樣默契地回了家,從朋友,變成了好朋友。
我們一直做著同桌,直到高二的一天,他和我說:“陸瑾,我準備出國了?!?/p>
我很想記不起那天天空的顏色,那樣我就能忘了那天我仰著頭,平復自己情緒的樣子。
“為什么呢?”我問。
“父母離婚啦,媽媽想帶我去姥姥姥爺那邊?!彼钗豢跉?,故作輕松地說。
他走前還請了好多玩得好的朋友一起吃頓飯,我也去了。散伙的時候,他抱了我一把,周圍起哄聲此起彼伏。
“叫嚷什么!”他佯怒道,“陸軒,陸瑾,五百年前是一家知道不?這我妹妹!以后大家多照顧她點兒,她當班長不容易?!?/p>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應著,可我就一直看著他。
他出國前的最后一面見的是我,在那棵銀杏樹下。
他說:“我要走啦,可我不放心你?!?/p>
我擠了個笑容,說:“我可是強大的公主,有什么不放心的?”
“那也是?!彼残α?。
我沒有哭,因為媽媽從小就告訴我,生命中遇見的人,都只能陪我走一段路。陸軒只能陪我到這里而已。
他最后說:“我和你一樣啦,和你一樣的人很多的,沒什么大不了?!?/p>
我想起小學時,媽媽有一次打電話,哭著說:“陸瑾那么小,班里的那個胖胖的男生老是欺負她。”
那時我們這個小地方思想并不開明,單親的孩子容易被欺負。可我沒有想過媽媽會知道,而且還會因為這個傷心流淚。
后來我就決定我要變得很強大,以后帶她離開這里。所以我努力學習,努力當好班干部。只是我沒有想過我的人生會遇到一個濃墨重彩的男生,他張揚放肆,但會注意到我差點兒被壓到手,會說你是一個強大的公主,會告訴我沒什么大不了。
我還是不相信童話,但我帶著那個艾莎,走過了緊張煎熬的高三生活。偶爾我會想他,望望那個銀杏樹,看看天上是不是有火燒云,但我不會哭。
他注定不止在我的人生留下厚重的一筆,他一定會驚艷很多人。他是我年少的心動,也是我年少的歡喜。
心理小貼士:
麻煩別人反而更容易跟對方關系變親近。(前提是不能真的給對方帶來煩心的大麻煩,還有不能借錢!敲黑板?。。?/p>
從小父母都是教育我們:“沒事不要麻煩別人,自己能完成的事件盡量自己做”,社會上也一直為這種觀念為正確的導向。因此很多善良、怕麻煩和不太自信的人,事情都會自己處理,幾乎不會請求別人幫忙,認為麻煩別人這件事是錯誤的。然而,這類“好人”的人際關系,卻都不太好。因為,當我們不需要別人的幫助時,跟對方就缺少了建立關系的緣由,沒有互相往來的交集,關系當然無法更進一步。美國18世紀的政治家、物理學家本杰明·富蘭克林曾說過:相比那些被你幫助過的人,那些曾經幫助過你的人會更愿意再幫你一次。換句話來說就是讓別人喜歡你的最好方法不是去幫助他們,而是讓他們來幫助你。如果想得到別人的好感,主動開口是沒壞處的。因為他本人曾經通過向一個不喜愛他的議員借書,從而關系破冰,最終成為了要好的朋友。這種心理效應被稱為富蘭克林效應。
列夫·托爾斯泰也曾經寫道:“我們并不因為別人對我們的好而愛他們,而是因為自己對他們的好而愛他們?!?/p>
這種心理效應不僅在人脈關系上適用,在愛情上也是同理。錢鐘書先生在他著名的《圍城》那本小說里說:“男女間,一借書,問題就大了。借了是要還的。一借一還,兩次接觸的借口。”
當然,麻煩別人也需要適度,誰都不喜歡一個麻煩精。最重要的是,“麻煩別人后應該給予適當的回報”。有借有還,才是最合理的相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