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厚峰 高素琴 趙明月 國鋒

【摘要】 目的 分析神經內科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情況。方法 神經內科2016年6月~2018年12月住院患者4595例, 其中, 使用抗生素患者709例。對應用抗生素患者的基本情況、感染部位、醫院感染情況以及抗生素品種、使用頻率等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4595例患者中有709例(15.43%)應用抗生素, 以呼吸道感染為主, 下呼吸道感染554例, 上呼吸道感染58例。醫院感染病例55例, 占抗生素使用患者的7.76%(55/709)。醫院感染率平均為1.2%, 預防性應用抗生素53例, 占抗生素使用患者的7.48%(53/709)??股厥褂靡缘谌^孢菌素居多。結論 呼吸道感染是神經內科最為主要的感染, 嚴格抗生素的應用很重要。
【關鍵詞】 感染;抗生素;神經內科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31.072
抗生素已經被廣泛應用于臨床的抗感染治療, 取得了良好的抗感染治療效果, 并且大大降低了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 但是, 抗生素的不合理應用以及濫用現象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情況, 神經內科由于其患者疾病構成特點, 老年患者以及臥床患者居多, 是醫院感染容易出現的科室, 為了更好的了解本科室抗生素使用情況, 作者搜集了自2016年6月~2018年12月期間在本院神經內科住院的患者, 對應用抗生素患者的基本情況、感染部位、醫院感染情況以及抗生素使用情況等進行了回顧性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本院神經內科2016年6月~2018年12月住院患者4595例, 其中, 使用抗生素患者709例。男328例, 女381例;年齡最大100歲, 最小22歲。其中腦梗死284例, 腦出血31例, 肺炎81例, 后循環缺血39例, 癲癇/癲癇持續狀態40例,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62例, 中暑17例, 急性支氣管炎37例, 腦動脈硬化癥19例, 中樞神經感染(病毒性腦膜炎、急性播撒性腦脊髓炎)12例, 電解質紊亂13例, 急性胃腸炎15例, 上消化道出血11例, 慢性支氣管炎急性加重10例, 其他(包括惡性腫瘤、藥物過量、有機磷中毒、低血糖昏迷、低鈉性腦病、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等)38例。
1. 2 方法 回顧性分析應用抗生素患者的基本情況、感染部位、醫院感染情況以及抗生素品種、使用頻率、使用指征, 以及聯合抗生素的種類情況。醫院感染的患者診斷依據2001年衛生部(現衛健委)頒布的《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1]。
2 結果
2. 1 使用抗生素患者的患病情況 共有653例患者有共患病, 占比為92.10%, 其中, 有1種共患病的56例, 2種共患病的91例, ≥3種共患病的506例。共患病以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支氣管炎、惡性腫瘤、既往腦血管病史為主, 其他共患病包括:尿管導尿/膀胱造瘺, 帕金森病/帕金森綜合征、慢性胃炎、老年性骨關節炎等。
2. 2 感染部位及病原菌 709例使用抗生素患者的感染部位包括:下呼吸道感染554例, 上呼吸道感染58例,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12例, 急性胃腸炎22例, 牙周炎/牙齦炎20例, 膽囊炎7例, 丹毒3例, 皮膚感染6例, 泌尿系感染20例, 中耳炎3例, 膽囊炎3例, 腸炎1例。
其中神經內科醫院感染率平均為1.2%, 醫院感染病例55例, 其中肺炎21例, 急性支氣管炎8例, 上呼吸道感染6例, 中耳炎3例, 膽囊炎3例, 急性腸胃炎8例, 牙周炎2例, 腸炎1例, 尿路感染3例。同期本院的全院醫院感染率平均為0.6%。
送檢的病原學檢出病原菌有:G-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腸艾希氏菌、銅綠假單胞菌、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G+菌: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
2. 3 抗生素的使用率 住院病例4595例, 抗生素使用患者709例, 占總住院患者的比例為15.43%, 其中醫院感染55例, 占抗生素使用患者的7.76%(55/709)。預防性用藥患者均為病重病?;颊?, 存在意識障礙情況, 不能排除患者存在誤吸情況。見表1。
2. 4 抗生素的使用品種以及使用頻率 抗生素使用以第三代頭孢菌素居多, 抗生素品種及構成比見表2。
3 討論
3. 1 基礎疾病與感染 從臨床資料分析應用抗生素患者, 自2016年6月~2018年12月抗生素使用患者709例, 同期住院病例4595例, 占總住院患者的比例為15.43%, 其中占據第一位的感染為下呼吸道感染(554/709, 占比78.14%), 而其中又以吸入性肺炎居多, 其次為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部急性發作;應用抗生素的709例患者中有腦梗死284例, 腦出血31例,?分析原因:基層醫院神經內科以急性腦血管病患者居多, 腦血管病患者以老年患者居多, 并且很多患者出現吞咽困難, 導致患者進飲嗆咳、誤吸而誘發吸入性肺炎的發生率極高, 其次, 很多腦血管病患者同時存在一定程度的認知功能下降情況, 同樣也影響到患者的吞咽、進食。其中有81例以肺炎入院的患者均為陳舊性腦梗死患者, 大部患者處于長期臥床或者半臥床狀態, 伴有程度不同的進食嗆咳、認知功能障礙, 以墜積性肺炎或者吸入性肺炎入院。同時研究資料還顯示, 有共患病的患者為653例, 在使用抗生素患者中占比為92.10%, 其中≥3種共患病的506例, 在使用抗生素患者中占比為71.37%。說明基本疾病較多的患者更加容易出現感染或者繼發感染情況。
3. 2 感染部位及醫院感染 從作者的統計資料看, 應用抗生素患者的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居多(554例), 其次為上呼吸道感染58例, 急性胃腸炎22例, 泌尿系感染20例, 牙周炎/牙齦炎20例。而同期醫院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也是以呼吸道感染和胃腸道感染有關, 與其他醫院神經內科病房醫院感染的感染部位接近[2, 3]。
在作者資料中, 709例使用抗生素患者中有55例為醫院感染病例, 醫院感染率平均為1.2%, 同時期本院全院的醫院感染率平均為0.6%, 醫院感染率較醫院同時期的全院平均醫院感染率偏高, 說明了神經內科仍然是綜合性醫院醫院感染的“重災區”, 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但是本院的醫院感染率較其他醫院偏低[2, 4], 可能與作者的統計資料中沒有神經內科重癥患者有關, 因本院無神經內科重癥監護病房(NICU), 神經內科重癥患者均轉入重癥加強護理病房(ICU)。
3. 3 抗生素使用率與使用品種 從作者科室的臨床資料看, 抗生素主要為限制使用類抗生素為主(見表2), 包括三代頭孢、半合成的青霉素類抗生素、喹諾酮類抗生素, 其中有43例患者使用了特殊使用類抗生素:美羅培南(30例)和氨曲南(13例), 抗生素的品種以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及頭孢唑肟鈉為主, 二者占比為79.27%(359+203/709), 從抗生素的使用看, 與本科室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有關:①本科室使用抗生素患者以呼吸道感染為主, 呼吸道感染多以G-菌為主, 三代頭孢類抗生素抗菌譜廣, 尤其是針對G-菌有效;②神經科患者老年患者居多, 并且很多腦血管病患者留有后遺癥, 或者存在血管性認知功能障礙, 出現咳嗽排痰困難, 因此留取痰液標本困難, 并且很多患者存在反復應用抗生素的情況, 所以選擇廣譜抗生素能夠很好的覆蓋致病菌;③從作者的資料分析, 應用抗生素患者的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居多(554例), 其次為上呼吸道感染58例, 而這其中醫院感染病例為55例, 其中肺炎21例, 急性支氣管炎8例, 上呼吸道感染6例, 554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有81例患者是以肺炎入院, 說明在這些患者中部分患者的肺部感染為社區獲得性的。
709例使用抗生素患者中僅有53例患者屬于預防性應用抗生素, 在應用抗生素患者中占比7.48%, 預防性應用抗生素患者均為發病腦血管病后昏迷患者, 不能排除患者存在誤吸情況而應用, 誤吸導致的肺部感染多數為重癥肺炎, 常常伴有呼吸衰竭, 預防性應用抗生素目的在于防治重癥肺炎。
3. 4 易感因素與控制策略 從作者的臨床資料分析, 下呼吸道感染是神經內科住院患者應用抗生素的主要原因, 因此, 下呼吸道感染應該作為神經科住院患者感染監控的重點[4, 5], 神經科住院患者中感染的易患因素包括:①患者因素:本院神經科患者中以腦血管病為主, 老年患者居多, 部分患者為高齡, 機體的各種反應減退;很多患者共患病多, 尤其是合并有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由于腦血管病導致的患者存在后遺癥, 很多患者為臥床或者半臥床狀態, 發生墜積性肺炎的機會增加;由于存在吞咽困難和誤吸, 容易出現吸入性肺炎。②醫源性因素:包括各種侵襲性操作:留置導尿管持續導尿, 留置胃管鼻飼、吸痰。住院時間延長加大了交叉感染的機會。
預防抗生素濫用原則[6]:①準確判斷用藥適應證, 嚴格抗生素用藥指征, 盡早完善各種感染指標檢查以確定感染情況, 減少預防性應用抗生素;②合理選用藥物品種, 盡可能完成病原菌標本送檢, 不能搜集痰液標本患者, 體溫升高時可以采取血培養監測病原菌;③嚴格掌握藥物劑量, 根據感染嚴重程度給予抗生素劑量, 避免過量應用、應用時間過長產生抗生素耐藥;④精心設計聯用方案, 根據患者的全身基本情況, 發病情況、感染情況、病原菌檢查結果, 綜合分析設計聯合用藥方案;⑤建立用藥管理制度, 醫院感染科與藥劑科加強科室醫院感染、抗生素使用監測, 定期對醫院感染、抗生素使用情況進行點評, 及時糾正不正確用藥。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 中華醫學雜志, 2001, 81(5):314-320.
[2] 朱曉華, 楊薇. 神經科病房醫院感染101例危險因素分析. 重慶醫學, 2010, 39(15):2064-2065.
[3] 任南, 文洗毛. 2007年10月全國醫院感染監控網資料分析. 醫院感染監控信息, 2008, 22(1):31-34.
[4] 郭愛華, 李澤, 潘小平. 綜合醫院神經內科患者醫院感染部位和病原菌分布特點. 中國現代醫藥雜志, 2014, 16(5):69-70.
[5] 張天照, 宋曉征, 任鴻萍, 等. 神經內科住院患者醫院感染危險因素分析. 熱帶醫學雜志, 2005, 5(6):765-770.
[6] 譚亞非. 試述抗菌素的臨床應用現狀及合理應用原則. 解放軍藥學學報, 2004, 20(2):155-158.
[收稿日期:2020-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