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梨樹栽培技術不斷完善,建造梨園、種植、土肥水管理、整形與修剪、花果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技術措施得到了一定的優化,提高了梨樹的產量和措施品質。基于此,本文簡要總結梨樹高產優質栽培技術,以供參考。
[關鍵詞] 梨樹;優質;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661.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7909(2020)31-97-2
梨樹屬于薔薇科落葉類喬木,結出的果實美味可口、汁水豐富、營養含量較高,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但梨與其他水果相比產量不高,所以梨在水果市場上一直存在供不應求的情況,由此可見,梨樹種植前景非常廣闊。當前,我國各地相繼出現了梨樹栽培基地,相關的農業專家研究了先進的梨樹栽培技術,有力推動了梨樹種植業的發展。
1 梨園建設與栽種
選擇交通便利、向陽、距離柏樹較遠的地址建設梨園。雖然梨樹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但是依然需要選擇營養肥沃、保水保肥力強的微酸性沙質土壤建園,以保證梨樹的產量和果實品質。在梨樹品種選擇方面,可以選擇適合當地土壤環境、氣候條件的梨樹品種,并要選擇抗病蟲害能力強、優質高產、果實較易存儲、經濟效益高的品種。定植方面,在秋季冬前栽種為宜,栽種密度視樹冠大小、地形環境而定。為了達到優質豐產目的,可以采用密植方式與矮化梨苗,株行距可控制在(2~3)m×(3~4)m。根據實際株行距要求進行拉線、定穴。在坑穴中可適當放入秸稈、枝條等作為綠肥,且將表土與肥料攪拌均勻,填入坑內1 m左右。把苗木放入定植穴后繼續填土[1],注意根系要完全展開,隨后踩實土壤,使根系與土壤密切接觸。完成后立即澆水,水分滲透土壤后覆土。
2 土肥水管理
梨園的土肥水管理是梨樹高產優質栽培的基礎工作,能優化土壤的微生物分解活動,促進根系營養吸收,使得梨樹健壯少病、高產優質。
2.1 土壤管理
初期梨園土壤管理可以沿著定植穴外沿處進行深翻,避免深翻土壤傷害梨樹根部。成齡后的梨園則在9月下旬采果結束后,在根系生長高峰之前,結合施肥進行土壤深翻,以提升土壤的透氣性,改善土壤肥水質量。還可以將地下越冬蟲卵外翻至上層土壤,將其消殺,以減輕蟲害。
2.2 施肥管理
施基肥以秋季為佳,結合土壤深翻一同開展。通常早熟梨樹品種在果實采收后期進行,中晚熟品種則在果實采收前期進行,可提早不宜晚。施基肥可以采用環狀溝施、放射狀溝施、穴施、撒施等方式。追肥可在花前或花后進行,通常花前必須進行追肥,如花前追肥量充足,花后可不再進行追肥。果實膨大與花芽分化期、果實生長后期需要追肥,以緩解結果量較大導致梨樹營養缺乏。特別是晚熟品種,應更加需要注重后期追肥。追肥可以選擇土壤施肥、根外追肥等方式。
2.3 灌水管理
花前灌水,通常在發芽前后至開花前進行,滿足梨樹生芽、開花的需求,并可以促進枝梢生長。花后灌水,通常在花朵謝后澆灌,這一時期枝梢生長迅速,樹體對水分需求旺盛,澆灌對促進枝梢生長有重要作用。如果天氣較為干旱,可視情況連續灌溉一兩次。果實肥大后灌水,通常在果實進入第2個快速生長時期進行,即使雨水正常也需灌水,以滿足果實膨大與花芽分化的水分需求。越冬水,通常在果實采摘完成后進入秋旱季進行,能提升梨樹的越冬抗寒能力。灌水方法則可以根據不同時期的灌溉需求選擇漫灌、溝灌、滴灌、穴灌、滴灌和噴灌等方式。
3 梨樹修剪
梨樹修剪的季節性要求較高,主要的修剪時期是冬季,其他季節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適當修剪。梨樹修剪方式主要有疏剪、短截及長放。第一,疏剪。因為梨樹生長發育過程中易長出十分茂密的枝干,且雜余枝梢較多,因此需要及時對生長過密、病蟲害枝梢進行修剪,以保證梨樹正常生長。第二,短截。短截為將一年生枝截去部分,仍保留一部分芽。短截可以分為輕短截、中短截、重短截與極重短截。其中,輕短截后梨樹萌發的短枝數量較多,有助于緩和梨樹生長態勢,促進花芽形成;中短截后長枝較多,大多用于培養結果枝組;重短截則可以控制梨樹強枝的生長;極重短截則多用于更新枝組。第三,長放。長放為不對樹枝進行剪除,在修剪梨樹部分枝條的基礎上有目的地留下部分枝條不進行修剪,有助于緩解梨樹生長態勢,實現早開花結果[2]。
4 花果管理
梨樹的花果管理包括人工授粉、套袋技術及疏花疏果。
4.1 人工授粉
傳統梨樹授粉是通過配制相應數量的授粉樹,通過風、蜜蜂等自然途徑來進行授粉。人工授粉是為了提高授粉率而興起的,能有效促進梨花成功授粉。從梨樹初花期,觀察適宜授粉天氣,09:00—15:00可以進行授粉。授粉方法類別多樣,主要有點授法、撣授法、抖授法等。點授法為選擇毛筆、帶橡皮的鉛筆等作為授粉器,直接蘸取花粉點在柱頭上。花量較大的梨樹需要間隔20 cm點授一個花序,每花序點授邊花一兩朵。點授法的授粉效果理想,但人工與時間成本較大[3]。
4.2 套袋技術
在梨樹栽培中運用套袋技術不僅可以使得梨更加美觀,而且能提升梨樹的經濟效益。梨樹套袋需要選擇質量良好、經過風吹日曬不易變形或破損的袋子。套袋前需要進行藥劑處理,以減少袋內的細菌。袋子寬度、長度分別以14~16 cm和18~19 cm為宜。袋口要有缺口,便于打開;袋口處要有出氣孔,避免雨水進入。套袋時要小心去除梨果上的花瓣等,在讓袋子氣孔張開的情況下輕輕將果實放入袋口中間,再將袋子捆綁在果柄上方位置。
4.3 疏花疏果
為了提升果實品質,確保果實質量,需要進行人工疏花疏果。梨樹花朵盛開后,遵循間隔去花的原則,將弱枝和弱干去除,留下強壯的花枝。鑒于疏花工作量較大,具有較強的季節性,不適合大面積進行,通常只在梨樹幼年時期或花量較大的情況下進行。疏果則要遵循強枝多留、弱枝少留的原則。早熟梨樹品種或花量較大的梨園,需要將疏果時間提前,以降低樹體養分的流失。尤其是幼樹的主枝與側枝前端需要疏果。疏果時要使用專業疏果剪,切忌用手拽拉。
5 梨樹病蟲害防治
梨樹病蟲害主要有梨黑星病、梨黑斑病、梨大食心蟲、梨圓介殼蟲等。
5.1 梨黑星病
梨黑星病主要為害葉片、果實、嫩芽與新梢。發病初期會出現淡黃色圓形病斑,后期轉變為黑色發霉物質,會導致葉片干枯、落葉,幼果龜裂、畸形,也較易早落。為有效防治梨黑星病,可以在晚秋時期清除壞果與病枝,以盡量減少越冬病源;冬季要及時清除落葉、雜枝等并集中燒毀,避免病害傳播。同時,可使用波爾多液200倍液或75%百菌清800~1 000倍液進行消殺。
5.2 梨黑斑病
梨黑斑病主要為害樹葉、果實與新梢。幼果感染梨黑斑病,果實會出現硬化龜裂,接近成熟的果實則會軟化掉落。梨黑斑病可以通過風雨傳播,所以發現梨黑斑病時要及時處理。冬季對梨園進行清潔處理、去除雜草等。萌芽前使用混合殺菌液噴灑,以殺滅越冬病菌。
5.3 梨大食心蟲
梨大食心蟲主要為幼蟲危害,主要為害梨樹的花芽、幼果等。梨樹幼果期梨大食心蟲幼蟲蛀幼果,蛀入孔洞較大,且會排出黑褐色蟲糞粘連在蟲孔外。而且幼蟲會吐絲纏繞果柄,導致蟲果變黑惡化,也會掛在枝頭不掉落。對此,需要結合梨樹的實際情況進行修剪,清除蟲芽。在幼蟲期、成蟲期可使用20%氰戊菊酯乳油2 000倍液、2.5%敵殺死乳油2 000倍液等殺蟲劑進行殺滅[4]。
5.4 梨圓介殼蟲
梨圓介殼蟲蟲體細微,成蟲會密集分布于枝干、葉片與果實上,導致枝干死亡,果實上出現紅色斑片。梨園中梨圓介殼蟲初發大多為點片發作,可以將有蟲的枝干進行清除,以斷絕蟲源。在梨花芽萌芽前,可以噴灑5%柴油乳劑、機油乳劑等1 000倍液來殺滅幼蟲,使用2.5%功夫菊酯1 500倍液、40%毒死蜱1 000~1 500倍液等殺滅成蟲。
6 結語
為了提高梨樹產量和果實品質,應選擇合適的地址建園,并選擇合適的梨樹品種進行種植,對梨樹進行土肥水管理,加強梨樹修剪、授粉、套袋、疏花疏果以及病蟲害防治等,以保證梨樹及其果實健康生長。
參考文獻
[1]王鵬,向益英.利川梨樹高產優質栽培技術[J].中國園藝文摘,2017(8):183-185.
[2]甘肅省林業廳造林處甘肅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梨樹優質高產栽培[M].蘭州:甘肅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
[3]趙艷蘭,黃谷人.梨樹高產優質栽培技術[J].山西果樹,2006(4):18-19.
[4]陳劍.梨樹生產管理技術要點探討[J].南方農業,2018(3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