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金祥
日前,云南省紀委監委通報曝光了德宏州芒市西山鄉副鄉長段應改、農經站站長楊宏昌、原掛職副鄉長趙克平在農村“三資”管理中不認真履行職責問題。因沒有對鄉鎮所代管的集體資產管理使用情況全面檢查、沒有對村“兩委”和村組干部進行任期經濟審計和離任工作審核,致使該鄉呂拉村民小組集體資金7萬余元被長期侵占,段應改等3人均受到相應的紀律處分。
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屬于村(組)集體經濟組織全體成員集體所有,是鄉村社會高度關注的熱點和焦點問題。當前,少數鄉村干部和基層站所經管人員將黑手伸向農村集體“三資”的微腐敗問題時有發生,嚴重侵害群眾切身利益,啃食了群眾的獲得感,阻礙了黨和國家脫貧攻堅大政方針的實施,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俗話說,蟻穴雖小潰大堤。鄉鎮黨委政府身處執政的“神經末梢”,從嚴治黨的主體責任須臾不可偏廢,尤其要加強對黨員領導干部和基層“七站八所”的管理教育,要強化對村組干部的教育培訓,促進其自覺接受監督,真正做到黨務、村務、財務定期公開。市(縣)、鄉(鎮)兩級的審計、財政、農業農村、農經等職能部門要創新監管方法,強化和規范對農村“三資”的監督管理。市(縣)、鄉(鎮)紀檢監察機關要切實履行監督責任,把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監管與懲治基層微腐敗、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緊密結合起來,持續加大農村集體“三資”交易領域的監督執紀問責力度,推進村務監督委員會建設、加強村務監督工作,抓細抓實“三資”管理使用的日常監督,規范村級權力運行,以監管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
(作者單位:安徽省天長市紀委監委)
責任編輯: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