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劭莉
摘 要:近年來,隨著扶貧工作的逐漸推進,我國農業經濟有了顯著提高。產業扶貧作為農村農業振興的重要方式之一,對當地產業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結合農村特色產業,利用產業扶貧的政策優勢,給當地經濟文化帶來巨大改變。分析了產業扶貧對農村經濟的影響及作用。
關鍵詞:產業扶貧;農村經濟;產業價值增值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16-0043-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124? ? ? ? 文獻標志碼:A
隨著精準扶貧工作的開展,產業扶貧占據了重要的位置。通過以市場需求為經營導向的產業扶貧工作,從經濟效益出發,帶動農村產業的發展,不斷挖掘農村的發展潛力,促進新農村建設的全面發展,從而實現農村人口脫貧的目的。
1? 產業扶貧的現狀
1.1? 缺乏可以帶來經濟效益的產品
在大部分農村貧困地區,人們對商品的需求量較少,并且有的貧困地區人員分布較廣,對商品的購買力度較貧乏。因此,利用產業扶貧制造的農產品在當地的銷路不好,影響了產業扶貧的效果。產業扶貧的對象大部分屬于特色農產品、生態農業、鄉村旅游等農業類產品,入行門檻較低,并且開展周期較長,存在一定經營風險[1]。例如海南、西雙版納等熱帶地區大部分以種植熱帶水果為主,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限制了交通,原本深受全國各地人們喜歡的熱帶水果滯銷。這些熱帶水果的保質期較短,在儲存過程中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影響了果農經濟收益和產業扶貧的效果。
1.2? 缺乏專業的配套措施
在產業發展階段,專業的配套支持保證了基礎設施的建設。大部分地區由于缺乏良好的基礎設施,制約了貧困地區產業扶貧的發展。貧困地區的產業扶貧項目大多與農業息息相關,需要結合交通運輸、物流條件、信息傳遞以及較強的倉儲能力等,對各產業要素的要求較高。大部分貧困地區很難滿足這些條件,因此很多產業的龍頭企業都不愿意加入到貧困地區的扶貧工作中。貧困地區完善基礎設施所需要的人力條件、技術條件和資金條件均存在各種各樣的困難,對農業產業扶貧項目造成了極大的限制。
1.3? 缺乏專業的人力資源
隨著時代的發展,對綜合性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貧困地區的人力資源一直處于相對落后的狀態。在開展產業扶貧的過程中,由于當地人口文化水平和專業技能普遍偏低,從而導致貧困地區的產業鏈很難形成穩定的人力資源支撐。貧困地區擁有一技之長的人們為了提高自身收入水平和解決家庭負擔,會選擇外出務工,從而造成貧困地區人才流失的問題。在農村開展產業扶貧必須擁有優質的勞動力,否則產業發展、技術水平和管理方法等都會受到限制。人力資源匱乏不僅制約了農村產品的競爭力,還會導致產業扶貧項目難以持續,從而影響提高貧困人員經濟水平的目標[2]。
2? 推動農業產業扶貧發展的對策
2.1? 加強市場拓展,建立多渠道的營銷體系
針對農村市場消費情況薄弱的現象,應加強市場的開拓工作,建立多種渠道,改進市場營銷的管理模式。①建立線上線下營銷模式,利用電商平臺覆蓋率廣、效率高的營銷優勢,積極推進貧困地區扶貧產業的產品,打破區域化的限制,拓寬銷售渠道。積極開拓線下市場,針對扶貧產業的產品屬性,制訂針對性的市場開拓方法。②根據產品的基本屬性形成多層次的產品營銷模式,針對不同市場進行針對性推廣,從而提高貧困地區扶貧產業的市場占有率和核心競爭力。
2.2?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提高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是農村產業扶貧發展的重要工作之一。憑借政府力量,積極引進外部商業主體進行基礎設施的投資。目前,大部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比較落后的原因是農村資金資源不充足。因此,政府應鼓勵企業或個人參與到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中,調動企業投資的積極性。例如通過稅收減免、財政支持的方式,吸引越來越多的外部工商主體到貧困地區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真正提高外部資本投資貧困地區的積極性,從而推進農村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進度,為貧困地區的扶貧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3]。
3? 產業扶貧對農村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
3.1? 推動農業經營產業化、農村現代化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各地深入貫徹精準扶貧的戰略思想。在精準扶貧的背景下,脫貧攻堅項目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建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脫貧攻堅制度體系。
通過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大力實施產業扶貧項目,明顯提高了貧困地區農民的收入。通過引進外部人員投資,加強貧困村的基礎設施建設,使農村交通、運輸、商業、文化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發展,人們的居住環境、生活環境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隨著農村發展趨勢越來越好,越來越多的農業人才愿意扎根農村,為產業扶貧項目貢獻力量。產業扶貧項目不斷推進,逐漸打破了精準扶貧在實踐過程中的困境,不僅激勵了農民對脫貧攻堅工作的信心,也為今后的扶貧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3.2? 改善農業發展環境
隨著扶貧工作的大力推進,農村產業經濟發展得到了社會各部門的關注和支持。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經濟發展環境,成為目前脫貧攻堅工作的主要內容。
農村信用社的建立適應了農村經濟發展的狀態,通過便捷的取款方式為農業生產中各項支付工作提供了便利,促進了農村經濟活動的開展,為脫貧攻堅工作作出了貢獻。目前,中國人民銀行積極響應國家提出的金融支持脫貧攻堅的號召,通過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協調合作,創新各項金融產品和服務,務實金融基礎建設,明確扶貧工作的貸款發放標準,優先支持貧困就業企業,貧困地區的金融服務水平得到了明顯提升。
4? 結束語
雖然在農村開展產業扶貧過程中存在各種問題,但憑借政府的幫助和企業的投入,產業扶貧對農村經濟的增長起到了促進作用。產業扶貧不僅推動了農村產業的發展,還幫助農村改善了農業發展環境。政府支持有利于使精準扶貧工作更加有針對性地融入到農村的產業扶貧中,通過完善各項設施,使農村的居住環境、生活水平、農業人才以及農村產業鏈得到了巨大的改變和調整,理順了農村產業的發展路徑,提高了農村產業扶貧的時效性和實效性。
參考文獻:
[1]黃承偉,覃志敏.統籌城鄉發展:農業產業扶貧機制創新的契機——基于重慶市涪陵區產業扶貧實踐分析[J].農村經濟,2018(2):67-71.
[2]文靜,李芳,許良秋,等.基于產業扶貧的貧困農村經濟發展方式研究——以四川省阿壩州為例[J].現代商貿工業,2019(20):22-23.
[3]王禹淇,徐爽,閆瑾,等.和龍市產業扶貧的現狀、問題及路徑選擇[J].中國商論,2018(20):146-148,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