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萍
山西省晉南地區地域廣闊,土層深厚,光照充足,雨量適中,晝夜溫差大,屬于蘋果、梨、桃、杏等果樹的優勢生產區域,全省80%的水果面積集中在晉南地區。近年來,在推進水果標準化示范園創建過程中,該區域不少果農在生產經營上探索節本增效技術,涌現出不少高產高效典型,特別是一些五六十歲的老農,常年與果樹打交道,在實踐中因地制宜總結了一套較完善的管理經驗。
1鞏華來的果園管理“四到位”
鞏華來是曲沃縣楊談鄉楊談村的蘋果示范種植戶(圖1),種植面積3畝,全部為19年生樹,品種為長富2號,于2004年開始進行樹形改造,2011年改形全部到位。2017年果實套膜袋2萬個,套膜加紙袋2萬個,總產量1.1萬千克,紙袋果平均售價3元/千克,膜袋果平均售價1.5元/千克,總收入2.625萬元,平均畝收入8 750元。鞏華來在果園管理上做到了“四到位”。
一是樹形改造到位。該果園實施“高光效開心形改造”技術,結果枝組以“枝吊形”為主,果園呈現一片“大枝亮堂堂,小枝有序生”的景象。
二是新技術管理到位:(1)果園全部間種三葉草,有效地改善了土壤有機質含量和果園小氣候,他總結出:秋季種三葉草,可以明顯抑制來年春天雜草的生長。(2)地面鋪反光膜,在果實著色期,地面鋪反光膜7~10天,明顯地促進了果實上色(圖2)。(3)果實全部套袋,其中一半套紙袋。紙袋果比膜袋果效益每千克明顯增加1.5元。基本上掌握了套紙袋技術,克服了果園套紙袋黑、紅點病易發生的難題。
三是肥水投入到位。在樹體進行改造的同時,必須加強肥、水管理,他舍得投資但不盲目。他施肥的特點是秋季施足底肥,采摘后,追施有機、無機肥20千克/株;落花后,葉面噴少量硼和鈣2次,間隔10天左右,噴了硼的果實效果明顯,果皮光滑、鮮紅;果園一年澆4次水,即封凍水(11月下旬)、花前水(6月下旬)、花后水(7月中旬)、著色水(8月下旬),他的獨特之處是不澆萌芽水,是為了防止改造后的樹枝冒條。
四是病蟲防治到位。他的果園幾乎沒有病蟲大發生,在生產管理中,以“防”為主,經過幾年的觀察總結,基本掌握了蘋果病蟲害發生規律,他總是跑在病蟲的前面,有效地抑制了病蟲害的發生。他堅持使用無公害農藥,國家明令禁止的農藥和化肥堅決不用。
2李文智的桃園豐產又豐收
襄汾縣新城鎮南村李文智果園(圖3),2000年栽植桃樹,面積8畝,株行距2米×2米,品種有天王桃、早鳳王桃。2004—2017年連續13年畝產3 100千克以上,平均優果率在90%以上。其管理經驗是:
一是挖大坑建園。栽植桃樹前,用深耕犁深翻整平建園地。按規劃株行距,挖1米深、1米見方大坑,打破黏土層,生土熟化,改良土壤結構,協調土壤中水、肥、氣、熱,為根系生長發育創造適宜環境。
二是培肥土壤。定植后桃園注重土壤培肥管理,種植白三葉草,或自然生草,每年割草2~3次,覆于行間,減少土壤蒸發,保持土壤濕度和溫度,提高土壤肥力,使桃園土壤有機質含量不斷增加。
三是科學肥水管理。以有機肥為主,配以氮、磷、鉀速效肥,提倡平衡施肥。基肥于9月下旬施入,以便恢復樹勢,增加貯存營養。根據桃樹物候期和葉片吸收利用快特點,主攻葉面噴肥。每年噴5次葉面微肥,主要有:0.3%磷酸二氫鉀、氨基酸肥400~500倍液、硼肥和鈣肥、0.3%的尿素。第1次在花前,花露紅、芽露綠時噴,重點解決貯藏營養不足、開花消耗養分多的問題;第2次在花后,增加坐果率,促進新梢生長;第3次在麥收前,促進幼果膨大;第4次在麥收后,促進花芽分化;第5次在采收前,促進果實膨大,增加單果質量。
四是精細花果管理。(1)花期堅持人工授粉,盛花期用授粉槍或毛筆間隔10厘米點授1朵花,有效提高坐果率,增大果個,端正果形,提升果品質量。(2)在花蕾鼓起時,抓住枝條末梢,用手輕輕往樹干處一捋,就疏了花,留下兩側花,待坐果后再在20厘米距離疏果定果,杜絕兩果緊靠著,留端正果、向下生長的果。(3)枝條管理上,只用當年枝結果每畝產量控制在2 000~2 500千克。
五是改進樹形,簡化修剪技術。樹形培養打破傳統的三主枝開心形,選用主干形,樹高2~2.5米,主干高0.8~1米,樹上配備5~6個松散的大枝,大枝上配備結果枝,每個大枝上結果枝組一般4~5個,樹上共配備20~30個結果枝,結果枝長度20~30厘米,最長不超過50厘米,粗度0.5~0.8厘米。該桃園在樹體修剪方面有四大優點:(1)有利于提高桃樹冠層的光截獲能力,提高受光效率,滿足桃樹喜光性強的特性,成為優質高產基礎。(2)主干形桃樹立體負載能力遠遠超過平面枝勢,其上著生的橫向枝,可以實現枝枝見光。這種立體結構使樹上所有的葉片日著光量遠遠超過平面結構,光合產物增多,有機營養增加,自然就會提高桃樹產量。(3)主枝的選留合理。級次簡單,無多年生結果枝組,樹體只有一個級次。結果枝為當年生新梢,長度20~30厘米,粗度為筷子粗細,每個樹上結果大枝20余個,全是結桃枝,達到立體結果效應。(4)修剪簡便省工省時,每年都在中央干上的細枝上結果,堅持采用長放修剪原則,結果枝去老留新,只疏不截,結過桃的老枝及時疏除,不用多年生的結果枝組,疏枝要徹底、不留樁,疏枝所節約的養分貯藏在中干上,促使不定芽萌發成枝及形成花芽,來年開花結果。
六是挖溝切根。每年桃采收后,秋季順樹行開挖寬45厘米、深45厘米溝壕,溝內埋粉碎秸稈、雜草等。優點是通過挖溝切斷桃樹生長根和吸收根,根系不斷更新,在秋冬季適應根系生長土壤環境中又萌發大量新根,吸收貯藏充足營養,為來年豐產奠定基礎,還提高了土壤肥力,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狀。
3紅提葡萄狀元王根成管理果園有一套
曲沃縣史村鎮南常村果農王根成,2001年栽植紅提葡萄3畝(圖4),近年來,該果園平均畝產達3 000多千克,平均售價6.6元/千克,每畝產值達到19 800余元,減去畝投資2 300元,畝純收入17 500元,成為當地的紅提葡萄狀元戶。王根成念的致富經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重視肥料的投入。秋季采果前每畝施腐熟的雞糞6 000千克,尿素20千克,磷肥75千克,鉀肥25千克。春季萌芽前結合灌水畝施尿素25千克,膨果期、果粒綠豆大小時、著色期分別結合澆水施用沖施肥3次、鉀肥2次。每年夏季在葡萄園每畝覆蓋秸稈1 000千克。通過增施肥料及覆草,增加了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通透性,使葡萄樹勢強壯,生產的果品質優價格高。
二是實行枝蔓省工管理,最大限度地擴大葉面積。冬剪時采用短梢修剪,每米架面最多留10個結果母枝,夏剪時每個主蔓上架綁定,其余一律不綁自然下垂,第二年萌發時發芽數少,消耗營養少,營養集中供給結果枝,不僅省工,而且抑制了枝蔓的極性生長。由于枝條的下垂,起到了防止果實日灼的作用。在主蔓基部修剪,到來年從剪口處能憋出兩個芽來,每株葡萄留條7~8個,全在臨近主蔓處選留,這樣更能節省養分的運輸,所產的葡萄果穗也大,果粒也大。
三是果實套袋。全園選用正規廠家生產的優質大果袋,保證果面干凈、鮮艷。
四是防治病蟲害以防為主,綜合防治。病蟲害防治以預防為主,主要使用保護劑,將病蟲消滅在萌芽狀態。在出土上架后噴5波美度石硫合劑,鏟除越冬病原菌和越冬害蟲。開花前、落花后、幼果期是各種病蟲害發生和侵染的關鍵時期,使用的藥劑有噴克、科博、多菌靈等交替使用,7~15天使用一次。套袋后每15~20天使用一次等量式波爾多液,主要防治霜霉病。
五是設置防鳥網(圖5)。全園布置防鳥網,杜絕了鳥類的危害,保證了果實的商品性,提高了果品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