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晉
摘要:鄉鎮財政從建立到發展,在其運行過程中有力促進了農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隨著財政體制的不斷改革和深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鄉鎮財政運行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已經嚴重影響了財政財務管理的有序健康運行,不利于當地社會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影響了鄉村振興戰略的有力推進。本文從審計的視角,闡述了當前鄉鎮財政財務管理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鄉鎮財政 財務管理 問題與對策
我國鄉鎮財政從建立到發展,在其運行過程中有力促進了農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隨著財政體制的不斷改革和深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鄉鎮財政運行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已經嚴重影響了財政財務管理的有序健康運行,不利于當地社會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影響了鄉村振興戰略的有力推進。對此,必須引起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積極出臺相應政策措施加以解決。
一、鄉鎮財政財務管理現狀及存在問題
近年來,鄉鎮財政職能不斷加大,特別是惠農補貼政策多,補貼資金總量大、項目多,涉及千家萬戶,新農保、城鄉居民醫療保險、鄉村振興基礎設施建設任務也不斷增加與此同時,鄉鎮財政普遍面臨人手不足、財政人員專業技術水平有限等問題,鄉鎮財政財務管理處于不規范、不完善、不到位的現狀。
(一)鄉鎮財政體制方面存在的問題
1.鄉鎮財政實力弱化,事權與財權不匹配。我國存在五級(中央、省、市、縣、鄉)行政體制和與其配套的財政體制,過多的財政級次分割導致基層政府財政實力弱化,很多鄉鎮政府財政出現不同程度的困境。另外,很多地方制定的縣(區)鎮財政管理體制不科學不合理,縣級財政過多地集中財權下放事權,財權事權嚴重失衡導致鄉鎮財政收支矛盾突出,制約了其發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鄉鎮組織財政收入的意識不強、積極性不高,財政增收乏力。鄉鎮政府存在“重支出,輕收入”的問題。一方面,由于縣級財政對鄉鎮財政收入控制力度過大,導致鄉鎮政府組織收入積極性不高;另一方面,有些鄉鎮經濟總量少,稅基規模小,稅源結構單一,鄉鎮財政收入缺乏增量保障。
(二)鄉鎮財政財務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1.預算管理缺失。鄉鎮財政預算管理形同虛設,鄉鎮政府的財政收支應受同級人大的監督,但同級人大對鄉鎮財政的監督基本上流于形式,導致政府財政行為難以受到約束。預算缺失不但違反了《預算法》相關規定,還導致財政支出不規范,支出的隨意性較大,資金使用效益低。
2.財務人員業務素質差、會計基礎工作薄弱。鄉鎮財政大部分財務人員非會計科班出身,業務素質薄弱;有些鄉鎮財務人員年齡老化,新制度學習接受能力弱;大部分財務人員一人多崗兼職駐村工作。同時,鄉鎮財政部門會計基礎工作薄弱,主要表現在賬套、會計科目設置不規范,不按規定記賬、核算、結賬,賬賬、賬表、賬實不符等。
3.內控管理制度不健全、執行不到位。鄉鎮財政內控制度不完善,制度的約束性、可操作性都有待提高,執行內控制度的長效機制有待形成;內控管理制度缺失,未按規定執行政府采購,有些工作流程存在漏洞,不適應客觀實際要求。
4.資產管理不規范。公款私存,通過開立個人賬戶管理公款;違規多頭開立銀行賬戶,賬戶名稱五花八門;大量白條抵庫,產生財政資金風險;銀行存款賬實不符;固定資產管理不規范,如未設置固定資產賬薄、固定資產購置未通過政府采購、處置未經國資部門批準等。
5.債權債務清理不及時、往來款項長期掛賬。鄉鎮財政普遍存在債權、債務反映不清晰、清理不及時,暫存款、暫付款長期掛賬,而且數額巨大等問題。同時,鄉鎮政府主要領導的變動較為頻繁,政治短期化和經濟長期性的矛盾較為突出;現行黨政干部考核機制中存在“重政績考核、輕債務考核”的現狀,鄉鎮政府既要通過舉債建設大批工程項目彰顯政績,又要保工資保運轉,財政收入的增長始終跟不上財政支出的需求。加上鄉鎮缺乏舉債、管債、還債的債務管理機制,導致鄉鎮債務規模不斷擴大,債務率不斷攀升。
二、加強鄉鎮財政財務管理的對策建議
(一)完善縣鎮財政管理體制
縣(區)級財政部門應盡快完善縣鎮財政管理體制,理順縣鎮收入分配關系,按照財權與事權相匹配的原則,通過體制結算、轉移支付等手段合理調節財力,促進鎮域經濟均衡、協調發展。積極探索和建立兼顧各方、激發活力、促進發展的新型財政體制。
(二)狠抓鄉鎮財源建設,培育鄉鎮財政新的增長點
鄉鎮財政要大力發展經濟,壯大主體財源,開辟補充新財源。鄉鎮財源建設要以結構調整為核心,找準方向和重點,擴大財源建設的規模和效益,努力建設多門類、多層次、多領域、具有地方特色的財源格局。
(三)加強預算監管,強化預算監督
縣(區)級財政部門要嚴格按照新《預算法》要求,加強鄉鎮預算管理,對鄉鎮預算執行情況進行日常跟蹤監督;鄉鎮人大要充分發揮監督職能,加強預算監管;鄉鎮財政管理部門要建立財政資金分配、使用和管理全過程的監督制約機制,做好財政資金的跟蹤問效工作,不斷加強財政資金使用的績效分析,促進財政支出效益的最大化,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四)強化隊伍建設,提高人員業務素質和專業水平
縣(區)級財政部門要結合鄉鎮財政財務管理實際,規范崗位職責;加強法制教育和業務培訓,不斷提高財務人員的業務水平,組織財務人員認真學習《會計法》《預算法》新以及《政府會計制度》,教育財務人員堅持原則、按章辦事、遵守財經紀律。
(五)加強鄉鎮內控制度建設,規范財務行為
縣(區)級財政部門要健全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建立貨幣資金、固定資產、專項資金、政府采購、合同管理等制度;要建立往來款項定期核實清理制度,加強往來賬項管理,嚴防利用往來款項調節財政收支;要強化票證管理,建立嚴格的票據領繳監督機制,規范收入管理;要實行量化財務管理指標,對三公經費開支等行政成本進行量化,制定合法、合規、合理的費用限額和標準。
(六)重視鄉鎮債務,化解財政風險
縣(區)級財政部門要建立健全鄉鎮債務管理機制,規范舉債行為,切實加強鄉鎮政府債務管理,健全完善償債機制,確保按時歸還債務;要嚴控債務規模,防范債務風險,充分考慮地方財政的承受能力,債務規模要與本鎮經濟發展和財力狀況相適應,對基礎設施建設和公益事業建設要量力而行,控制、規范鄉鎮政府債務的增量;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消化歷史債務,研究切實可行的遺留債務償債方案。對合規的公共事業支出形成的債務,可納入鄉鎮預算和上級補助計劃逐步消化;因違規財政擔保形成的債務,要及時整改。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桓臺縣審計局)
責任編輯: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