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奕
摘 要:企業體制改革后,我國社會經濟得到了較快發展,但企業發展過程中仍存在很多問題。在介紹企業財務監督意義的基礎上,闡釋了財務監督的概念,從財務監督的特點和財務監督主體及行為的角度對財務監督進行了分類。分析了我國企業在財務監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涉及企業財務監督的法律機制、企業內部治理機制和企業會計人員綜合素質等方面,并針對這些方面的問題提出了解決對策。
關鍵詞:財務監督;內部治理;綜合素質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16-0103-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275? ? ? ? 文獻標志碼:A
1? 財務監督的基本理論
1.1? 財務監督的概念
財務監督是指監督主體對監督對象在財務管理方面實施監督控制管理的過程。該過程涉及到多種監督管理方法,目的是保證監督對象的各項財務行為以及與財務行為有關的活動合法、合理。行使企業財務監督權利的主體是國家和市場的法律法規;執行者為國家行政機關、企業內部機構人員、社會中介機構;監督對象是企業財務活動;監督形式包括檢查、控制、督促和處罰等[1]。
1.2? 財務監督的分類
(1)根據監督主體的工作特點,分為專職財務監督和非專職財務監督。專職財務監督負責對會計師事務所、內部審計組織、國家稽查特派員、國有企業監事會和國家審計機關等進行監督。非專職財務監督負責對企業內部董事會、外部國有資產出資人機構、財務總監和會計人員部門、會計機構組織、證券管理部門、主管財政機關、稅務機關和金融機構等進行監督。無論是專職財務監督還是非專職財務監督,這兩種監督類型都是企業財務監督的重要組成部分。二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缺少任何一種監督類別,都無法完成企業財務監督工作[2]。
(2)根據監督主體及其監督行為來源,分為內部財務監督和外部財務監督。內部財務監督主要包括企業的內部財務管理機制以及具備監督職能的企業內部監督管理系統。外部財務監督則是建立在企業之外的監督系統,主要以國家、社會中介等為主體,對企業的行政、法律、產權等方面進行監督。
2? 我國企業財務監督存在的問題
2.1? 法律機制不完善
我國企業財務監督是由企業財務管理人員按照法律法規對企業的財務活動進行監督的行為。不完善的法律機制會使企業之間出現裙帶關系,導致出現各種利益糾紛,使企業無法正常運轉。目前,我國財務監督的法律機制不健全,存在很多漏洞。財務監督工作缺少法律依據,不法分子趁虛而入,導致企業財務監督部門難以有效行使監督職能,造成企業財務監督不力的現象[3]。
2.2? 企業治理機制存在問題
2.2.1? 股東監督職能缺失
我國企業可以分為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以及公私合營企業。股份制改革后,企業相關人員都持有一定股份。如果從股權方面分類,可分為法人股和國有股等。其中,國有股持有者是董事、監事人員,這些人員只是履行相關職責,其股份屬于國家。正因為如此,一些人員只是象征性地履行自己的職責,很難起到監督作用。
另外,有的企業政企產權劃分不明,導致產權不清晰。如果只依靠政府委派人員進行監督管理,不僅會產生“一股獨大”的現象,還會導致監督力度不足,極有可能使國有股凌駕于其他股權之上,最終導致出現壟斷現象[4]。
2.2.2? 監事會難以發揮監督作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以下簡稱《公司法》)分別對股東大會、董事會、經理以及監事會作了明確規定。監事會由股東大會選取產生,代表股東利益,監督董事會的行為。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互相制衡。《公司法》規定,股東大會選舉出的監事會可履行5個方面的職責。一是對于公司的財務,要做到及時檢查和監督,過程公開透明。二是要能夠實行權利制衡。監督董事和經理的權利及行為,避免董事和經理的行為超出自己的職能范圍,出現違法亂紀行為。三是發揮警示作用。如果董事和經理做出了不利于企業發展的事情,監事會能提出警告,要求其改正行為。四是監事會有決策權利,以便及時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財務問題。五是履行監督職能。監事會履行監督職能時會遇到很多方面的阻礙。主要是因為監事會由企業股東選舉產生,但是監事會的權利有限,即便是對董事會進行監督,也無法任命或彈劾董事會成員。因此,對董事會的監督只能停留在監督層面上,沒有太大的作用[5]。
2.3? 會計人員綜合素質不高,缺少權威性
2.3.1? 監督人員思想意志薄弱
監督人員思想意志薄弱會出現很多方面的問題,其中最關鍵的主要有以下方面。首先,認識不到財務監督和自身工作的重要性。由于沒有足夠的監督意識,很多管理者會為了追求個人利益忽視企業安危。這種行為會嚴重損害企業的利益,長期下去就會對企業發展造成威脅。即便有些監督人員有較豐富的法律意識,但是其抵抗誘惑的決心不夠,在利益的驅使下,容易出現違法亂紀行為。由于監督人員自身的原因,導致監督部門形同虛設,缺少實際的監督作用。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管理人員有可能為了短期利益編制虛假信息,從而損害企業利益[6]。
企業員工和相關的監督部門之間由于企業生產關系,通常能形成一種連續性的作用。這種連續性作用在監督人員意志薄弱時很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人情因素。只要有人情存在,就有可能逾越制度,置監督制度而不顧。在這種條件下,企業很多財務問題難以及時解決,導致企業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降,影響辦事效率,使企業財務監督機制無法正常執行。
2.3.2? 監督人員缺乏獨立性和權威性
對于規模較大的企業來說,財務監督通常采用監管制度。監督人員的獨立性和權威性與其所處的位置有很大關聯。如果監督人員身居高位,那么其在執行監督工作時的獨立性和權威性較好,受其他人的干擾較少。
3? 完善我國企業財務監督的對策
3.1? 完善法律機制
完善的法律法規是保證監督工作正確執行的基礎。只有加強法制建設,加大執法力度,才能使企業財務工作良好運轉。
目前,我國相繼出臺了一些政策,不斷修訂和完善《公司法》。這充分體現了我國對企業財務監督的重視,對我國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另外,企業應加強對財務監督人員的法律教育。定期組織法制教育培訓,使財務監督管理人員能夠在法律制度條件下有效運用現代財務監督管理方法。財務監督人員應提高法律觀念,做到依法辦事、廉潔奉公,敢于同貪污腐敗行為作斗爭。
3.2? 改革企業治理機制
3.2.1? 落實股東大會制度,保障小股東監督權
在我國,國家股“一股獨大”的現象普遍存在,使其他股東的利益受到損害。為了保障小股東的監督權,一定要落實股東大會制度,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一是對于有國家股參與的企業,一定要考慮其他股東的利益。建立董事會時,放下“國家寵兒”的身份,保證選舉公平、公正。二是在企業決策時,要考慮小股東的利益。善于聽取小股東的意見,不能因為小股東擁有的股權較少就對其視而不見。這既能保護小股東利益,又能使小股東更好地行使監督權。
3.2.2? 強化監事會制度
為了能更好地履行監督職能,應該強化監事會制度,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一是引入獨立監事,保證監事會的工作不受其他部門的影響,使其獨立運行,在實施財務監督時不受其他人約束。二是要提高監事會成員的素質,使其有專業的知識和足夠的能力履行監督職能,方便開展工作。三是在日常監督過程中規范行為,提高法律意識,正確行使權利。四是要完善監事會的監督職責,明確監督方向,制定正確的監督策略。只有強化監事會制度,才能使企業更好地發展下去。
3.3? 提高會計人員綜合素質,加強權威性
3.3.1? 提高會計人員的整體素質
企業內部會計人員不僅要有專業的知識,還應有基本的職業素養。在對企業財務進行監督的過程中,要有嚴格的考核制度,獎罰分明。對于發現問題比較多、解決問題能力比較強的會計人員,要給予獎勵;對于出現問題或者犯錯比較多的人員,要嚴厲批評甚至處罰。只有提高會計人員的整體素質,建立一套嚴格的獎罰制度,才能避免企業財務工作出現問題。此外,作為企業的核心人員,會計人員應該擴大自己的知識面,不僅要熟悉自己工作范圍內的知識,還要了解法律、金融、營銷等知識,這不僅有利于自身發展,對企業發展也有重要作用。
3.3.2? 確定監督人員的地位,保證其權威性和獨立性
監督人員的權威性和獨立性是保證工作順利開展的基礎。如果選用層次低的人員執行監督工作,不管是其獨立性還是權威性,都會受到影響。無法獨立開展工作的部門,很難取得良好的業績。沒有權威的人負責監督工作,無法起到威懾作用。確定監督人員在企業中的地位,保證監督人員的權威性和獨立性,是企業良好發展的前提。
參考文獻:
[1]劉勇.淺析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財務監督重點及措施[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9(10):155-156.
[2]陳梁.加強企業財務監督,完善企業財務管理[J].現代經濟信息,2019(6):174-175.
[3]戴迎迎,王目文.淺析企業內部審計及財務監督工作[J].財經界(學術版),2019(6):140-141.
[4]陳揚.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中的監督體制研究[J].財會學習,2019(8):10,12.
[5]康在燕.企業財務監督體制的建立[J].科技風,2018(27):240.
[6]王芳.企業財務監督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析[J].商場現代化,2014(5):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