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時期幼兒的學習方式發生了重要的轉變,線上交流、自主學習成為幼兒學習的新形式。“習本”理念倡導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該以學前兒童的主動“習”為本,強調幼兒自立自主地學習,認為他們是發展中獨特的個體。幼兒主動習得知識和能力的過程也是他們進行自適應學習的過程,幼兒通過自適應學習能夠主動掌握相關的技能和策略,促進其學習能力的發展。試圖探討“習本”理念與幼兒自主閱讀的關系,以及幼兒園在“習本”理念的指導下應該從哪些方面來促進幼兒自主閱讀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習本”理念;自主閱讀;促進策略
新時期幼兒的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同時也使幼兒的學習方式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結合新時期幼兒的學習特點,在幼兒園開學之后,教師應怎樣做好教學工作的銜接,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為此,本文從“習本”角度出發,探討教師如何為幼兒創設自主學習的環境來促進幼兒的自主學習和發展。
一、“習本”理念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使人們的學習方式越來越趨向于多元化,一些新的科學技術和理念逐漸運用到教育教學領域,改變了原有的教育教學觀念和方式。“習本”理念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
“習本”理念強調教育教學過程中“習”的重要性而引起人們重視。這一理念以學生的“習”為本,強調學生在學習中“自適應”的過程。學生的這種學習方式實現了他們自主化、探究化、綜合化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習本”理念的踐行對于教師來說表現為他們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尋找合適的教學思路,打造其獨特的教學風格,并充分展現個人的教學魅力。
二、幼兒自主閱讀
幼兒自主閱讀是指幼兒通過自組織和自學習,在閱讀過程中不斷監控和調整自己的認知和情感狀態,觀察和運用各種策略來調整其閱讀行為,有效地利用環境中的物質和社會資源形成對閱讀對象整體理解和把握的活動。在自主閱讀過程中,學前兒童通過自我探索、自我選擇、自我調節、自我建構和自我創造,使各種新知識不斷加入其原有的知識系統中,他們的知識網絡逐漸擴大。在對新舊知識整理、組織過程中,幼兒的自我管理、自我組織能力得到較大提升。
三、“習本”理念與幼兒自主閱讀
(一)“習本”理念與幼兒自主閱讀的關系
“習本”理念所強調的“習”是個體能夠以積極的態度不斷地調節自身的狀態來適應外界環境、滿足各種任務要求的過程。“習本”理念指導下的幼兒自主閱讀,在肯定幼兒之間學習差異性的同時也肯定了個體內部發展的不平衡性。因此,“習本”理念強調幼兒的自主閱讀是指幼兒在解決具體的閱讀問題過程中,根據自己的能力、學習背景、學習風格和學習目標進行積極的思考和操作,主動地獲得知識和相關技能的過程。
(二)“習本”理念對幼兒自主閱讀的具體指導
1.創設情境化的閱讀環境支持幼兒的自主探索
學習是一種情境性活動。教師根據幼兒的個別差異,設置與幼兒學習內容相關的學習情境,以促進幼兒積極主動地學習。[1]如,教師可創設需要幼兒依據相關閱讀內容進行推理和判斷的情境等,該情境的創設能夠充分激發幼兒閱讀的主動性,使其在面對各種不同的情境時能夠適時地調整自己的行為和策略,將自主閱讀中獲得的相關知識與現實情境相聯系,提升其問題解決能力。
2.創設示例演練的閱讀方式促進幼兒的深度學習
幼兒在自主閱讀時首先接觸到的是直觀的文字或圖畫,因此他們必須對相關的文字或圖畫進行解碼和加工,根據文字、圖畫間的邏輯關系形成對閱讀內容的初步理解和掌握。教師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根據幼兒對閱讀內容的掌握水平,出示一系列具體生動的示例和演練,提供大量與閱讀內容相關的實際問題鼓勵幼兒解決。這些實操活動有利于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等的發展。
四、“習本”理念下的幼兒自主閱讀的關鍵環節及實現途徑
(一)創設支持性的師幼互動環境,激發幼兒自主閱讀的熱情
示范積極的傾聽。學會傾聽是兒童進行閱讀的基礎。[2]教師應該積極地關注兒童的行為和語言,傾聽兒童的想法。在“習本”理念的指導下,教師應該積極地創設能夠激發兒童進行閱讀分享以及與同伴進行討論的環境。兒童可以分享他們對故事整體的感悟,可以是他們的相關閱讀策略,也可以是對他們在閱讀時所遇到困難的分享。
(二)創設“做中學”的實操情境,增強幼兒的自主閱讀能力
“做中學”是個體通過具體問題的解決而進行的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它的學習內容是一系列問題,學習者需要利用已有的學習經驗解決這些問題,并能學以致用。[2]教師根據幼兒的自主閱讀內容創設“做中學”的實際操作情境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1.幼兒自主操作
由于幼兒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大部分還停留在表層理解階段,教師應該創設“做中學”的情境,如教師為幼兒提供可自主操作的多媒體設備,這種多媒體設備能夠依據幼兒的學習風格、興趣和認知水平為幼兒呈現學習資源,并且這種學習資源的推送符合幼兒的學習規律,幼兒在操作相關步驟進行自主閱讀的過程中實現了深度、個性化的學習。
2.創設形成性評估系統,提升幼兒的閱讀能力
在自主閱讀過程中每個幼兒由于學習動機、情緒、態度和學習方法的不同,會表現出不同的學習傾向。在“做中學”的學習情境下,教師提供可供幼兒自主操作的媒體設備應該及時記錄和分析幼兒的閱讀狀況,并根據幼兒的實時閱讀情況調整相關內容的呈現,以保證閱讀內容符合幼兒的認知發展。這一過程就是對幼兒的自主閱讀活動展開的形成性評估。
參考文獻:
[1]陳亞軍,武元麗.自適應學習理論指導下的幼兒自主閱讀及其實現途徑[J].早期教育(教育教學),2018(2):11-13.
[2]朱莉·布拉德.0~8歲兒童學習環境創設[M].陳妃燕,彭楚蕓,譯.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