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
摘 要:規范書寫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常常會發現低年級學生在書寫過程存在由于書寫不規范而造成的錯誤。針對一些一年級學生在書寫過程中由于不規范行為而導致的錯誤問題,進行對策研究與分析,發現糾正學生的書寫不規范行為對提高解決問題的正確率以及知識的掌握度均有較大的幫助。
關鍵詞:不規范;書寫;一年級;對策
一、存在的問題
經過幼兒園的學習,大部分的一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書寫習慣,特別是數字的書寫順序、讀題的方式、用尺的方法等存在著比較大的差異,導致一年級教學時會出現較多的不規范情況。經過收集整理,大致分為以下幾類:
1.數字書寫不規范:
情況一:
■
說明:計算時,把數字“6”寫成類似“0”,把“7”寫成類似“1”。
分析:學生不重視的心態造成的,覺得只要寫出來就可以了,結果經常把數字寫得自己也認不清。
情況二:
說明:寫數字8和0,筆畫順序不對,反著寫。
分析:由于學前班的不規范教學,或者沒有及時指正這種錯誤寫法,一直難以改掉這個順序。
2.數學符號書寫不規范:低年級學生比較隨意,集中注意力的時間較短,觀察的錯誤較多,在順序性方面,觀察事物零亂,不系統,看到哪里算哪里。
情況三:
說明:寫得歪歪扭扭,寫這些符號時,容易把大于號寫成小于號。
分析:不認真的心態。
情況四:
說明:畫圖不對齊;把虛線畫成實線。
分析:缺少嚴謹的教學要求,數目對齊對將來教學相差關系有很大的作用,而虛線在數學教學里面有它特定的含義,不規范的畫圖,造成學生概念模糊,影響后續學習。
二、實施的對策
1.外在督促,樹立榜樣
對班級中做得好的學生,多表揚,多宣講,形成一種正確的導向,引導全班學生學習,要讓學生明確自己和榜樣之間的差距,以及應該努力的方向,每節課針對每位學生的上課狀態給予一個正面、客觀的評價,不斷鼓勵和表揚個人取得的點滴進步。例如,平時我們可以多舉辦幾次作業展覽評比。對作業書寫規范、認真仔細、按時完成的予以表揚,激勵其他小朋友共同進步。
教師不但要宣傳好規范書寫的重要性,還要持之以恒地督促低年級學生養成規范的書寫習慣,對每次作業都進行總結,給低年級學生提出問題并提出改進意見,對好的方面要及時給予鼓勵。這件事情很簡單但是難以堅持,只要我們堅持這么做了,一段時間以后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2.課堂規范書寫
教師在課堂上的板書要做到工整有序、不潦草,特別在批閱學生作業時,要和學生一樣。教師怎么要求學生的,教師首先要做到,批語一律用正楷字寫在格子里,阿拉伯數字也應該工整書寫在格子里。教師的示范無形中會給學生帶來影響,逐步引導低年級學生在書寫上走向規范。
例如:字形象識記。一年級學生剛接觸書寫時,可以寫滿格,可以擴大筆畫起到強化的作用。教師在教學中適合用一些兒歌讓學生記住數字的特征。比如“1”像棍子,“2”像鴨子,“3”像耳朵……從一年級開始要把10個基本數字的寫法,作為書寫第一關來抓,讓每個學生都明確筆順,找準落筆、行筆、收筆的位置。書寫過程中,具體寫法要表達清楚,比如1的寫法:從右上角附近起,斜線到左下角附近。2的寫法:起筆碰左線,再向上,向右碰線,略成半圓,斜線到左下角,碰線一橫。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雖然在幼兒園已經認識了大于號、小于號和等號,但這些知識是不夠嚴密的,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整理、深化,構建嚴密的數學網絡。教師可用兒歌“大口朝前大于號,尖尖朝前小于號;大于號、小于號,開口對著大數笑”讓學生加深對 “>”“<”的記憶。
3.作圖示范規范
(1)規范文具使用。文具選用中我們根據孩子的心理特點和數學學科的嚴謹性,一般要求使用2B鉛筆;橡皮不要太厚,否則不方便孩子的小手使用,也容易誤擦到旁邊并不想擦去的字;尺子盡量選用文具尺,刻度清楚,不容易分心。
(2)規范連線。讓孩子配備一把稍短一些的尺子用來畫豎式中的橫線。式中的所有橫線盡量用尺子畫,在鐘面上畫時針、分針時,要用直尺畫。要求盡量精確、平直、不傾斜,控制適當的位置。我個人覺得用尺子可以鍛煉孩子使用尺子的能力,為高年級的繪圖做好鋪墊。例如(下圖):
這類連線題目,看似簡單,但是實際上一年級小朋友在做的時候經常會出現連錯和漏連的情況。因此在此類題目教學中,我首先要求小朋友計算每個算式的得數,寫出來。算一題,用尺子連一題。這樣不會出錯。還有一個關鍵,即培養學生檢查的習慣。可以數一數等于8的算式有幾道,等于9的算式有幾道。這有利于培養一年級小朋友認真計算、仔細檢查的良好習慣。
(3)規范畫圖。細心地涂色可以增強涂色的手感,不讓顏色涂出形狀外面,對一年級最初始階段來說,最重要的是讓小朋友控制自己的動作幅度,從而達到書寫正確、美觀、和諧。讓一年級小朋友懂得用符號來表示特定的物體。用符號表示特定的物體,滲透了數學符號化的思想,圖形是對日常生活實物的概括,只有懂得用圖形去表示實物的小朋友,才會慢慢地用數字去表示圖形和實物。
例題:
一年級在畫鐘面整時和整時半的時候,經常會出現7時的時候分針沒有準確地指著12;8時半的時候時針沒有正好指著8和9的中間,分針也沒有正好指著6,往往會出現偏差。這時候,我要求小朋友先用語言準確地表達,強調:7時,時針短短正好指著7,分針長長指著12;8時半,時針短短指著8和9的正中間,分針長長指著6。在學生能準確地用語言表達的時候,教師對畫圖題的監控也要相應的準確、到位,有偏差的時候,馬上要指出來,要讓一年級的學生能深刻地體會到數學是嚴謹的。
(4)虛線使用。在減法的實際意義中,虛線對于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說表示減去部分,虛線要用尺子畫,要畫得平直均勻。比如:
在這兩幅圖中,均有虛線表示部分,用虛線圈起來的部分,表示花朵已經被拿掉了,實線和虛線所表示的是不同的意義。首先要引導一年級小朋友真正領會虛實線所特有的意義,那么等到他自己去畫圖表示算式的時候,才能條理清楚,畫得清楚,并符合題目要求。
4.作業格式規范
(1)認識作業本。明確小格子是用來寫題號的,而大格子才是用來書寫主要內容的。所有的橫式、豎式和答都應該是寫在大格子里的;橫式一般頂著大格子的開頭位置書寫,豎式一般適合在大格子的中間部分寫,這樣容易向左右開展數位的鋪展。
(2)數位要對齊。豎式對位要在同一直線上,不能斜著或錯位看齊,也不能“大概”對齊就行了,也就是我們平時特別提出的“數位要對齊”,這不僅是算理上的要求,同時也是書寫的要求。
(3)草稿本書寫規范。如果一個學生能在草稿本上認真書寫,那么他就會在作業本上認真書寫。因此,要提高學生數學作業的書寫質量,首先必須把課堂本和草稿本同時抓起。當草稿本使用熟練時,也就為課堂作業及試卷作業打下了比較好的基礎。
三、規范的收獲
1.規范書寫深入人心
經過實踐,學生在規范書寫的能力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握筆姿勢和寫字姿勢端正、正確,拿到作業本書寫也不再是雜亂無章,計算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也全面提升。有的家長這樣評價:“我的孩子做作業很認真,口頭分析問題能力加強,書面表達也清楚正確。”“我孩子現在的作業本,從前往后翻,發現得合格的越來越少,得優秀的越來越多了。”
2.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對一年級小朋友的錯題進行分析,我們不難發現,有的來不及做,有的字寫得很差,有的沒法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這一切從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學生的一些不良習慣。經過實踐和研究發現,小朋友回答問題的能力加強,書寫順序和表達能力加強。學生基本能正確處理算理和算法的關系,不僅知道計算方法,而且知道駕馭方法的算理,不僅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把學生原有認知水平上的計算方法與新知識的算理結合,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認知結構的建立和認知水平的發展。
完整、規范的數學書寫過程能體現知識的系統化,數學思維的條理性、整體性、創造性,可以通過完整規范的書寫結構滲透,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和創新意識,同時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科學的世界觀。發展數學能力和數學規范書寫是相互促進的,對于一年級的教師來說,做好學生的書寫規范,將對學生后續的學習有更大的幫助與支持。
參考文獻:
[1]孔慶平.小學兒童如何學數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許夢秋,沈明明.皮亞杰的認知和情感發展理論[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9.
[3]劉建軍.小學生計算錯誤的原因及矯正策略[J].中小學數學(小學版),2007(11).
編輯 李 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