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麗麗
摘 要:新形勢下,線上課程的火爆,加速了教育形式的變革,給未來教育帶來了無限可能。同時,也加速了教育市場的優勝劣汰,為小學數學教師指明了方向。通過分析網絡課程和現實課堂的利與弊,以期發揮二者的優勢互補,更好地為小學數學服務。
關鍵詞:網絡課程;課堂;影響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實施數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合理有效地運用各種網絡資源。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網絡課程在廣大中小學中迅速普及。廣大教師也開始深刻認識到網絡課程多樣化的形式和豐富的內容。必然會對現實課堂產生深遠的影響。兩種教學模式,有著各自的優勢和不足,所以應互相融合、取長補短,促進彼此的發展和進步。
一、網絡課程和現實課堂的比較
1.物質基礎方面
現實課堂教學具有相對較低的要求,只要滿足基本的物質條件,一個老師、一塊黑板、一本書、一支粉筆,就能開展課堂教學。但網絡教學需要普及和運用大量的網絡技術和計算機設備,對經濟和技術都具有非常高的要求。所以,網絡教學在一些落后地區和偏遠山區很難開展。
2.教學模式
現實課堂主要是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模式,由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內,依據教學大綱開展課堂教學,傳授給學生的知識體系也比較完整。而網絡教學則是通過多媒體教學軟件的運用,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和教學大綱,設計網絡課程,并在課程學習中心進行發布。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把握課程的進度和難度,開展有針對性的自主學習。通過有側重的反復學習,能真正發揮主觀能動性,促進了個性化教育的實現。
3.轉變了教師與學生的角色
在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要角色為知識的主導者,學生則是被動學習。而在網絡教學模式下,可開展師生間的“協作”“會話”,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可通過各種網絡通訊工具的有效運用,向老師質疑,共同探尋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在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下,班級間不會有太大的差異,基本上保持固定的教學時間。而新型網絡教學模式下,突破了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局限性,學生可自主選擇學習時間和學習內容。
二、網絡課程和現實課堂兩種教學模式的利弊分析
1.各有所長,不分伯仲
首先,傳統課堂教學具有低廉的學習費用和教學成本,同時還具有極高的課堂教學效率,易于進行班級管理,具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教師能很好地管控課堂進度;網絡教學沒有限制學習者的地域、時間和年齡,學生能夠對學習內容和進度自由選擇。其次,網絡課程還具有極快的更新速度,能對各種教學資源充分運用,能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出來,對于開展協作學習非常有利。
2.瑕不掩瑜,尺有所短
首先,由于授課教師能力和水平不同,所以在課堂教學質量上也會存在顯著的差異。學生上課時被動聽講,對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極為不利。而有限的資源共享和教學規模,也阻礙了學生個性發展。網絡教學則因為松散的管理,不利于那些自律性不強的學生學習。同時,網絡教學對于教師網絡應用能力和計算機技術能力都具有非常高的要求,一旦教師達不到這個要求,則很難保障教學質量。另外,網絡教學需要投入較高的成本,對技術也具有較高的要求。因為延遲反饋,對師生間情感的交流帶來不利影響。
3.取長補短,包容共存
首先,網絡教學因為具有豐富的資源,能對傳統課堂教學資源短缺的問題進行有效彌補?,F實課堂因為具有相對有限的教學時間,限制了教師對知識的進一步延展。而網絡教學則突破了課堂教學的局限性。學生通過課前預習、課后鞏固和拓展,使課堂教學內容得到了進一步拓展。不僅能夠將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同時還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另外,網絡教學中,教師可通過軟件限制功能和后臺數據監控的運用,更好地監控學生學習時間和學習內容,有效督促和預防那些自控力較差的學生分散注意力或者沉迷網絡。
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的重要性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知。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小學課堂教學的改革帶來巨大的影響,它為課堂教學帶來了大量的教學資源,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作為廣大中小學教師,應緊跟時代發展潮流,深入學習和掌握先進的信息技術。利用網絡教學,彌補現實課堂教學的不足。同時,充分發揮兩者各自的優勢,通過包容共存,共同構建終身教育,促進小學數學教學的有序開展。
參考文獻:
[1]田忠棟.小學數學開發網絡課程資源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16).
[2]李軍,郭希燕.小學數學開發網絡課程資源的實踐分析[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5(7).
[3]劉子揚,劉東波.利用網絡課程資源促進小學生自主學習[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6(2).
[4]程進軍.高校繼續教育網絡課程資源建設的對策研究[J].現代鹽化工,2019(6).
[5]陳莉.高職院校網絡課程資源建設與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9(34).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