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雯竹
角色游戲是孩子通過扮演角色、運用想象,創造性地再現生活經驗的一種游戲。我們在戶外開展角色游戲,孩子自主運用戶外的環境和資源,比室內角色游戲更有利于孩子的想象與創造,那么,我們對孩子想象與創造有了環境上的支持,還應當對材料也給予支持。特別是中班孩子從自我中心慢慢走出來,開始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喜歡玩游戲,富于想象。為了滿足孩子的游戲需求,結合孩子喜歡的角色游戲以及環境,我在材料投放中最大的亮點就是利用材料的可變性提升孩子的創造力。結合實踐經驗,將材料分為形象材料和素材材料,并且,基于材料的可變性,我的方法是以下做法:
一、還原材料本質,讓材料“變身”
材料投放的初衷是讓幼兒在游戲中使用,引發幼兒多種經驗,教師應該對材料去除不必要的外包裝、商標,還原材料本質,讓材料低結構。大部分材料都是從幼兒生活中所得,將材料清洗之后就開始投放使用。但是,這樣讓幼兒產生了思維定式,如飲料瓶上面的商標,就讓幼兒開展買可樂、冰紅茶這樣的游戲環節,情節單一。教師去除這些外在的包裝和商標后,幼兒就開始賦予這些飲料瓶新的命名,有了新的用途,一物多用的表征行為大大提高,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得到很好的體現。
中班戶外角色游戲中,超市老板叫賣著:“誰要來買飲料?有好喝的果汁,還有可樂。”小醫生見醫院里沒有病人來看病,來到材料架拿了一個透明飲料瓶和幾朵花,把花插進飲料瓶里,放在桌上。醫生對護士說:“你看,我們的桌上有花了,我拿花瓶插起來,真漂亮。”娃娃家的媽媽把飲料瓶串上繩子,背在身上,抱著寶寶,對爸爸說:“我帶寶寶出去看表演。”飲料瓶變成了寶寶的水壺。
一個看似普通的飲料瓶,卻在幼兒的游戲中起到了關鍵作用。沒有了外包裝,幼兒打破了思維定式,不但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還發展了思維的靈活性。飲料瓶在形狀上與花瓶、水壺有很大的相似性,中班上學期幼兒開始出現簡單的表征行為,幼兒的想象力在材料投放的不斷調整中得到很好的發展。我們不給這些材料定標簽,也就是不給孩子的想象定標簽,這樣不僅一物多玩、一物多用,讓游戲行為豐富了起來,讓角色游戲“活”了起來。
二、低結構材料的自定義化
戶外角色游戲的素材材料需要低結構化、自然化,可以根據自己的想象和興趣隨意組合,使材料在不同的環境中發揮不同的效用。素材材料投放的原則是外形特征較明顯、可塑性強。當角色游戲中有情節需要時,中班幼兒在選擇替代物方面能力較強,選擇范圍更廣。為了滿足不同年齡段幼兒游戲需要,我們給孩子投放了粗細不一、長短不一的管子,形狀不一的泡沫塑料,各種顏色的扭扭棒,管狀積木,樹枝,紙盒,鵝卵石,松果和戶外運動器材輪胎等。同樣提供低結構材料,但是我們給孩子自己組合使用由小到大、數量由多到簡的自定義結構材料。
中班的彬彬要做一名賽車司機,他在建筑工地用6個輪胎造了一臺F1賽車,但是沒有方向盤,他就去材料架上找了找,最后他選擇了一個方形的泡沫塑料作為方向盤,開起賽車了。
彬彬尋找的替代物——方形的泡沫塑料與F1賽車的方向盤形狀相似,他還運用6個大輪胎組合建構,搭建駕駛室司機座椅、賽車輪胎,這充分表明了中班孩子形象思維的特點。
以前,在戶外環境中,我們常常投放一些小的盒子,孩子只能操作擺弄,組合的玩法比較少。但是一旦遇到了可以搭建和建構起來的材料,他不僅給自己建構了一個情境,還賦予了這個角色生命。孩子將自己搭建的輪胎車命名為方程式賽車,他是賽車司機。原來,低結構的材料和數量是要考慮的,除了數量之外,低結構材料的大小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應孩子游戲的需求,案例中的孩子對于賽車有一定的經驗,那么其他孩子有建筑工地的經驗,我們也需要一些大型的低結構材料,我們可以用些什么呢?我們可以投放一些大紙箱、木板、毯子、平衡木和梯子……
三、季節變換之下的材料使用變化
我們在實踐中發現,孩子隨著季節變換,對材料的使用也隨之產生變化。
案例一:春天來了,文文是一名消防員,他發現材料架上的滅火器不見了,他就想自己做一個。他在材料架上找了一個長水管,作為滅火器去給森林滅火。教師看著長長的水管,就問文文:“這是什么?”文文回答:“這是消防車的水管,可以滅火。”教師追問:“消防車的水管有開關嗎?怎么控制水流出來?”文文想了想,跑到材料架去找了找,拿著管狀積木拼拼搭搭,接在水管上,說:“你看,這樣就有開關了。森林里著火了,我要去滅火啦!”他給樹澆上水,過了一會,他對著另一名消防員喊道:“火滅了。春天來了,我們去給樹澆點水,讓小樹快快長大。”說完,消防員們開始給小樹澆水了。
案例二:天氣漸漸炎熱起來,草地上的花開了,小舞臺的演員們關上了小舞臺,在草地上,開起了一家花店。她們叫賣著:“快來看,快來買,我這里有好看的花。”這響亮的叫賣聲吸引了許多客人前往,有的客人買花,有的客人帶著寶寶賞花拍照,熱鬧極了。
案例三:秋天來了,樹上的葉子掉了下來,草地上的小草沒有了之前的茂盛景象,地上的鵝卵石漸漸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燒烤店開了起來,老板在材料架沒有找到自己想要的烤串材料(竹簽和食物),老板在材料架附近轉了一圈,從地上撿起落葉、香樟樹果子、樹枝和鵝卵石。回到自己的燒烤店,將鵝卵石鋪在地下,落葉和香樟樹果子串在樹枝上,老板向來光顧的客人介紹:“這是新品種烤肉串,長的是蔬菜,圓的是肉,你想要買嗎?”這種新食物一下子吸引了很多顧客。
結合幼兒生活經驗和季節變換特征,自然材料不再僅僅只是利用地上的落葉進行表征行為,幼兒的思維得到了拓展,開始用多種自然材料代替游戲材料,可以更好地滿足不同發展水平幼兒的需要,這樣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得到了充分發展,讓城市孩子的游戲更有趣了。
基于孩子的游戲需求開展戶外角色游戲材料投放,在持續的觀察和研究中,我們不僅清晰地看到了幼兒在游戲中的發展,也得到了理念上的革新。在幼兒的游戲中尊重孩子、順應孩子、支持孩子,讓孩子成為游戲材料的主人!
編輯 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