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麗 楊春燕 朱佳佳 黃桂花
【摘要】目的 研究探討產后綜合護理對改善母乳喂養率和喂養持續時間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我院接收的產婦,研究對象的例數為80例。根據護理的方法將研究對象平均分為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和觀察組(進行產后綜合護理),對比兩組護理的效果。結果 在母乳喂養概率數值的對比上,觀察組的數值相對較高;在喂養持續時間的對比上,觀察組的持續時間相對較長,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對產婦進行護理的過程中,采用產后綜合護理能夠有效提高母乳喂養的概率以及延長喂養的持續時間。
【關鍵詞】產后綜合護理;母乳喂養概率;喂養持續時間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30..02
母乳是新生兒主要的食物來源以及營養來源,目前在臨床上主要提倡母乳的喂養方式,新生兒在出生之后就從母親的乳汁當中獲取身體所需的營養,是人類的本能行為,而母乳所包含的營養成分也是新生兒身體所需的[1]。隨著人們科技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部分產婦由于受到身體自身原因的影響[2],會出現在完成生育之后母乳分泌不足或者是沒有母乳的現象,因此人們開始采用牛奶和其他營養物質來替代母乳,幫助新生兒獲取身體所需要的營養[3]。綜合多種喂養方法通過比較發現,母乳喂養仍然是最為健康的喂養方法,但是在進行母乳喂養的過程當中需要掌握正確的喂養方法才能夠有效提高母乳喂養的成功概率,因此需要采用適當的護理方法進行指導[4]。本文研究探討產后綜合護理對改善母乳喂養率和喂養持續時間的效果,具體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我院接收的產婦80例。根據護理的方法將研究對象平均分為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和觀察組(進行產后綜合護理)。對照組中的研究對象都為初產婦,年齡24~33歲,平均(28.5±2.5)歲;觀察組中的研究對象都為初產婦,年齡24~35歲,平均(29±2.8)歲。兩組數據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的護理方法,主要是根據產婦產后的身體情況進行一定的用藥指導、飲食指導以及健康宣教等。
觀察組則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產后綜合護理,具體為:(1)接觸護理。在產婦完成分娩之后護理人員需要及時把新生兒放置在產婦的胸前,讓新生兒能夠及時進行吸吮。在新生兒和產婦相處的時間上要進行嚴格的控制,新生兒離開產婦的時間盡量不要超過1個小時。(2)母乳喂養知識的普及。護理人員在對產婦進行護理的過程中需要對產婦普及有關的母乳喂養知識,幫助產婦糾正錯誤的母乳喂養方式,告知產婦進行母乳喂養的重要意義,從而提高產婦進行母乳喂養的配合度,提高母乳喂養的成功概率。(3)乳房的護理。產婦在生產之后乳房會分泌乳汁,護理人員需要定期幫助產婦對乳房進行按摩,按摩的方向為從邊緣部位向乳房方向進行,并對按摩的力度進行控制,每天按摩的次數為5次,每天按摩的時長為50分鐘。(4)出院指導。產婦在出院時護理人員需要對其進行出院指導,定期對產婦進行隨訪,并不斷向產婦普及有關母乳喂養的知識,了解母乳喂養的情況,同時對產婦進行飲食指導和運動指導。
1.3 觀察指標
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對比兩組母乳喂養的概率以及喂養的持續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統計學軟件為SPSS 21.0,計量資料為(x±s),計數資料為%,兩組數據對比結果P值范圍在0.05以內。
2 結 果
2.1 母乳喂養的概率對比
在經過護理之后,觀察組產婦母乳喂養的例數為42例,喂養的概率為93.3%;對照組產婦母乳喂養的例數為37例,喂養的概率為82.2%。兩組數據對比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婦母乳喂養的概率相對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喂養持續時間數值對比
在經過護理之后,觀察組喂養的持續時間為(11.6±2.4)個月,對照組喂養的持續時間為(7.1±1.4)個月,兩組數據對比結果顯示觀察組喂養持續時間較長,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人類母乳當中所含有的營養成分較多,對于新生兒來說是營養攝入的重要來源,能夠為新生兒提供成長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物質[5],從而有效保證新生兒的健康成長,同時還能有效降低慢性病感染的發生[6]。產婦在完成分娩之后身體比較弱,因此需要采用適當的方法對其進行護理干預,從新生兒的角度出發需要對產婦進行母乳喂養的指導和護理,才能更好的保證產婦以及新生兒的身體健康[7]。產后綜合護理是一種較為全面的護理方式,主要從母乳喂養知識普及,正確喂養方式指導以及對產婦進行個性化的指導等,來對產婦進行全面的護理干預[8]。在具體的護理過程當中,產后綜合護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為了讓產婦在舒適的環境下更快的掌握科學的母乳喂養方法,護理人員會針對每位產婦不同的情況采用針對性的方法進行健康知識普及,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實時指導的方式指導產婦正確抱新生兒的姿勢以及喂奶的姿勢[9];在完成喂奶之后指導產婦對乳房進行按摩,從而能夠更好的促進乳汁的分泌,以保證下一次喂奶的順利進行。除此之外,在進行護理的過程中還需要對產婦的飲食進行干預,多進食營養豐富和增加乳汁分泌的食物,從而保證產婦和新生兒的身體健康[10]。為了讓產婦能夠更快的適應母親的角色,在護理的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對產婦進行心理指導,幫助其緩解不良的心理情緒,保持良好的心態來進行母乳喂養。和傳統的護理方法相比,產后綜合護理更為全面,能夠達到更好的護理效果。
本文通過研究對比發現,在母乳喂養概率數值的對比上,觀察組的數值相對較高;在喂養持續時間的對比上,觀察組的持續時間相對較長,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由此可見,在對產婦進行護理的過程中,采用產后綜合護理能夠有效提高母乳喂養的概率以及延長喂養的持續時間。
參考文獻
[1] 焦 琴.產后綜合護理干預對母乳喂養率及持續時間的影響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51):57.
[2] 蔣 娣.產后護理干預對母乳喂養率及持續時間的改善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49):152+156.
[3] 扈 爽.產后護理干預對母乳喂養率及持續時間的改善作用[J].中國社區醫師,2019,35(09):133-134.
[4] 邱文晶.產后護理干預對母乳喂養率及持續時間的影響[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08):116+127.
[5] 孟 華.產后護理干預對母乳喂養率及持續時間的影響[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07):90+92.
[6] 張月平,張麗平.產后護理對母乳喂養率與持續時間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63):237+242.
[7] 付雅銘.淺談進行產后護理干預對母乳喂養率及持續時間的影響[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20):256-258.
[8] 唐巧金.產后綜合護理干預對母乳喂養率以及喂養持續時間的影響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5,19(20):2844-2845.
[9] 丁明貴.產后護理干預對母乳喂養率及持續時間的影響[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13):232.
[10] 饒小艷.產后護理干預對母乳喂養率及持續時間的影響[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4(01):15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