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青春 陳曦
【摘要】糖尿病及其并發癥作為臨床常見疾病,已經嚴重影響人們的工作及生活,失眠作為并發癥之一,無論是在血糖的控制方面還是在其他并發癥的治療方面都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本文從失眠的現狀,虛損的概念及成因,虛損與糖尿病和失眠的關系以及對失眠的治療等方面論述糖尿病合并失眠的病機。
【關鍵詞】虛損;糖尿病;失眠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30..02
近年來,不良的飲食起居成為人們的主要生活方式,這些不良習慣帶來的慢性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其中包括糖尿病。因血糖管控欠佳而出現的各種急慢性并發癥正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失眠是糖尿病常見并發癥之一。據不完全統計,2型糖尿病患者失眠的發病率高達52.5%[1]。有研究表明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與睡眠量密切相關,睡眠欠佳,使血糖波動過大,胰島素抵抗增強,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的發病風險[2]。目前根據糖尿病失眠的發病特點,改善睡眠質量顯得尤為重要。
雖然糖尿病和失眠從生理上看分屬于不同的系統,糖尿病是一個獨立的疾病,失眠既可以是一種疾病,也可以作為一種癥狀出現在其他疾病當中。但是不管從中醫的病因病機還是西醫的發病機制來看,這兩種疾病可由同一病因控制。我們根據臨床觀察,認為控制這兩種疾病的因素是周圍循環障礙。循環障礙輕者僅表現焦慮、失眠、抑郁等精神情志疾病癥狀,嚴重者可出現器質性損害,包括臟器損傷,肌肉筋骨的損傷,比如慢性腎臟病變、視網膜病變、周圍神經病變、壞疽等。
何謂“虛損”?有人認為虛損是指臟腑虧損,元氣虛衰所引起的多種慢性疾病的總稱,也稱為虛勞[3]。有人認為此虛損又不同于一般的虛癥,它有兩層含義,一者為虛弱,一者為損壞,損壞為虛弱的進一步發展[4]。《金匱翼·虛勞統論》記載:“虛勞,一曰虛損,積虛成弱,積弱成損也;虛者,空虛之謂。損者,破損之謂。”《醫宗金鑒·虛損》中,將虛損的“虛”和“損”做了明確的的區分:虛者,氣血陰陽、營衛精神、津液骨髓的不足。損者,皮肉、筋骨、血脈損為外,肝、心、脾、肺、腎損為內。吳澄在《不居集》中將虛損分為內損和外損,內損即在人體虛弱之時受內生五邪的損傷出現的臟腑虛損。外損即在虛勞基礎上復感外邪引起的損傷,類似于瓜果之類,欲漬則自內外達,一層層漸漸爛及于皮,有似內損之癥;若郁閉器中,或感冰麝酒器,則自外及內,不過一宿,則皮肉俱腐矣,有似外損之癥。慢性虛弱性疾病成為虛損的病因基礎,虛為損之因,損為虛之漸。我們根據經驗提出用虛損理論解釋糖尿病的進展以及失眠的發生原因。
1 虛損的成因
糖尿病本為慢性消耗性疾病,病程日久耗傷人體氣陰。氣屬陽,液屬陰,兩者雖在本質上不同,但均源于水谷精微。津液對氣有承載作用,津傷則氣耗,病程遷延不愈終致氣陰兩虛。消渴病氣陰兩虛的特點成為虛損的發病基礎。虛損的成因除氣血陰陽虛衰外,還受病理產物“痰”、“瘀”的影響。痰淤導致的虛損一方面為脾胃運化功能失常,糖尿病患者嗜食肥甘厚味,多食少動,久之傷脾。《內經》曰:“飲入于胃,游溢精氣,脾氣散精……”,可以看出脾胃有散布水谷精微之用,運化功能失常,水谷精微不得輸布而生痰,痰濁聚于胸中擾亂心神,故而不寐或寐而不酣或多夢易醒。血液的運行需要氣的推動和津液的濡養,氣虛無以推動血液,血行無力而瘀滯。陰虛血少,無以充養脈道,臟腑虛衰,氣血陰陽失調,脈道枯澀,滯而為瘀。痰濁阻血行,血凝痰易生,痰瘀交阻,變證百出,虛損盡顯。另一方面痰瘀搏結損傷脾胃,脾胃損而飲食不歸血氣,故在脾胃功能失?;A上又變生痰瘀,加重了脾胃功能的損傷。痰者,黏膩難除,瘀者,阻礙氣血,痰瘀互結,又進一步促進了病情的進展,惡性循環,久病漸衰。
2 虛損與糖尿病的關系
糖尿病的病機是虛損的原因,糖尿病并發癥是虛損的表現,糖尿病的發展可以理解為因虛致損的過程?!峨y經·十四難》中已列出虛損的種種行壞表現:一損損于皮毛,皮聚而發落;二損損于血脈,血脈少不能榮于五臟六腑也;三損損于肌肉,肌肉消瘦,飲食不能為肌膚;四損損于筋,筋緩不能收馳;五損損于骨,骨痿不能起于床。糖尿病患者津液消耗,口中燥渴,皮膚干燥,毛發干枯脫落。心液暗耗,心神損傷,發為失眠、焦慮、抑郁等,血脈虛少,無以充養四肢,故覺四肢逆冷,皮色變暗。脾胃損傷,水谷精微不歸血氣,無以榮養肌肉而日漸消瘦。日久筋脈失于濡養,不榮則痛,血行瘀滯,不通則痛。血脈淤塞,經脈失養,陽氣不足,不能充養下肢末端,瘀血化熱自發潰爛,不能起于床。仝小林教授在糖尿病的治療上也打破常規理論,創新性的提出了糖尿病的發展分為郁、熱、虛、損四個階段,其中“損”的階段,與《難經》中所述的行壞不謀而合。
3 虛損與失眠的關系
失眠的病因多種多樣,有胃型、膽型、血瘀型、營衛陰陽失調型、精神情志失常型等。吳澄《不居集》載:“虛損多由積痰、留血之病……此痰挾瘀,凝滯阻塞道路,以養血以流動乎氣,降火以清乎痰四物湯加桃仁、訶子、青皮、竹瀝之類”。肝氣郁結,土壅木郁化火是為釀痰之源,脾胃升降失其常度,則濕聚成痰。氣猶水也,盛則流暢,少則壅滯,痦時氣則通,寐時氣無力。《內經》云:“左右,陰陽之道路也”。痰濁瘀血凝滯阻塞道路,左為肝,多兼瘀血,右為肺,多兼痰濁。所以虛損之人,不眠之時,左右氣血陰陽的道路是相通的,眠時道路是阻塞的,故而不眠?!端貑栠z篇·刺法論》云:“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人體的精、氣、血、津液藏于五臟,五臟內守,各司其職,可抵御外界邪氣的侵擾而身體康健。若五臟虛損,全身的氣血津液輸布失常,氣機運行不暢,郁而化火向下則腑氣不通,大便不暢,向上則擾亂心神,發為失眠。
4 用藥經驗
我們根據多年臨床經驗,基于“虛損”理論,在益氣養陰基礎上加用化瘀祛痰的藥物,可標本兼顧。常用方劑包括生脈散、小陷胸湯、補陽還五湯、黃連溫膽湯、酸棗仁湯等。對于失眠的治療除中藥外,針刺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如關元、氣海可培補人體的元氣,中脘、下脘、足三里、天樞等可調暢脾胃氣機,恢復脾胃運化功能。豐隆穴豁痰之力強,與健脾穴位相配可事半功倍。內關、安眠等穴可安神定志。
5 小 結
糖尿病合并失眠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患者睡眠充足,休息得當,血糖、血壓控制良好,有助于延緩病情進展,提高生活質量。對于西醫無明顯療效的失眠,中醫藥可在治療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我們在臨床治療中不斷完善虛損理論,將中醫學與現代醫學相結合,為中醫藥治療糖尿病合并失眠提供更廣泛的思路和空間,服務廣大患者。
參考文獻
[1] 宋 靜.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質量調查[J].中國誤診學雜志.
[2] Hein M,Lanquart JP,Loas G,et al.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type 2 diabetes in insomnia sufferers: a study on 1311 individuals referred for sleep examinations[J].Sleep Med.2018(46):37-45.
[3] 冷方南.中醫內科學臨床治療學[M].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609.
[4] 邱世君,鄧鐵濤醫案與研究[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