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嫣婕
摘 要:保證幼兒園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是幼兒家長的配合,家長的配合也是幼兒成長的助力,如果家長的配合度不夠,幼兒園的很多教學活動就無法順利開展。因此,幼兒教師應做好家長的工作,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加良好的服務。除此之外,幼兒教師還應通過一切手段和途徑提高自身的溝通能力,同時還應拉近和家長之間的關系,進而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關鍵詞:幼兒園;溝通;語言技巧;幼兒教師;家長
幼兒教師一定要熟練運用語言技巧,因為幼兒教師不僅要面對幼兒,還要做好不懂幼兒教育的家長的工作。要想提高幼兒的綜合素質,教師就要在完成幼兒教育的基礎上,做好家長的工作。家長和教師聯合起來對學生進行教育可以為保教工作提供保障。溝通是人與人之間心靈上的交流。因此,幼兒教師就要通過一切手段和途徑提高自身的溝通技巧,以此強化教師和家長之間的溝通,進而促進學生不斷進步。
一、幼兒園教師同家長溝通的意義
幼兒教師同家長進行溝通,有利于促進幼兒茁壯成長。只有幼兒教師提高和家長之間的配合度,才能有效實施素質教育。幼兒的成長與家庭教育息息相關,幼兒教師對幼兒進行教育離不開家長的支持,同樣的,家長也需要教師的輔助。除此之外,幼兒園教師同家長進行溝通,可以促進教師和家長攜手對幼兒進行教育,以此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幼兒教師在和家長溝通的過程中,應從提高幼兒的綜合素質入手,同時教師還應學習家長身上的優點,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教師的育兒水平。此外,教師和家長之間進行溝通,可以有效拉近教師和家長之間的距離,還能提高家長的育兒積極性,進而促使幼兒形成正確的“三觀”[1]。
二、幼兒園教師同家長溝通的語言技巧
(一)教師應給予家長足夠的尊重
教師在和家長進行交流時應注意交談的語氣,同時還應站在客觀的角度向家長反映事實情況,一般情況下,教師應先說出幼兒身上的優點,再說幼兒身上的不足之處。現階段,很多家庭中只有一個孩子,六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打轉已經成常態,孩子就是家中的小王子、小公主,溺愛孩子是很多中國家長的通病。一旦教師提出的有關孩子身上的不足多于孩子身上的優點時,很多家長心中都會很不舒服。因此,在和家長進行溝通時,教師應掌握好尺度,先對孩子進行表揚,等家長的情緒不再低落時,教師再提出幼兒身上的不足之處,并讓幼兒家長督促幼兒改正身上的毛病。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家長對自己孩子的認知程度,還能幫助家長舒緩情緒,進而促使學生不斷進步[2]。
(二)幼兒教師不應向家長控訴學生
當孩子犯錯時,家長就會變得相當焦慮。因此,在孩子犯錯期間如果家長被教師找去談話,那么大多數家長就會產生這樣的反應:“完了,孩子一定犯了很大的錯誤。”面對心理壓力相當大的家長,教師就一定要運用合適的語言技巧,不僅要使家長了解自己孩子身上的不足之處,還要讓家長真心地聽從教師給出的有關孩子教育方面的建議,以此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
(三)通過講道理,使家長明白家庭教育對幼兒的重要性
無論什么時候,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在事業或者是在學業上有所成就,家長們在知道幼兒園有著良好的教學環境的情況下,依舊很擔心幼兒的教育問題。家長們每天都會打電話或是發短信向教師詢問幼兒在幼兒園的情況,甚至有的家長還會久站在窗前查看幼兒的情況,面對這樣的家長,教師應使用真情實感和家長進行交流。教師可以將幼兒的日常情況匯報給家長,要想高效地完成這項工作,幼兒教師就要在日常的教學活動過程中仔細觀察幼兒的性格特點和發展狀況。此外,教師應將學生的安全問題重視起來,還應從客觀的角度向家長反映學生的情況,讓家長感受到教師對幼兒的教育是足夠重視的。除此之外,幼兒教師應在工作中將細致的原則貫徹到底,讓家長放心地將孩子交到幼兒教師的手中,進而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四)在和家長進行溝通時,教師應做好一個傾聽者
在不斷溝通的過程中,教師應做好一個傾聽者,傾聽家長訴說幼兒的日常表現,在聆聽的過程中,教師不應隨意反駁家長的觀點。教師在與家長談話時表現得越熱情,家長在和教師交流時就會越積極。在溝通的過程中,教師要面帶微笑,并不時地與家長進行對視。還應用“對的、不錯、嗯”等簡單的語言,表示自己贊同家長所說的話。除此之外,在談話的過程中,教師應和家長站在同等的角度上,不應命令家長聽從自己的指令,以防傷害家長和教師之間的感情。當家長說完自己的觀點后,教師可以用恰當的手段去引導家長。
總而言之,和家長進行溝通是教師難以攻克的關卡,它需要幼兒教師站在家長的角度上想問題,對不同的家長運用不同的語言技巧,教師應多說幼兒的優點,少說幼兒的不足,這樣一來就會達到非常好的效果。只有教師給予家長足夠的尊重,并建立平等的溝通平臺,才能使幼兒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春華.高職院校幼師生與家長溝通交流能力現狀調查及研究[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9(11):30-32,66.
[2]劉娜娜.基于家園共育的幼兒園管理探究[J].讀與寫,2019,16(30):242.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