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媛媛 房磊
2020年10月17日,河南省食用菌產業科技特派員服務團到宜陽縣城關鎮西街食用菌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和樊村鎮宋村洛陽梓祥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開展技術服務。
在宜陽縣城關鎮西街農民種植合作社平菇出菇大棚,科技特派員服務團成員發現平菇普遍存在菌柄較長、菌蓋較小的情況,建議菇農加強通風管理,降低菇棚二氧化碳濃度,提升平菇產品質量。
在西街農民種植合作社另一戶菇農大棚內,菇農反映部分菌袋中發現紅色蟲子,服務團成員查看后發現是癭蚊蟲害。癭蚊是平菇生產中常見的一種害蟲,能啃食平菇菌絲,造成平菇減產。服務團成員建議菇農向平菇菌袋中注射1 000倍阿維菌素殺滅癭蚊,在菇棚側面底部加裝防蟲網,并在門口加裝紗門,防止害蟲飛入菇棚。隨后服務團成員又詳細了解了前期燒菌菌袋的出菇情況,結合實際給菇農講解了燒菌對平菇生產的危害。通過科技特派員詳細的講解,菇農深刻認識到燒菌的危害,表示今后一定要加強管理,防止出現燒菌現象。
河南省食用菌產業科技特派員服務團成員隨后又到樊村鎮洛陽梓祥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指導了香菇和平菇生產。梓祥農業公司栽培的香菇已經開始出菇,但香菇質量較差,普遍存在菌蓋小、菌柄細長、提早開傘的現象。服務團成員給公司技術人員講解了造成這種畸形菇的原因,主要是菌袋制作太晚、高溫期菌袋沒有完成轉色,加之管理不當,使香菇菌絲受熱、營養積累受阻,進而導致出現菌蓋小、菌柄長、開傘早的畸形菇。針對這種情況,服務團成員建議將菌袋分類管理,菌袋質量較好的注水進行后茬菇管理,菌袋質量較差的不要注水,用噴水法提高環境空氣相對濕度,同時加強通風,盡可能提高香菇產量和質量。
在梓祥公司平菇出菇大棚,針對大棚空氣濕度不足的情況,服務團成員建議菇農根據天氣狀況靈活掌握噴水次數,大風天多噴,陰雨天少噴;要及時將感染菌袋搬出菇棚,避免造成交叉感染;針對發菌和出菇菌袋擺放在同一大棚的情況,給菇農講解了平菇發菌和出菇需要的環境條件差別是比較大的,因此發菌和出菇菌袋不能放在同一大棚,需要分開進行管理,以提高平菇菌袋發菌質量和栽培產量。
本次科技服務,河南省食用菌科技特派員服務團通過現場技術指導,使菇農能科學、高效地進行食用菌生產管理,為提高宜陽縣食用菌生產技術水平起到了比較好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