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仕菊 王剛 張志允 張瑋
摘 要:巢湖流域是安徽省重點開發區,也是重要的生態功能區,通過土地整治取得了挖掘用地潛力、優化用地布局、促進農村增產增收等重要成就。文章通過測算該流域土地整治潛力,評價土地整治特點,為科學安排流域土地整治活動提供重要依據。
關鍵詞:巢湖流域;土地整治;潛力評價
巢湖流域位于安徽省中部,北緯30°56′-32°37′、東經116°26′- 118°29′之間,東南瀕臨長江,西接大別山山脈,北依江淮分水嶺,東北鄰滁河,面積1.96萬平方公里。在《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全國生態功能區劃》定位中,巢湖流域既是重點開發區,又是重要的生態功能區,是國土資源空間配置中矛盾最為突出的區域;2014年末,流域內農用地面積125.72萬公頃,占土地總面積64.1%,其中耕地面積92.50萬公頃,占土地總面積47.2%;城鎮村及工礦用地面積27.19萬公頃,占土地總面積13.9%,其中村莊面積1.66萬公頃,占土地總面積8.5%。近年來該流域通過土地整治項目對“田、水、路、林、村”進行綜合整治,優化了土地利用結構,增加了耕地面積,平均提高耕地質量一個等級,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促進了城鄉統籌協調發展,推進了安徽美麗鄉村建設。截止到2014年底,巢湖流域以占全省的14.00%土地面積,實施了占全省20.65%的項目、15.10%的建設規模、16.13%的新增耕地、18.20%的投資額,共整治農地16.24萬公頃,新增有效耕地面積2.23萬公頃,投資30.84億元。根據土地整治潛力的目標導向性特點,本文擬通過測算流域土地整治潛力,一般指農用地整治潛力,為科學安排流域土地整治活動提供重要依據。
1數據來源及評價單元
1.1數據來源
數據來源于2014年巢湖流域鄉鎮土地變更調查數據庫、農用地分等更新成果;2014年統計年鑒。
1.2評價單元
基于數據的準確性和可獲得性,本文以鄉鎮為評價單元,共計223個評價單元。
2潛力分類及測算方法
2.1數量潛力
土地整治數量潛力主要來源于面積較小、布局分散的其他零星地類的轉化、歸并,采用新增耕地面積系數法測算,考慮到土地整治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發展,新增耕地面積系數用巢湖流域生態用地比例系數進行校正。新增耕地面積系數主要是根據典型土地整治項目的新增耕地面積系數,經調查統計分析后確定。未開展土地整治項目的地方可比照相鄰或相似區域的新增耕地面積系數確定。測算公式如下:
2.2質量潛力
質量潛力是指農用地整治后耕地的質量潛力,表現為耕地質量等級或生產能力的提高。為量化耕地質量提高潛力,本文用耕地質量等別的提高程度和提高的產能來表示。產能按照提高一個等,糧食產量增加100公斤的標準進行測算。測算公式如下:
2.3生態潛力
生態潛力是指土地整治前后耕地生態質量的改善程度,表現為土地整治過程中耕地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的可提升程度,因此生態潛力用生態系統服務價值增加值表示1。生態系統服務價值采用謝高地等2提出的基于單位面積價值當量因子的方法核算。具體測算方法和步驟如下:
2.3.1測算1個標準單位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當量因子的價值量
2.3.2測算巢湖流域耕地生態系統服務基準價值
根據巢湖流域1個標準單位生態系統生態服務價值當量因子的價格,以及“中國陸地生態系統單位面積生態服務價值當量表”,測算出巢湖流域耕地生態系統服務基準價值。
2.3.3測算巢湖流域各鄉鎮生態系統服務基準價值
生態系統功能大小與生物量有密切關系,一般來說,生物量越大,生態系統功能越大,因此,不同區域生態系統服務價值也會隨其生物量的變化而變化。研究采用凈初級生產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代表生物量,采用NPP進行校正,將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由巢湖流域平均校正到巢湖流域各鄉鎮,使每個鄉鎮有一個生態系統服務基準價值。
2.3.4測算整治后巢湖流域各鄉鎮生態系統服務基準價值
耕地經過整治后質量等級提高,耕地質量越高,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越大,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相應提高,因此結合耕地等級的提升程度,測算耕地整治后的生態系統服務基準價值。
2.3.5測算各鄉鎮耕地整治后的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總量
整治后的耕地生態服務價值增加來源有二個方面,一是原有耕地質量提升,耕地生態系統服務價值增加;二是新增耕地產生的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據此,測算整治后耕地生態系統服務總價值。
2.3.6測算各鄉鎮土地整治前后生態潛力
3測算結果及分級
3.1數量潛力
經測算,巢湖流域待整理農用地面積為125.21萬公頃,典型項目的新增耕地率平均值3.54%,以巢湖流域生態用地比例34.94%校正,得出新增耕地率為1.2%,巢湖流域農用地整治新增耕地潛力共為1.50萬公頃。
將數量潛力計算結果進行arcgis軟件處理上圖,分布范圍如下圖所示。
3.2質量潛力
經測算,巢湖流域待整理耕地面積64.61萬公頃,提升產能17.49億公斤,新增耕地產能根據安徽省實際情況,借鑒土地整治績效分析報告中數據,按每畝新增耕地400公斤糧食產量測算,提升產能0.9億公斤,兩者結合,共計提升產能18.39億公斤。
將質量潛力計算結果進行arcgis軟件處理上圖,分布范圍如下圖所示。
3.3生態潛力
經計算,1km2巢湖流域平均產量的農田2014年自然糧食產量的經濟價值為5617.20元;巢湖流域耕地生態系統服務價值如表1所示。經測算,巢湖流域土地整治前耕地生態服務價值總量為1.02*1010元,整治后為1.27*1010元,生態潛力為0.25*1010元。
將生態潛力計算結果進行arcgis軟件處理上圖,分布范圍如下圖所示。
4測算結果評價
土地整治數量潛力值在110-356公頃范圍內為一級潛力區,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地區;潛力值在41-109公頃范圍內為二級潛力區,主要分布在地形相對平坦地區;潛力值在0-40公頃范圍內為三級潛力區,主要分布在巢湖市、六安市以及合肥市的市區。土地整治質量潛力在2768.65-5855.79萬千克范圍內為一級潛力區,主要分布在肥東縣、廬江縣;質量潛力在90.81-2768.65萬千克范圍內的為二級潛力區,主要分布在巢湖流域東部;質量潛力在0-259.21萬公頃的為三級潛力區,主要分布在西部。土地整治生態潛力以環巢湖和沿江地區相對較大。
結合上述研究成果,提出巢湖流域土地整治初步設想。在生態潛力較大的區域,注重水土保持和水源涵養,應開展生態環保型土地整治;在數量和質量潛力較大的區域,采取生態環保的工程技術和美化環境的景觀設計技術,進行高標準農田型土地整治。
參考文獻
[1] 唐秀美等,中國耕地整治生態潛力測算方法【J】.農業工程學報,2015,(31)17:270-277+315 .
[2] 謝高地等,青藏高原生態資產的價值評估【J】.自然資源學報,2003,18(2):189-196.
作者簡介:王仕菊(1980-),女, 安徽池州人,碩士,工程師,從事工作:土地整治、土地規劃。
基金項目:原國土資源部公益行業科研專項(編號:201411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