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玲玲
摘要?目的:探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障礙的護理干預方法。方法:選取2019年1—12月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給予患者疾病護理、心理干預、輔助睡眠護理等措施,對患者睡眠障礙進行護理干預,并以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比較患者接受護理干預前后的睡眠質量改變情況。結果:護理干預前,患者PSQI評分為(17.25±3.25)分,護理干預后,患者PSQI評分為(10.35±3.00)分,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障礙的護理干預方法中,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措施,有利于改善患者睡眠質量,盡可能排除引發睡眠障礙的多種因素,提高患者睡眠質量的同時促進患者病情穩定,提高患者病情改善效果。
關鍵詞?慢性心力衰竭;睡眠障礙;綜合護理干預
To Study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thods of Sleep Disorder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QIU Lingling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Quanzhou 362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thods of sleep disturbanc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Methods:A total of 40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between January 2019 and December 2019 in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hospital were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give patients disease nursing,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auxiliary nursing measures such as sleep,to perform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sleep disorders,and t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scale(PSQI)compared to patients receiv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sleep quality of change.Results:Before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PSQI score of the patients was(17.25±3.25)points,after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PSQI score of the patients was(10.35±3.00)points,the data comparison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elderly chronic heart failure patients with sleep disorders nursing intervention methods,the use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s,is conduciv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leep patients,as far as possible to eliminate a variety of factors that cause sleep disorders,improve the quality of sleep patients while promot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patient′s condition,improve the patient′s condition improvement.
Keywords?Chronic heart failure; Sleep disorders;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中圖分類號:R338.63;R318.11??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0.09.022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臟疾病終末期的一種表現,引起患者心臟舒張與收縮功能下降,從而引發慢性心力衰竭并發癥[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多伴隨睡眠障礙發生[2]。保持患者情緒穩定,改善慢性心力衰竭臨床癥狀,不僅是提高患者睡眠質量的有效措施,也是緩解慢性心力衰竭病情發展的有效措施[3]。所以需要加強護理干預質量,為探討綜合護理干預的應用方法及效果,本文選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1—12月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9例,女21例,患者年齡成60~87歲,平均年齡(65.3±2.3)歲,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病程1~7年,平均病程(3.72±1.10)年。40例患者入院進行MYHA心功能分級[4],其中I級患者13例,II級患者23例,III級患者4例。
1.2?納入標準?1)全部患者皆伴隨睡眠障礙,PSQI評分≥11分;2)全部患者皆接受護理干預,自愿參與本次研究;3)全部患者意識清醒,具有良好表達能力。
1.3?排除標準?1)非慢性心力衰竭患者,PSQI評分<11分患者;2)不接受護理干預的患者;3)合并較嚴重腎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癥狀患者;4)具有精神疾病,不能夠配合臨床護理工作的患者。
1.4?研究方法?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障礙的綜合護理干預措施中,主要包括如下內容:1)疾病護理:應對患者病情狀態進行全面了解,對患者呼吸困難嚴重程度,其他系統及功能不適癥狀等進行了解與分析,從而為患者做好病情的一般干預護理,緩解患者因病情引起的不適癥狀;2)心理干預護理:需要給予患者心理干預護理,應從病情出發,向患者解釋病情,提高患者對病情的認識,從而減輕患者恐懼感與精神焦慮,另外需向患者提供成功案例,進行案例分析,提高患者病情治療的依從性,排除患者父親情緒。同時,護理人員需要與患者積極溝通,或傾聽患者訴求,使得患者能夠將心理壓力或引發心理壓力的各類情緒排解出來,并給予患者正確的教育指導,使得患者能夠緩解心理壓力,改善精神焦慮狀態;3)保持良好的病室環境:在患者睡眠時間段,應關閉非必要性運行的儀器,減少病室噪聲干擾,另外,需要保持病室適宜的溫度與濕度環境,提高患者生理舒適度。定期為患者更換床單、枕頭套等,保持床上用品的整潔、干凈,有利于提高患者睡眠質量。在患者入睡時需調節病室燈光,關閉明亮的大燈,可保留光線較柔和的地燈或壁燈,使患者在偶爾醒來時能夠感受病房舒適、溫暖的環境,促進患者再次進入睡眠;4)睡眠護理:從患者準備睡前至入睡過程需進行全過程護理。患者準備入睡前,可進行泡腳,促進全身血液循環,疏通血管,護理過程可配合足底按摩,指導患者或家屬按壓涌泉穴[5],以舒緩自主神經,促進患者入睡。在患者入睡時,可播放安眠曲等較緩和的音樂,以患者的喜好為主,音樂聲盡量輕、柔和,有利于舒緩神經,促進患者入睡;5)運動康復護理:指導并協助患者進行小幅度肢體鍛煉,床上活動可進行肢體活動,如做抬腿動作,或進行頸肩部活動。床下活動可作緩步運動,或進行上下樓梯訓練等。以適宜的運動量與運動頻率,提高患者心功能,改善患者身體狀態,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更有利于患者夜間進入睡眠,保持較好的睡眠質量。但一般在夜間入睡前不建議做床上活動,否則可能加快心率,難以入睡。
1.5?觀察指標?觀察并記錄患者接受護理干預前后睡眠質量評分,以并以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6]進行評價。其中,評分0~5分表示睡眠質量很好,6~10分表示睡眠質量還行,11~15分表示睡眠質量一般,16~21分表示睡眠質量很差,分值越低表示睡眠質量越好。
1.6?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數據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護理干預前,患者PSQI評分為(17.25±3.25)分,護理干預后,患者PSQI評分為(10.35±3.00)分,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多伴隨睡眠障礙,這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一方面,患者由于慢性心力衰竭病癥形成的多種臨床癥狀如呼吸困難、胸悶氣短等,直接影響患者睡眠質量,可能造成患者睡眠中的不適感強烈,從而引發睡眠障礙。另一方面,由于患者生理因素的影響,多引發心理壓力,長期處于病癥影響下,患者精神緊張,情緒波動較大,難以保持較穩定的情緒狀態,因此造成入睡難,睡眠時精神緊張等。從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護理工作中來看,不僅需要提高患者睡眠質量,更需要改善患者病情,緩解臨床癥狀。因此針對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障礙的護理干預措施中,提出了綜合護理干預方案。以綜合護理干預對患者進行護理,一方面,改善了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病情,以疾病護理緩解患者臨床癥狀,促進患者病情的好轉,從而提高患者舒適度。另一方面,改善了患者心理情緒狀態,在患者形成對病情的了解時,能夠較好的舒緩心理壓力、精神緊張感,護理過程中通過保持良好的病室環境,減少影響患者睡眠質量的噪聲因素,再配合睡眠護理給予患者入睡前按摩與入睡時音樂播放,能夠較好的促進患者進入睡眠,保持較好的睡眠質量。可以說,綜合護理干預在改善患者睡眠障礙中起到了較好的作用。
總的來說,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障礙的護理干預中,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在患者疾病護理、心理干預、睡眠護理、環境護理中,能夠較好的改善患者睡眠障礙,促進睡眠質量提升,也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控制,促進病情的改善。臨床上可將綜合護理干預應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障礙的護理干預工作中,具有較高的護理價值,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賈婧.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質量的護理干預效果[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18,35(6):667-668.
[2]孫欣,周榮,錢娟,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應用放松式呼吸訓練的效果[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9,23(2):37-39,43.
[3]劉君,胡佳雨.對老年慢性心衰合并睡眠障礙患者進行護理干預的效果探討[J].當代醫藥論叢,2018,16(14):220-221.
[4]梁靜.對慢性心衰患者實施睡眠質量護理干預的效果研究[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8,25(1):33-35.
[5]景洋.合并睡眠障礙的穩定期慢性心衰患者中醫護理的療效分析[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8,16(4):139-140.
[6]楊靜.心理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理狀態的影響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連續型電子期刊),2017,2(27):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