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航
摘要:隨著時代的進步,特別是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增速,城市商業綜合體逐步成為完善城市功能和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手段。城市商業綜合體所具備的高效性能,不僅能滿足現代城市發展的多元化需要,也能為城市地標性建筑的打造提供重要支撐,更將發揮更大的社會與文化價值。因此,對城市商業綜合體建筑設計策略的探討與研究有其重要理論意義和現實價值。
關鍵詞:城市商業綜合體;建筑設計;策略
引言
由于在近些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城市現代化的進程,使得城市商業綜合體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作為在城市建設設計當中較為廣泛的綜合體實踐,城市商業綜合體在當前階段城市建設的進程當中受到了很多青睞,因此在進行設計城市商業綜合體建筑這項工作時就需要格外謹慎,如在實踐設計時將商業運營招商計劃進行合理的結合,達到同步實施的程度,以推動商業綜合運營的進程,以此來實現商業綜合體工程的成功。
1、商業綜合體概述
在現階段的社會當中,為了滿足人們生活的需要,并達到滿足多種商業形態并存的目的,為城市中的人們打造舒適的消費氛圍,由多種商業業態形成的具有獨特空間形態的商業建筑體即為現代城市商業綜合體。與傳統的商業街等商業空間形態不同,現代城市商業綜合體將城市空間與建筑空間相融合,同時在建筑內部引入廣場、街道和水系等城市設計元素。為了能夠將商業公共空間打造成更好的城市空間,設計中要充分考慮消費者和經營者需求,考慮商業的趣味性,形成多元化的現代商業空間。
2、現代城市商業綜合體建筑的特性
現代城市商業綜合體建筑與城市區域風貌緊密聯系,在外部設計上要求和當地的城市整體規劃相統一。在其設計特性上具備高可達性和集約性、整體一致性以及職能復合性,能夠滿足城市規劃化發展需求,也能夠滿足商業建筑的內在功能需求。商業綜合體建筑一般會建在城市交通網絡比較發達且職能較為集中的地域,如交通便利的城市區域、城市的主干道、城市的地鐵交叉口等處,具有較好的空間輻射能力、經濟集聚效應等特點。許多商業綜合體建筑位于區域中心位置,也就是將商業活動的效用發揮出來,具備城市標志性,展現出城市精神文明和經濟發展實況的同時,也能夠為城市發展供應動力。
3、城市商業綜合體建筑設計策略
3.1規劃選址
城市綜合體具有較多的功能,使得其對于城市的交通非常依賴,所以在規劃選址過程中,一般位于城市交通和樞紐附近,能夠使綜合體內部的不同功能得到更好的發揮。如果交通體系不夠便利,城市綜合體的使用率會受到影響。綜合體主要位于城市的中央商務區,因此擁有高密度的商務活動,衍生出了一系列的相關業態,例如高檔餐飲、休閑娛樂、品牌商業等,這些服務業共同形成了系統的商務生態鏈。
3.2建筑平面形態
從整體平面上來看,一種是方形、圓形等點狀平面,此類型適合獨立的小型商業綜合體設計。二是線狀平面,在這種平面設計中,裙房通常是以線狀的形態展開,由此能夠形成臨鋪的長街,上部建筑通常在線狀末端,也可以設置在線狀長街的轉角處,上下部結構有很少部分重疊。三是面狀平面,裙房面積通常比較廣闊,上部建筑由多棟塔樓組成,結合實際地形,建筑造型也較靈活多變,建筑突出部分可向一個方向發散,也可以往多個方向發散。這種平面的商業臨街面比長,在設計中要考慮消防撲救面,因此上部建筑多在裙樓的外側或一端,經常采用裙房的屋頂作為上部建筑活動場地。
3.3商業綜合體的疏散設計
商業綜合體因其功能復合、規模較大,消防疏散設計常常是影響平面布局的重要因素。常用的大型商業疏散系統有三類:前疏散系統、后疏散系統、室內步行街系統。前疏散系統將疏散走道設于店鋪前端,商業可采用環形動線,但僅適用于體量大的商業體,小體量會導致鋪淺,不利于輔助空間的設置。由于建筑中部在首層無法直接對外,因此環形動線也只適用于前疏散;后疏散系統,店鋪前后有兩條走道,后部走道連接安全出口作為主要疏散通道,好處是商業中庭、開敞營業廳可采用大量卷簾或玻璃分隔,帶來良好的商業空間效果。室內步行街系統,適用于大型商業平面,多種疏散方式相結合的疏散系統,主動線把平面分割成兩個或多個區域,每個區域疏散系統獨立,通過擴大前室、避難走道、防火隔間、下沉廣場等組織人流疏散,利用腹地較厚的空間,設置主力店,主力店均有獨立出入口;沿街的主立面充分利用自然采光條件設置餐飲;設備、后勤、樓梯設于中部,既不占據內街鋪面,也不占據外主立面;增加次動線可具有多首層效果。
3.4 建筑與機電配合設計
商業建筑功能復雜,常有專業機電顧問介入,經驗豐富的建筑師會在前期規劃階段考慮到機電需求,為機電預留一定的空間和面積,減少大量配合協調時間。建筑與機電配合的要點有:一是餐飲的預留,餐飲的位置確定不了,但餐飲的比例在前期要確定下來,對機電系統用量及空間均有影響。建筑要分析排油煙和排水條件,劃出可實現餐飲商鋪的范圍。二是屋面設備布置,屋面與機電有關的設備與機電有:冷卻塔、風機、空調室外機、風冷熱泵、冷庫冷凝器電梯機房、排煙機房、加壓機房等,如果商業項目還要考慮屋頂花園,婚禮草坪等,會限制機電在屋面的布置,甚至影響機電方案規劃,所以必須在前期與建筑師、業主確認好活動區域,新風與冷卻塔位置、新風與排油煙、排風位置、冷卻塔噪音對周邊影響、油煙排放位置等,布置的越分散,可利用的空間越少。三是層高與凈高的控制,商業的層高一般較高,基本在5米以上,凈高要求也較高,常規公共區域不低于3.6米,首層控制3.8米以上,商鋪內交付高度一般控制在3.3米以上,后勤走道不宜低于2.4米。最終協調結果可能是空調水管、新風管、排煙管道都排布于商鋪內部,甚至消防水管、公區的風管都進入商鋪上部,為保證凈高,除強弱電橋架必須走在公區外,其它管線仍有協商的空間。
3.5建筑外圍結構節能設計
城市商業綜合體建筑規模巨大,因此實際能耗也比較高,尤其商業綜合體的塔樓立面常采用玻璃幕墻體系,要著重考慮玻璃幕墻的保溫性能,采用中空玻璃、鍍膜玻璃、遮陽措施、雙層幕墻通風系統以及控制體形系數等手段,增強建筑內部保溫隔熱效果。其次是墻體設計,要求墻體本身有著良好的保溫效果。商業裙房外立面常采用石材、金屬幕墻,在幕墻與墻體之間采用聚合聚苯板作為外保溫材料。其次,新型復合墻體材料的使用,如加氣混凝土砌塊墻、外墻外保溫復合墻體,既能起到保溫隔熱作用,又能有效減輕墻體自重,同時降低外保溫貼磚容易掉磚的風險。最后是屋頂節能設計,在選擇屋面保溫材料時,應選擇低吸水率、傳熱系數小的保溫材料。屋面顏色以淺色為主,裙房屋面也可以考慮采用種植屋面,減少屋面對太陽熱量的吸收,提高整體保溫效果。
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推動了城市商業綜合體的發展,為建筑師帶來了較大的契機,更需要建筑師對這種類型建筑的特點不斷探索研究,在實際設計過程中,根據城市經濟的發展趨勢創作出因地制宜的設計,通過對各功能區域合理的組合,高效使用各部分功能,為人們提供高效便捷、開放性和多元化兼具的城市公共空間。
參考文獻:
[1]楊遠峰.城市商業綜合體建筑設計策略與方法探析[J].居舍,2018(3):110.
[2]肖炳科,季翔.城市規劃視角下商業綜合體的空間布局研究——以徐州市區為例[J].江蘇建筑,2019(3):1-4,57.
[3]謝佳超.城市商業綜合體景觀設計的形式語言研究[J].大眾文藝,2019(22):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