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5發布2020-04-15實施
前? 言
本標準的依據是GB/T 1.1-2009標準化工作導則。
本標準由中國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機構協會提出。
本標準起草單位:
中國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機構協會秘書處。
本標準參與起草分支機構:
中國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機構協會業務標準研究委員會、中國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機構協會國際交流與合作培訓委員會、中國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機構協會政策研究與自律委員會、中國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機構協會糾紛調處委員會、中國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機構協會創新委員會。
本標準參與起草單位:
北京產權交易所、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天津產權交易中心、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集團、武漢光谷聯合產權交易所、廣東省交易控股集團、廣州產權交易所、西部產權交易所、安徽省產權交易中心、福建省產權交易中心、甘肅省產權交易所、貴州陽光產權交易所、湖南省聯合產權交易所、吉林長春產權交易中心、江蘇省產權交易所、江西省產權交易所、青島產權交易所、青海省產權交易市場、沈陽聯合產權交易所、云南產權交易所、浙江產權交易所、廈門產權交易中心、杭州產權交易所、合肥市產權交易中心、長治市產權交易市場。
聲明:本標準的知識產權歸屬中國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機構協會,未經中國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機構協會(以下簡稱“協會”)授權同意,不得印刷、銷售。
1? 適用范圍
協會全體會員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和規則標準,為產權交易提供相關服務而發生的收費行為,適用本規范。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國有資產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
《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管理條例》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堅決制止亂收費、亂罰款和各種攤派的決定》(中發〔1990〕16號)
《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國務院令第461號)
《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國務院令第378號)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價格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中發〔2015〕28號)
《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管理暫行辦法》(國家發改委等14部委第39號令)
《企業國有資產交易監督管理辦法》(國務院國資委財政部令第32號)
《金融企業國有資產轉讓管理辦法》(財政部令第54號)
《關于推進公共資源配置領域政府信息公開的意見》(國辦發〔2017〕97號)
《關于深化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共享的指導意見》(國辦函〔2019〕41號)
《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服務標準(試行)》(發改辦法規〔2019〕509號)
《行業協會價格行為指南》(國家發展改革委2017年第6號)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民政部關于印發<團體標準管理規定>的通知》(國標委〔2019〕1號)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進一步清理規范政府定價經營服務性收費的通知》(發改價格〔2019〕798號)
《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財政部、國資委、銀保監會關于進一步加強違規涉企收費治理工作的通知》(國市監競爭〔2019〕150號)
《政府制定價格成本監審辦法》(國家發展改革委令第8號)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全面深化價格機制改革的意見》(發改價格〔2017〕1941號)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進一步加強壟斷行業價格監管的意見》(發改價格規〔2017〕1554號)
《價格違法行為舉報處理規定》(國家發展改革委令第6號)
《中央定價目錄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定價目錄》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關于<明碼標價和禁止價格欺詐規定(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
3? 術語和定義
3.1? 協會會員
指的是遵守中國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機構協會章程,遵守本協會會員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自愿申請,經協會審核批準的具有法人資格的機構、單位或其他經濟組織。包括機構會員、服務會員和特別會員。
3.2? 產權交易服務
指協會機構會員為企業國有資產、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金融資產、訴訟資產、體育產權、文化產權、自然資源資產、環境權益、招標采購、資產租賃、投融資等各類國有資產、非國有資產和其他公共資源進場交易提供的交易平臺服務,以及協會服務會員在機構會員中為各類資產股權、環境權益、招標采購等進場交易提供的交易代理服務。
3.3? 收費標準
指協會會員在產權交易服務中為確定收取的服務費用標準而制定的服務價格。包括但不限于交易服務費、服務傭金、掛牌服務費、技術服務費、資金監管結算服務費、手續費、咨詢費、顧問費等相關費用標準。
4? 正文內容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為規范產權交易服務收費行為,維護產權交易參與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促進產權交易行業健康發展,中國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機構協會(以下簡稱協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等法律法規,黨中央國務院治理亂收費、加強涉企收費治理的相關規定,推進“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和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相關政策,以及協會會員管理制度,結合行業實際,特制定本規范。
第二條協會全體會員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和規則標準,為產權交易提供相關服務而發生的收費行為,適用本規范。
第三條本規范所稱產權交易服務,是指協會機構會員為企業國有資產、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金融資產、訴訟資產、體育產權、文化產權、自然資源資產、環境權益、招標采購、資產租賃、投融資等各類國有資產、非國有資產和其他公共資源進場交易提供的交易平臺服務,以及協會服務會員在機構會員中為各類資產股權、環境權益、招標采購進場交易提供的交易代理服務。
本規范所稱收費標準,是指協會會員在產權交易服務中為確定收取的服務費用標準而制定的服務價格。包括但不限于交易服務費、服務傭金、掛牌服務費、技術服務費、資金監管結算服務費、手續費、咨詢費、顧問費、等相關費用標準。
第四條產權交易服務收費應當遵守國家法律、法規、規章和有關監管規定,遵循公開、公平、公正、自愿、誠實、信用的原則。
第二章 標準制定
第五條根據政府定價的經營服務性收費目錄清單規定,以及產權交易服務項目、內容、性質、特點和市場競爭狀況,產權交易服務收費實行政府定價(含政府指導價)或市場調節價(含政府授權定價)。
第六條協會會員應加強內部控制,降低交易成本,在政府價格主管部門和業務主管部門指導下或授權下制定、調整產權交易服務收費標準,明確產權交易服務中實行政府定價、市場調節價的服務項目和服務內容,保證定價過程和收費標準科學合理、公開透明、規范清晰、惠企利民。
第七條產權交易服務收費可以按產股權轉讓、資產轉讓、企業增資、資產租賃、投融資等業務進行分類細化制定標準。
第八條產權交易服務收費可以按照基本服務和增值服務等服務項目進行分別制定標準。基本服務可以根據公開轉讓、非公開協議轉讓、公開增資、非公開協議增資、協議成交、競價成交等服務內容分別制定標準。增值服務可以根據向交易雙方提供的咨詢服務、顧問服務、投行服務、擇優服務、綜合服務等具體服務內容進行分別制定標準。
第九條產權交易服務收費可以實行向交易雙方雙向收取。計費方式可以單獨或合并采用計件定額收費、按標的額比例收費、超額累進收費等方式進行。
第十條為降低交易成本,協會會員在制定、調整產權交易服務收費標準時,應以具體比例或金額的方式確定最高限價。
第十一條協會會員要按照政府部門要求定期開展自身經營服務性收費自查和清理規范,切實取消違規不合理收費,降低偏高收費標準。
第三章? 備案公示
第十二條協會會員應在制定和調整產權交易服務收費標準后1個月內根據有關規定到政府有關部門和協會進行備案。
第十三條協會會員應在本機構官方網站或營業場所顯著位置,及時、準確地公示實行政府定價和市場調節價的服務項目、服務內容、收費標準、收費賬號、政府定價的文件文號、生效日期,和咨詢(投訴)聯系方式等,確保收費標準公開透明,保障客戶獲得收費標準的信息和自主選擇服務的權力,自覺接受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和社會公眾的監督。
第四章 標準執行
第十四條協會會員應遵循誠實守信、公平競爭、優質服務、合理收費的市場服務原則,依法合規開展經營活動,保證服務質量,實際收費原則上應與其公示的收費標準一致,自覺接受價格主管部門和協會的監督檢查。
第十五條實行會員代理制的機構會員與其服務會員原則上實行“誰服務誰收費”的原則。
第十六條協會服務會員為產權交易提供審計、評估、法律、經紀、咨詢、顧問、競價(包括不限于電子競價、拍賣、招投標等)等專項服務或增值服務。向客戶收費時,應參考機構會員制定的產權交易服務收費標準,并應符合相關行業收費標準和行業慣例。
第十七條協會會員接受委托,應當與委托方簽訂委托合同,并載明收費條款。收費條款應包括:收費項目、收費方式、收費金額(比例)、付款和結算方式、爭議解決方式等內容。
第十八條收費賬戶應是協會會員的對公賬戶。協會會員的帳戶管理應符合客戶資金和自有資金分離的原則,避免資金管理風險。
第十九條協會會員收取服務費用,應按有關規定開具稅務發票。
第五章 自律管理
第二十條協會對全體會員制定、調整和執行產權交易服務收費標準情況實行自律監管。實行會員代理制的機構會員配合協會對服務會員收費行為實行自律監督。
第二十一條協會和機構會員設立并公示投訴舉報電話、信箱、郵箱,受理產權交易行業涉及混亂收費問題的投訴舉報。
第二十二條鼓勵有關單位和個人對產權交易服務收費違法違規行為進行監督。相關方發現協會會員收費行為存在侵害其合法權益問題的,可依照法律法規規定采取相關法律措施或向有關部門和行業協會進行投訴舉報。
第二十三條協會會員執行本辦法情況將計入會員信用檔案,并納入協會信用評價和綜合評價的指標體系。
第二十四條協會會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認定為違規收費行為:
(一)擅自制定屬于政府定價范圍內的收費項目或者標準的,在收費標準外自立收費項目的;
(二)提前或者推遲執行政府定價的;
(三)對明令取消的收費項目繼續收費的;
(四)未按規定程序制定和調整收費標準的,或未按規定開展相關內部管理工作的;
(五)未按規定進行收費標準備案公示的;
(六)實際收費超出收費標準規定的,或明顯低于服務成本價格的;
(七)以惡意壓價、低價競爭、回扣行賄等手段獲得業務的;
(八)其他違反本規范規定的行為,以及法律法規禁止的其他違規收費行為。
第二十五條協會會員出現違規收費行為,經協會核實確認的,協會將按照協會《會員管理辦法》等自律規則予以紀律處分。產權交易參與主體出現違反國家關于價格管理或反不正當競爭等法律法規的,協會將移交司法機關處理,追究相關單位和人員的經濟責任和法律責任。
第二十六條協會將聯合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逐步健全產權交易業務收費標準執行的日常檢查、投訴舉報、自律監督和行政執法機制,杜絕協會會員以混亂收費,搶拉客戶的無序競爭現象,共同維護產權交易市場的穩定與正常交易秩序。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七條本規范經協會理事會審議通過,報經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備案后發布生效。
第二十八條本規范由協會負責解釋和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