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俊宇
摘要:地震災害會導致大量建筑物倒塌,破壞力較大,加之余震頻繁發生,地震救援難度較大。選擇合適的救援方法對于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分析了地震救援中常用的人員搜救方法,并對其應用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消防救援;地震救援;人員搜救;儀器法
1 引言
地震災害具有突發性和難以預見性等特點,一旦發生會導致大量建筑物倒塌、群眾被埋壓等嚴重后果。地震發生后容易引發次生災害,極大的影響了救援隊伍的行動效率。截止目前,地震成為導致人員傷亡最多的自然災害。近年來我國年均發生五級以上的地震34.5起,給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帶了極大的危害。2008年爆發的汶川地震造成近7萬人死亡、1.8萬人失蹤,是我國繼唐山大地震后傷亡最嚴重的地震[1]。我國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隊伍作為專業的地震救援力量,擔負著重大的使命。如何快速高效的開展人員搜救工作是現階段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基于此,本文開展了消防救援隊伍在地震救援中的人員搜救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2 地震救援中的人員搜救方法
在地震救援過程中,人員搜救是重中之重,人員搜救方法是救援隊伍必須掌握的技能。通常情況下,在地震救援初期,由于人員裝備不足,多采用詢問法和觀察法。隨著救援工作的不斷深入,搜救設備不斷完善,開始采用更高效的儀器法和生物法。下文對常見的人員搜救方法進行詳細闡述。
2.1詢問法
地震發生后,為了快速到達救援現場,救援隊伍攜帶的裝備器材有限,因此在地震救援初期,多采用詢問法展開救援。應用詢問法搜救時不需要過多的裝備,具有簡單快捷的優點,但是由于救援現場環境嘈雜,救援人員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獲取準確的救援信息。為了節省救援時間,采用詢問法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
首先,選擇合適的詢問對象。地震救援現場的重要信息來自幸存者,因此選擇合適的幸存者進行詢問,能夠及時的將地震災情信息反饋給應急管理部門。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詢問對象應該滿足以下兩個基本條件:其一,詢問的對象智力正常,能夠清晰的理解救援人員的意思,并能夠清晰的將了解的情況傳遞給救援人員;其二是盡可能的選擇青壯年。與兒童相比,青壯年社會經歷豐富,認知和表達能力更強,能夠更加準確的闡述地震情況;與老年人相比,青壯年精力充沛,適應環境能力更強,能夠更好的配合救援人員開展救援工作。
其次,明確詢問的具體內容。在確定詢問對象的基礎上,明確詢問重點,并用簡明扼要又通俗易懂的語言表達出來。通常來說,重點詢問的內容包括以下兩方面,其一,首先詢問被困人員的數量、位置、年齡、性別等信息;其二,詢問地震現場建筑物倒塌、交通等信息。在詢問過程中,注意詢問對象的情緒,不當的語言可能會影響詢問對象對救援人員的信任程度,進而獲取錯誤信息。
第三,注意其他事項。在地震救援初期,應該選擇具有較好語言表達和人際溝通能力的人員對群眾進行詢問,熟悉本地語言者優先。在詢問過程中,注意維持好現場秩序,提升詢問效率。為了確保詢問信息的真實性和有效性,詢問的信息應經過現場多人確認。詢問人員秉承“救人第一”的原則,在短時間內篩選出有效信息、摒除無用信息,為提升現場救援效率奠定基礎[2]。
2.2觀察法
觀察法也是地震救援中常用的人員搜救方法。在獲取詢問信息的基礎上,現場救援人員通過呼喊、敲擊等方式尋找幸存者的生命跡象。與詢問法相同,這種救援方法簡單易行,但是存在準確性低、危險性高等缺點。在救援初期,地震現場可能出現余震等次生災害,救援隊伍進入廢墟尋找幸存者風險較高。除此以外,通過觀察法獲取幸存者信息存在以下兩方面的局限性:其一,幸存者具有主觀意識,能夠對救援人員的搜救信號進行反饋;其二,救援現場保持絕對安靜,只有保持安靜的環境,搜救人員才能更好地辨識幸存者的發聲區域。為了提升現場救援效率,采用觀察法救援時應掌握房間搜索、范圍搜索、圓周搜索以及圓形、弧形搜索等搜救模式。
首先,房間搜索。對于尚未完全坍塌的房屋,救援人員在進入房間搜索前,需要確認房間墻柱是否完好,在此基礎上采用“從右開始”的方式進行救援:即救援人員沿著右手邊墻體開始搜尋,在前進時對周圍進行搜尋,最終回到原點。這種搜救方式的優勢在于可以保證救援人員有序回到出發點,最大程度上避免了漏搜、迷路等現象的出現。
其次,范圍搜索。在空曠地帶進行人員搜救時多采用線性搜索的方式。通常將救援隊伍分為若干小組,各小組之間相隔4米并沿著統一方向開展被困人員搜救工作。如搜救過程中遇到未倒塌或者沒有完全倒塌的房屋,則采用房間搜索方式開展救援工作[2]。
第三,圓周搜索。對于建筑不穩定、救援人員難以進入的小型區域,多采用圓周搜索方式。一般情況下,從救援隊伍中抽選4名救援隊員等間距圍繞目標區域,統一沿順時針方向并采用敲擊、呼喊、靜聽等方式開展搜救,根據實際情況可周期性進行。
第四,圓形、弧形搜索。對于圓形結構的小型搜救區域,如果具有可供救援人員搜救的作業面時可以采用圓形、弧形搜索方式。救援隊伍等間距分散在目標救援區域周圍,通過敲擊、呼喊、靜聽等方式逐步向中心匯聚,該搜索當時為圓形搜救方式;如果搜救區域只有部分作業面可供救援人員使用時,則采用局面弧形搜索方式。
2.3儀器法
與詢問法、觀察法等搜索方式相比,儀器法搜索方式更加準確、高效。目前地震救援工作常采用的救援儀器以生命探測儀為主,包括音頻生命探測儀、雷達生命探測儀、氣敏生命探測儀等等。由于生命探測儀能夠有效的擴大人們的感官系統,發現微弱的生命信號,因此采用儀器法開展救援工作能夠有效的擴大搜救范圍[3]。
音頻生命探測儀靈敏度較高,能夠識別微弱的生命信號,但是在救援時,如果現場嘈雜將會影響儀器探測的準確性,此外音頻生命探測儀對于失去知覺的幸存者沒有效果。救援隊伍使用音頻生命探測儀開展救援工作時,可以采用一字、環形或者弧形搜索方式。其中一字搜索指的是將音頻生命探測儀探頭沿同一個方向排開,向垂直方向推進搜索;環形搜索指的是將音頻生命探測儀探頭沿搜索區域環形布置,確定最強信號探頭位置后,其他探頭逐步向其靠攏,通過多個探頭確定幸存者的位置;環形搜索與環形搜索方式相近,多用于搜救現場無法實現環形布設或者音頻生命探測儀探頭不夠的情況。與音頻生命探測儀相比,視頻生命探測儀能夠直觀的反應搜救現場,該設備操作簡單,使用方便。視頻生命探測儀的弊端在于對可供探頭進入的縫隙寬度一定的要求,并且不能多于復雜曲折。一般來說,蛇形視頻生命探測儀難以應用于大范圍的生命跡象搜尋工作中,一般是發現生命跡象后應用該設備通過直觀的方式落實被困人員的具體情況[4]。雷達生命探測儀可以不受救援現場環境的限制,具有抗干擾能力強、穿透性強等優勢,在地震救援現場較為常用。但是在使用時需要避免特殊物質對雷達生命探測儀的影響,比如大面積的金屬板塊、日光燈、高壓線等,此外雷達生命探測儀難以對水中的生命體進行搜尋。
2.4生物法
目前地震救援中多采用搜救犬進行人員搜救工作,常見的搜救犬包括德國牧羊犬、拉布拉多犬、英國史賓格獵犬等,其中德國牧羊犬耐力好,拉布拉多犬體型適中、嗅認仔細,史賓格獵犬體型較小、可以進入狹小空間。在搜救前,需要對搜救犬和救援人員進行分組,每個小型搜救分隊由2 條犬和3名救援人員組織,一般來說2條搜救犬品種、體型不能相同,3名救援人員應包括馴犬員2人、協調員1人。1名訓犬員與1支搜救犬開展工作,另一名訓犬員密切關注周圍情況,及時發出撤退信號,并記錄搜救犬的行為表現,協調員根據情況協調訓犬員與搜救犬的輪換,并管理器材設備。通常情況下,多個小型搜救分隊協同配合能夠提升搜救效率。
應用搜救犬開展人員搜救具有如下幾方面的優勢:首先,搜救犬搜救效率高;其次,搜救犬進行危險環境下的人員搜救工作;第三,搜救犬能夠進入狹小空間,緩解幸存者的焦慮情緒。但是搜救犬開展人員搜救也存下如下幾點劣勢:首先,搜救犬工作20分鐘左右就需要輪換休息;其次,訓犬員與搜救犬之間的配合程度直接影響著搜救效果;第三,搜救犬適用于氣味容易聚集的環境,如早晨、黃昏或者小雨天氣等。
3 結語
近年來,隨著現代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生命探測儀被應用到地震救援中,比如超聲波生命探測儀、搜救機器人、低頻電磁生命探測儀等等。其中超聲波生命探測器具有穿透能力強、定向性高等優勢,能夠實現精準定位;低頻生命探測儀能夠檢測到幸存者心臟搏動產生的超低頻電波;在危險、狹小作業環境,搜救機器人具有其他設備難以比擬的優勢[5]。
地震災害破壞巨大且難以預測,一旦出現將會帶來嚴重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人員救援作為地震現場救援的首要任務,是目前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隊伍面臨的重要課題。本文總結了目前地震救援中常用的人員搜救方法,并對其優缺點、應用范圍、注意事項等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其中詢問法和觀察法適用于地震救援的初期,儀器法和生物法適用于地震救援的中后期。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儀器搜救方法將成為未來地震救援的重點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 馬澤信.消防救援隊伍大型災害事故應急救援組織指揮問題探討[J].低碳世界,2019,009(009):326-327.
[2] 辛晶,王巍,夏登友,等.地震災害消防搜救力量優化分配模型研究[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9(7):997-1001.
[3] 余德麒.關于消防救援中衛星通信技術的應用分析[J].通訊世界,2019,26(01):62-63.
[4] 何宏國.打造"全災種、大應急"綜合應急救援隊伍——??谙乐ш犻_展地震災害事故應急救援演練[J].消防界(電子版),2019,5(03):42-43.
[5] 郭其云,樊繼沛.進一步加強我國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建設的思考——以江蘇省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建設為例[J].中國應急救援,2018,68(02):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