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敏
摘要:消防監督執法人員強素質、履職責,切實做好消防監督檢查,督促社會單位落實火災安全主體責任成為降低火災事故風險的重要途徑。消防監督人員業務素質越高,被監督檢查的社會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管理人加強消防安全管理,排查整治火災隱患到位,發生火災風險的可能性就越低,社會火災形勢就越穩定。當前形勢下,如何提高消防監督執法人員業務素質,降低社會單位火災發生幾率,積極創造良好消防安全營商環境,成為一個亟待深思的課題。
關鍵詞:消防;監督;執法;業務素質
1 引言
近年來,除安全生產事故和不可抗拒因素外,民用建筑類和生產廠房、倉儲類火災安全事故屢見不鮮。消防監督執法人員強素質、履職責,切實做好消防監督檢查,督促社會單位落實火災安全主體責任成為降低火災事故風險的重要途徑[1]。消防監督人員業務素質越高,發生火災風險的可能性就越低,被監督檢查的社會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管理人加強消防安全管理,排查整治火災隱患到位,社會火災形勢就越穩定。當前形勢下,如何提高消防監督執法人員業務素質,降低社會單位火災發生幾率,積極創造良好消防安全營商環境,成為一個亟待深思的課題。
2 當前消防監督隊伍存在問題
2.1基層單位消防監督人員數量不足
當前,消防救援隊伍中消防監督崗位人員數量較少[2]。以廣西為例,部分基層消防大隊監督人員數量嚴重不足,特別是少、邊、遠、窮的縣(市、區),除大隊長、教導員外,有的基層大隊甚至僅設1個大隊參謀,屬于典型的“三人大隊”。而部分基層大隊管轄的縣(市、區)人口數量甚至超過200萬人,與消防監督執法人員數量形成鮮明對比。基層大隊消防監督執法人員的事物還有參加上級會議、日常培訓、向上級部門匯報工作,真正花費在消防監督檢查的時間嚴重不足。
2.2思想包袱重,主動學習意識不強
當前消防安全形勢嚴峻,各類消防安全整治工作一個接著一個開展,普遍要求“橫向到邊,豎向到底”,各種報表、報告不斷收集上報,整治工作通報也是緊接著持續下發。但是,即使通過不斷的持續努力,也很難避免不發生火災事故,而導致行政或刑事追責處理。從而影響到基層單位監督人員的情緒,不會干、不愿干、不肯學的現象凸顯,產生“不懂不做,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懈怠思想。
2.3普遍未接受系統性的消防監督培訓
一個優秀的消防監督人員應同時掌握消防安全基礎知識、消防標準規范、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等多方面知識。消防救援隊伍中從事消防監督崗位的消防干部,一般主要來自三個途徑:當兵考學提干人員、地方大學生和中國人民警察大學畢業生(前身為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這三類人員各有所長,但掌握的消防監督知識均有自身的片面性。其中,當兵考學提干人員多數擅長作戰訓練方面,未接受過防火監督檢查、消防標準規范、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等方面系統性學習;地方大學生所學專業各不相同,除部分法律專業畢業外,多數未學習過法律法規和消防安全知識,消防標準規范和規范性文件更是沒有任何涉及;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畢業生在學校學習期間系統學習過基礎消防安全知識和部分消防標準規范,大部分未開展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學習和研究。
2.4受當地經濟發展所限,無法做到學以致用
部分縣(市、區)經濟水平欠發達,當地建筑以多層建筑為主,甚至有的地區僅只有一條街道,且大部分建筑較少達到需要安裝自動消防設施的標準,更沒有專業化的消防安全管理團隊[3]。古人有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只有經過“理論—實踐—再理論—再實踐”的反復錘煉,才能真正理解掌握消防安全知識,并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消防監督人員。然而,通過書本學習的消防監督人員,在現實生活中卻很難通過實踐嫻熟掌握消防安全管理、自動消防設施工作原理和技能操作。
2.5人員流動快,未形成新老交替互補局面
受機構改革影響,部分達到退休和自主擇業年限的消防監督人才相繼離開消防救援隊伍,未形成“傳、幫、帶”新舊交替的良好局面。初級涉入消防監督執法崗位的人員,只能從書本上了解消防安全理論知識。當遇上實際消防監督檢查疑問時,新入職的消防“菜鳥”沒有經驗豐富的消防監督人員答疑解惑,只有依靠自己在工作實踐中摸索研究。遇上的疑惑或許需要過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在某個特殊的時刻幡然領悟。這無疑延長了初級消防監督人員的成長時限。
3 工作建議
3.1依托總隊訓練與戰勤保障支隊開展消防監督業務系統化培訓
訓練與戰勤保障支隊作為各省消防救援總隊訓練機構,承擔全省范圍內各崗位人員業務素質的培養與提升。各省消防救援總隊應充分發揮訓練與戰勤保障支隊的獨特優勢,充分調動支隊全體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努力鍛造一支以提升消防監督執法人員綜合業務素質為目標的隊伍。訓練與戰勤保障支隊要切實做好人力資源師資力量建設,完善工作人員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工作人員干事創業的積極性,深入挖掘和創新消防監督崗位人員業務素質培養與提升方式,科學設置消防監督執法崗位人才培養課程,全面培養掌握消防安全基礎知識、消防標準規范、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的綜合性優秀消防監督執法人才。
3.2立足執法為民,深入推進執法規范化建設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推進依法行政,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當前消防監督執法規范化建設,已經成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單位要有針對性的加強消防體制改制轉型期間消防監督執法人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4],強調作為一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監督執法的重要一員,立足執法為民,深入推進消防監督執法規范化建設,助推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具有劃時代的特殊意義。
3.3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責任制,做到盡職免責、失職問責
2019年9月6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和規范事中事后監管的指導意見》(國發〔2019〕18號)第十九條要求:健全盡職免責、失職問責辦法。消防監督執法人員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行使消防監督執法權力,權責法定。針對消防監督執法人員不執法、亂執法、貪贓枉法等現象,嚴肅追責問責,絕不姑息遷就。同時要切實完善消防監督執法人員盡職免責辦法,明確履職盡職標準和評判界線,對嚴格依據法律法規履行消防監督職責、社會單位責任主體不配合的或其他客觀條件無法整改到位,導致火災事故或其他不良影響的,不應無限追責,切實呵護消防監督執法人員工作積極性。
3.4建立基層執法單位上報執法問題的良好溝通渠道
再完備的法典總有它的局限性,會有不盡人意之處,更不能包羅萬象。消防法律法規亦是如此,總會有消防法律法規漏洞、消防標準規范中考慮不全面的特定情形、規范性文件不合時宜的條款。加強上級部門與基層單位的執法互動,暢通直轄市消防總隊、基層支隊、大隊等具有消防監督執法權的單位執法答疑解惑途徑,進一步完善消防法律法規,提高消防監督執法可行性。所謂“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消防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的編制者和規范性文件的起草者只有充分收集基層執法單位在消防監督執法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才能讓今后制定的消防監督執法依據更加具備科學性。
3.5加強學習,提高執法質量,凝聚消防監督執法為民正能量
消防監督執法是預防和減少火災事故的發生,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舉措。要牢固樹立消防監督執法為民的指導思想,端正價值追求,深刻認識執法為民的現實意義,凝聚消防監督執法為民正能量。消防監督執法是一門復雜的、知識密集型的綜合性學科,主要包括建筑學、燃燒學、化學、物理學、管理學等基礎學科[5]。學好消防監督執法知識,不能僅靠一次培訓、一次現場教學就能完成,而是要在工作中“干中學、學中干”,不斷的反復積累,才能有一定的成效。只有做一個工作中的有心人,抓住一切學習的機會,向書本學、向工作學、向前輩學,向其他行業部門學,觸類旁通,勤于思考、用心專研,方能點滴成川,才能做一個知識淵博、經驗豐富的優秀消防監督執法人員。
3.6加強溝通技巧,推動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加強溝通技巧,充分發揮各行業部門、協會等積極性,調動社會單位主觀能動性,避免消防監督執法部門單打獨斗的局面[6]。對行業部門強調“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硬性要求,不落實消防安全工作將依法追責處理,造成一定的工作壓力,督促落實行業主管責任,形成齊抓共管的合力;對行業協會,要灌輸整治火災隱患就是保經營、保利益的思想,推廣借鑒行業系統中消防安全示范單位的火災隱患整治管理模式,樹立“行業整治火災隱患一盤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指導思想;對具體社會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管理人,用最“接地氣”的溝通方式,講授因工作疏忽導致追究行政或刑事責任的案例,用最簡單明了的語言,告知要整改的工作內容和下一步工作建議,切實消除社會單位火災安全隱患。
4 結語
綜上所述,提升消防監督人員的業務素質應革除當前體制上存在弊病,創新消防監督執法人員培訓內容和方式,從暢通學習渠道、加強專業素質、法律法規知識和溝通技巧等多方面進行培訓培養,加強制度建設,保護消防監督人員合法權益,充分調動工作積極性,才能根本解決“不會干、不愿干、不肯學”的現狀,切實提高消防監督執法人員的業務素質,才能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助力經濟社會發展。
參考文獻:
[1] 甄國棟,高玉寶.消防監督檢查問題研究[J].東方企業文化,2014(17):372.
[2] 趙飛.淺談消防監督檢查人員行政執法能力建設[J].消防界,?2017(5):41.
[3] 張俊科.淺析當前消防監督執法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消防界,2017(4):61.
[4] 盧建平.淺析消防監督檢查工作[J].建筑知識,2014(1):120.
[5] 劉亞梅.對消防監督隊伍素質能力建設的幾點思考[J].現代商業,2011(7):79-80.
[6] 田思龍,劉福存.搞好消防監督(檢查)應具備的基本能力與培養對策[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6(3):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