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淼
摘要:法治社會建設進程的推進,意味著政府各方面工作的開展都需要逐步實現法制化、規范化,消防執法工作正是其中的重要部分。本文簡單分析了完善消防法制與執法規范化的重要意義,研究目前在消防法制與執法規范化方面存在的法律制度尚不完善、執法思想和意識有所偏差、制度落實不到位、執法人員能力有所欠缺等問題,并重點從立法建設、執法理念教育、機制體系建設和人才培養管理等方面,對完善消防法制與執法規范化的對策加以探討。
關鍵詞:消防法制;執法規范化;制度;執法人員
長期以來,消防執法工作的規范化都未受到足夠重視,相關工作的落實往往都聚焦于最終成果上。而隨著法治社會的不斷發展,推動消防法制與執法規范化變得越來越重要,是與社會建設發展保持高度一致性的重要基礎,同時也是促進消防執法水平提升、效果改善的關鍵所在,因此有必要對相關內容展開全面而深度的研究。
1 完善消防法制與執法規范化的重要意義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城市中存在的消防隱患逐漸增加,同時群眾對消防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須進一步做好消防工作。而對消防法制與執法規范化加以建設和完善,能夠從最基礎的層面為消防事業發展提供可靠支持、指引、規范與保障,并能形成更為系統、完善的體系,促進消防執法工作水平的有效提升。這對解決現有消防執法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應對消防事業發展中面臨的問題均有著不容忽視的積極作用,更能有效體現消防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性。與此同時,消防法制及執法規范化的逐步完善,意味著消防執法工作的組織、開展、監管不再簡單地停留于管理層面,而是更加注重實踐,考慮更多因素,基于實際情況實施消防執法工作,有助于執法創新,推動執法水平上升。
2 目前消防法制與執法規范化方面存在的不足
2.1法律制度尚不完善
自消防法于2008年開始修訂以來,消防法在不斷修正過程中得以逐漸完善,但是從實踐中來看其依舊有著一定的不足之處。消防執法涉及內容極廣,同時研究的問題較為復雜,這就導致相關法律法規難以完全做到足夠健全、完善與有效,難免存在一定缺陷和不足,不利于當前消防法制和執法規范化建設的實現。
2.2執法思想和意識有所偏差
從思想認知層面來看,部分消防執法人員對規范執法的認知還存在一定偏差與不足。首先,消防執法規范的實現需要以執法人員自身具有良好的法制意識為基礎,但是部分人員在此方面有所不足,法制意識不強,在開展執法工作的過程中缺乏重視。其次,部分消防執法人員對消防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制度、規章規范等的深度不足、理解不到位,同時自身對執法規范化缺乏足夠重視,在工作實踐中往往存在較大的隨意性,而且受觀念局限還容易出現只顧埋頭執法,不考慮大局穩定與社會影響的情況。
2.3制度落實不到位
消防執法規范化的實現需要以充分、有效落實制度為重要基礎。不過由于消防執法人員自身思想認知存在一定偏差,在工作實踐中缺乏自覺性,導致相關制度乃至法律的落實不到位,嚴重影響消防執法工作的規范化開展。部分執法人員的自覺性不足,不重視對自身能力的提升,不愿意了解和學習新的規章制度,習慣于依靠經驗開展工作,使得規章制度難以得到充分落實。還有部分執法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存在隨意性,缺乏遵守制度規范的意識,更會嚴重影響規范化執法的落實。
2.4執法人員能力有所欠缺
消防執法人員不僅要對工作高度重視和正確認知,更要確保自身能力完全可以勝任崗位。但是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不少執法人員的能力都有所欠缺。首先,對法律知識和相關規范的理解不足。消防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制度等覆蓋面較廣,內容復雜,消防執法人員要想全面、深度理解和掌握這些內容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進行學習。但是部分人員卻只停留在表面,不愿意深度鉆研。不僅對這些專業內容的了解不夠全面,還存在停留于字面上的一般理解的情況,并不能正確把握其中的立法精神、深刻含義以及價值取向,容易對執法規范化造成誤導。其次,執法人員缺乏信息更新意識。不管是法律法規的修改、補充還是執法解釋的更新,又或者新類型的消防犯罪違法出現,都意味著消防執法人員必須積極跟進,盡快了解相關內容,進而在消防執法工作中做到與時俱進,保障工作質量與效率,切實解決相關問題。但是部分消防執法人員缺乏信息更新意識,對法治更新以及消防違法犯罪的發展了解不足,導致工作開展較為滯后,容易遇到工作障礙和瓶頸,更遑論執法規范化的實現。然后,消防執法人員工作經驗不足。消防執法規范化并非是簡單地照搬法律條文指導相關工作開展,而是要準確把握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果之間的關系,并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合適的方式進行有效執法,保障執法效果。但是部分人員經驗缺乏,尤其是缺乏處理復雜問題的相關經驗和能力,導致他們在實際工作中難以正確處理,影響執法規范化的實現。最后,信息技術素養不足。在信息化時代,消防執法正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部分人員信息素養較低,缺乏主動學習的意識和習慣,難以在新時代背景下支持消防執法工作的規范化開展。
3 完善消防法制與執法規范化的對策
3.1全面推動立法建設
對消防執法相關的《消防法》、《行政處罰法》等法律條文進行更新、補充和完善,能夠為消防法規體系的不斷完善提供基礎支撐。隨著消防改革進程的快速推進,部分法規條款的內容已經顯得較為陳舊、滯后,和實際情況存在一定偏差,需要及時進行廢除或者修改,并要針對一些新的問題新增合適的法律條款,盡量保障立法建設的有效性,提升消防法制規范性。除此之外,還需要對配套的相關政策、規章、制度等進行建設和完善,全面構建完善的法律支持和保障,為消防執法的規范化發展提供最基礎的動力與支持。
3.2加強執法理念教育
執法思想、意識和理念的偏差會對消防執法工作的開展造成巨大影響,無法實現規范化執法,因此有必要全方位加強執法理念教育。首先需要落實對執法人員的依法依規執法思想教育。不少消防執法人員在開展工作時存在一定的隨意性,對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制度的了解和研究不夠,導致執法工作難以體現規范性,嚴重影響執法效果的同時還會對消防執法部門的公共形象帶來負面困擾。其次需要落實違法打擊和權益保護相結合的執法思想教育。企業固然可能是消防違法犯罪中的被打擊對象,但也是被保護的對象,如果一味地強調對消防違法行為的打擊而忽視了保護,反而會對企業合法權益造成不小影響,導致規范執法無法真正落到實處。然后應當強調法律、政治及社會三大層面執法效果并重的教育。消防執法工作覆蓋領域廣,涉及到大量內容,這意味著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不能僅著眼于法律效果,還需要充分考慮執法行為所產生的整治效果和社會效果,促進三者的有機統一,兼顧公平正義和人民群眾的普遍認同。最后還需要加強質量與效率并重的執法理念教育。消防執法人員應當正確認識到執法質量和執法效率之間的關系,在維持二者平衡的基礎上促進二者的同步提升,大幅改善執法工作規模、力度與規范化。
3.3做好機制體系建設
做好機制體系建設能夠為規范化執法提供更為可靠的保障,而且需要重點從兩方面進行建設和完善。其一為執法流程機制的建設與完善。以國家法律的相關政策法規為基礎,參考地方消防執法工作實際情況,對執法職責范圍、具體內容、操作流程等進行全面規范,要求消防執法工作人員嚴格按照規范進行操作。尤其要對執法裁量加以明確,務必要保障裁量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和制度,從而避免隨意、濫用法律等情況出現。其二為執法監管與考核相關機制的完善。針對消防執法工作建立責監督制約機制、考核評價機制、責任追究機制,對相關職責加以明確,落實執法工作的全方面、全過程監督和管理,加強內部制約和拓寬外部監督渠道,以科學、合理、量化的具體指標對執法情況進行考核與評價,同時對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進行及時追究和懲處。
3.4落實人才培養管理
人才培養與管理是保障消防執法規范化的關鍵所在,這是因為消防執法工作是由人完成的,如果人在工作過程中存在各種問題,那么必然會影響工作質量及效率,更無法保障規范化的實現。針對消防執法工作的實際情況,構建可具化的人員綜合素養指標體系,并以該體系指導人員培養、考核工作的開展。消防執法人員需要對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制度有全面而深度的了解,同時應當及時跟進法律制度的更新、補充與廢除,積極了解最新的消防犯罪違法類型,具備較高的信息技術素養,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術操作方法和技巧。圍繞這些內容進行創新和拓展,構建相應的考核與培訓機制,但凡未通過考核的都需要接受培訓,直到通過考核為止。另外還需要加強消防執法人員管理,全方位掌握人員心理特征、實際需求、工作狀況等,做好思想教育,構建科學有效的激勵機制,通過物質和精神層面的獎勵與處罰等,激勵執法人員開展規范化工作。
4 結語
綜上可知,法治社會背景下需要積極推動消防法制與執法規范化,打造更高水平的消防執法工作,為廣大社會群眾提供更加優質、可靠的服務,嚴厲打擊消防違法犯罪活動,保護消防安全。相關部門必須對此加以高度重視,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合理措施加以處理,為消防防治與執法的規范化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 李卿.完善消防法制與執法規范化建設對策[J].山西建筑,2018(02):248-249.
[2] 張瀅.消防法制與執法規范化建設的完善策略[J].法制與社會,2019(18):213-214.
[3] 李巖.探討消防監督執法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處置對策[J].中國科技縱橫,2016(16):177,180.
[4] 吳雪峰.完善我國消防法制與執法規范化建設對策[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24):276.
[5] 黃偉航.完善消防法制與執法規范化建設的策略研究[J].法制博覽,2016(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