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林 李宇光
摘要:在我國,國防動員潛力數據基礎模式主要是基于傳統數據中的各類數據報表以及相關圖片、文本來主要構成的一些非結構化數據,這種單一化的傳統數據結構管理模式因其缺少立體的空間屬性及對應相對立體的位置信息,因此不符合當代現代化國防建設的發展,阻礙國防建設先進性任務的完成。基于此,針對現有的形勢以及國防建設任務,我國國防建設人員應積極引入地信技術,從而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加強國防建設中國防動員潛力數據管理的科學性,有效推動我國國防建設的不斷進步。
關鍵詞:地理空間技術;國防動員;數據管理;應用方式
地信技術是當代基于數字化技術的一種全新利用,其數據應用模式與數據建構模型對于當代國防動員潛力數據管理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基于此,當代國防發展中應積極引入此種全新技術,從而推動我國國防動員能力的提升,構建現代化新視域下的國防動員潛力數據庫新生態、新模式。
一、地信技術在國防動員潛力數據應用內涵
國防動員是指國家在現行狀態下,遇到各類不可控的突發事件背景下,采取緊急針對性措施時,由國家日常狀態轉入一種臨時的戰時狀態,進而通過整體戰略思維下的統一調動各種人力資源以及物力資源,科學有效地為即將可能發生的戰爭提供服務模式或者是處于準備狀態。在當前國家國防發展中,雖然已通過一定方式逐步構建對應的國防物資資源以及人員動員體系,并具備一定的二維式組織機構。但究其根本,其還是囿于一種靜態化傳統二維模式,并沒有融入更多的現代技術。這并不能滿足現行階段國防發展的軍事需求,落后性逐漸顯現。地信中的GIS技術是一種較為先進的技術,憑借自身數字化技術支持下的強大空間數據處理分析能力和空間數字化可視化效果,逐步開始被運用到各個國防體系當中。基于此,科學研究地信在國防中的科學運用,有效構建新技術支持下國防動員新生態,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地理空間信息技術特點
地信技術主要模式是指基于一種實際地理位置為基礎參數的,在以立體空間的信息提供數據視域下,利用統一的數據空間定位基準和數據應用模式,以實現各類信息進行交互以及整合的一種技術模式統稱。在實際的地信技術應用中,其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具體應用,首先其基礎運用,即地理空間收集,具體來講,就是利用一些技術手段構建現實世界的基礎空間數據信息集,如人文形態的自然地形地貌基本屬性等等。這些數據的收集與使用,主要是用來研究自然界的基礎狀況。如常見的包括地理測繪等等。第二種模式就是智慧城市的基礎支持。在當今信息化支持下,無論是智慧城市還是數字城市,其要想得到全面的提升與發展,那么就必須依據各類信息系統建設,積極汲取空間數據集中的各類空間數據內容,進而在對應的地理框架數據支持下,科學構建對應的立體空間數據應用于處理系統,進而完成城市智能化模式的科學構建。最后則是數據的科學使用。在當前技術視域下的信息化建設中,信息化建設比較單一,在具體應用中對于大多的數據專題信息,其本身并不具有嚴謹的科學定位特征,自然也就無法實現數據信息的交互利用。而將當前的地信技術作為定位參考基準,那么就足以在其數據支持下,為各類用戶提供各類的專題信息,從而科學滿足各類平臺中的專題信息定位、定量處理的要求。由此可以明確:首先,其框架中數據信息儲存量和使用量極其豐富,且生產周期長。其次是信息化速度的加快,促進了信息的不斷革新,進而使其更新費用更高、頻次更快。最后則是基于這些數據基礎上的位置信息和屬性信息更易于被接受,同時也就意味著更容易被使用。基于此,當前國內的一些模式都是依靠其完成的,如數字高程模型DEM等等。基于這種認知,可以有效確立地信的特點和優勢,進而通過科學驗證,有效性的方式使其融合到國防動員工作中去,從而實現更加快捷、嚴謹的國防動員潛力數據新模態構建,推動我國國防信息化工作的不斷前行。
三、地信技術視域下的當代國防動員潛力數據管理新形態新模式
國防動員潛力數據管理是指當前國防信息化條件下,在可能發生的區域局部戰爭多樣態下的軍事任務指揮決策必要依據。其應用的主要任務是解決我國國防動員中的數據應用管理交互程度較低、組織管理與更新手段滯后等問題,基于此,其在國防動員潛力數據管理中應用應采取以下模式:
1.基于全空間時間關系型數據庫應用模式
全空間時間的關系性數據庫,也可以理解為基于立體效能的三維數據管理模式,這種關系型空間數據庫管理是一種全新的數據使用交互理念,其主要是指基礎地理圖形和對應的所有屬性數據RDBMS進行科學對應的操控和管理。在具體的數據開發與應用中,根據實際不同業務的需要,GIS軟件商在此基礎上進行了不同方向的不同程度的應用開發。這種開發有效地革新了原有的地信技術應用思想和應用模式,不僅體現了地信現有的技術發展思維和發展模式,還使其開始具備了一些原來沒有的發展方向,客觀地提高了其使用效率。在當前實際運用中,關系數據庫不論是其應用建設的理論還是實際中的數據應用工具,都已經逐步發展和成熟,并做到了一鍵操作分布海量數據應用以及支持多用戶訪問、安全性控制和一致性檢查。
2.面向特定對象空間數據庫應用模式
在國防動員能力數據管理中,面向特定對象空間數據庫的管理主要是指可以擴充對象數據庫中的數據類型以支持空間數據的信息化技術視域下的數據應用模式,這種擴充包括很多內容,如基礎的數據采集整合后的幾何體、多邊形基礎數據,進行距離計算,進行空間關系檢測等等,甚至一些比較復雜的應用也可以在此實現,如緩沖區計算模型疊加復合等等。這些基礎數據的應用以及對應數據整合發展、衍生等都打破了原有的數據基礎應用界限和模式。這樣,相關人員可以通過對數據庫管理系統的科學應用,提供部分空間模型服務,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科學有效地實現了相應的數據交互使用和數據共享,使國防動員業務系統軟件開發可以將重點放在數據表現以及復雜的專業模型上,還能利用其數據中的科學計算思維與應用模式,有效實施科學化的數據立體空間應用。
3.基于國防動員潛力數據庫設計的基礎思維和原則
國防動員潛力數據庫是一種包括地信基礎數據以及對應對象的專題數據的一種新型數據信息化模式,其可在具體應用中,通過利用地信技術模式,構建新型訪問系統和數據應用系統,進而使各類國防應用資源信息數據基礎模型以及數據專題技術應用能夠科學安全的通過對應的接口模塊進行互相訪問,進而以此為基礎,通過嚴謹科學的模式,建立統一的國防數據坐標系統,從而依靠數字信息化技術下的特定指定性數據代碼和對應數據管理規則,依據特定使用規則實現數據之間的科學安全連接,并與此基礎上,保持數據庫的嚴謹性和科學使用性。地信所屬數據的組織在具體應用中,應遵循先進性與實用性屬性相結合的基礎原則,在保證其數據應用使用規則以及安全規范性的基礎上,在集中管理與分散管理原則視域下,兼容矢量數據、多媒體數據、文字表格數據等基礎性的二維動員數據格式,從而科學保證其使用的安全性,推動其不斷完善。
四、地理空間信息技術在國防動員潛力數據管理中科學運用的重要性以及價值
1.能夠推進當代國防動員信息化的現代化需要
國防動員是一種需要在某些特定時刻凝聚全社會人民群眾力量,依靠數字化、信息化模式打贏當代具有信息化特點的一種重要方式,是我國民族復興以及強國、強軍夢的重要基礎內容之一。在之前的傳統模式下,受國家、軍隊體制以及技術等各個方面的制約,我國國防動員技術雖然已經獲得了一定的發展,取得一些進步,但依舊存在傳統模式之中,總體水平不高。在具體過程中,國防動員的相關信息只有一些簡單的潛力數字和表格化的能力數據體現模式,無法精確而快速進行某些數據的快速分析以及有效性評估。而科學引入地信技術理念和模式,則可以有效打破現有的這種狀態,有效構建新型的國防動員信息化建設新模式。
2.有利于當代國防動員工作新模態新生態科學構建
用引入地信技術應用的方式來促進國防技術科學現代化的發展,有效構建新技術以及新布局下的國防技術現代化建設新生態結構與模式,核心思想就是利用新技術、新思想下的多元化技術思想開展融入模式,來推動我國國防技術現代化建設的可持續化發展,推動國防技術創新發展的不斷革新,讓當代國防技術發展能夠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讓國防技術發展工作在提升其工作效率的同時,有效的構建生態化的新的國防技術創新發展生態環境。基于此,在當前國家安全發展視域下,國防相關人員應加強自身的職責意識,加深自己對新形勢新視野下國防技術現代化建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深刻認知,進而不斷通過加強自身職業素養,優化技術以及構成模式等手段,有效增強國防技術發展有效性的認知,不斷增強自身的綜合水平,推動國防技術的可持續發展。
3.是服務國防動員潛力空間可視化構成必要條件
計算機應用視域下的數字化、信息化出現與發展大約已有近百年的歷史。但是在我們目前的國內諸多領域中。由于各種原因,其信息化對應技術發展思維和軟硬件設備等多方面深受限制,無法實現進行對應基礎數據信息化交互,更達不到數據干預引導。而在其組成核心的數據結果表達也是采用的二維圖形表示模式。這種程度下的模式并不具備立體思維整體概念,且在這種模式下極容易造成大量基礎數字采集信息丟失。近十幾年以來,隨著國內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各個信息處理方面軟硬件性能都得到迅速增強,原有的基于計算機技術局限的圖像處理算法、數據庫建立思維模式以及可視化表達等諸多方面,開始有了不斷地突破和改進,進而使諸多領域中的數據可視化技術成為一種可能,真正突破原有數據二維應用模式,為數據交互使用以及整合發展延伸提供有力保障。在國防發展中,科學引入地信技術的概念和技術手段、模式,不僅可以幫助當前國防數據庫建設科學擺脫傳統的二維圖形數據應用限制,達到信息資源直觀、明確以及數據豐富的要求和特點,有效構建數字化視域下的國防動員數據庫信息新生態新模式。地信技術數據框架不僅包括簡單的最初基礎地理信息采集資源獲取、加工處理,其還包括對應衍生的對應的數據分發服務和對應所涉及的一切資源應用以及控制,其主要模式是由信息數據體系、目錄與交換體系、政策法規體系、等服務體系綜合構建而成的。國防動員潛力空間數據庫的科學建設與發展,不僅需要地理空間框架中各類數據應用技術標準體系創建、延伸等具體思維模式進行支撐,還需要具體建設方法為基礎實踐依據。因此,地信應用技術在國防動員潛力數據中的科學發展以及應用,不僅能幫助與實現國防動員潛力數據的現代化、信息化模式,還是構建軍民融合、科學發展的重要組成工作。
總而言之,基于現行的地信發展技術和發展模式,積極利用地信技術的思維和模式對現有的國防動員潛力數據庫進行完善性管理,使其能夠在科學嚴謹的安全視域下,將地信中的數據與動員潛力屬性數據進行數據交互思維下的相互關聯以及技術屬性使用,使國防動員建設潛力信息能夠直觀的在地圖或者信息化模型上進行顯示,并直接應用于國防動員潛力系統進行交互查詢以及控制,不僅對于增強國防動員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有著重要作用,還能有效構建國防建設新模態,推動國防建設信息化的不斷發展。因此,當代國防動員建設中,應積極引入地信技術,從而幫助其科學突破現有的二維思維,有效構建立體化的國防動員潛力數據庫建設模式。
參考文獻:
李國明,應國偉,陳延敏,等.地理空間信息技術在國防動員潛力數據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2020(2018-4):151-152.
李國明,李勝,陳延敏,等.基于地理空間信息技術的國防動員潛力可視化系統設計與實現[J].有色金屬文摘,2018.
丁健.地理空間信息在未來軍事應用中的構想[J].中國科技信息,2008(1):252-253.
艾慧敏.地理空間信息技術在應急管理中的應用[J].大眾投資指南,2018(18):2.
作者簡介:王春林(1985-),男,漢,籍貫:河南溫縣,本科,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國防動員、應急等;
李宇光(1984-),男,漢族,本科,籍貫:陜西西安,中級工程師,研究方向:戰場環境、地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