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志才
(右江民族醫學院附屬醫院,廣西 百色)
CT 機是醫院設備科中極為關鍵的醫療設備,于20 世紀后期正式被研究問世,發展至今,對其研究和改進的課題討論從未停止。CT 機的面世給醫療行業帶來了重大改變,使綜合醫療水平得到了提高,并且還帶動了相關醫療設備的發展進步。對其進行有效的使用,可以為廣大患者帶來治療福音,從某種程上來說,可以增強患者治療效果,提高患者某些疾病治療的成功率。但根據目前的使用實際情況分析,CT 機在運作過程中常會發生規律性故障,例如數據傳輸時的規律性故障、數據采集時的規律性故障以及運作時床體運動的規律性故障等,這些故障的發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CT 機掃描結果的準確性,導致患者監測結果失真,進而對患者疾病診斷的結果造成重大影響,耽誤患者治療時間,最終影響患者的治療質量[1]。因此,必須根據故障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從根本上改善機械故障帶來的一系列不良后果。
CT 機是計算機X 線斷層攝像機的簡稱,主要分為掃描裝置和計算機系統,除開這兩大主體裝置,還有其他諸如圖像顯示器和多幅照相機等輔助設備,掃描裝置大多由各種檢測儀器組成,而計算機系統則主要負責數據的采集、傳輸和處理,其中磁帶機和操作臺也是計算機系統的組成部分。CT機于20 世紀70 年代由英國的物理學家研制成功,最先作用于醫療上是被用于顱腦疾病的檢查診斷,最后有顱腦檢查擴大到全身檢查的是在1976 年,這個進步是X 線發展的一種革命性改變[2]。我國于20 世紀70 年代末期正式將這項技術引入國內,自引入之日起,僅僅花費了30 年時間,我國的城市乃至鄉鎮醫院就開始廣泛將這種技術應用于疾病的診斷檢查,CT 檢查迅速風靡于全國的醫療診斷,逐漸發展成為醫療事業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檢查診斷設備。
CT 機的前身是X 線機,換言之,X 線機進化發展的成果就是CT 機,CT 機改善了X 線機的各項功能,尤其是分辨能力,分辨率的提升直接意味著疾病診斷率的提高。CT 機主要是依靠X 射線對人體的某個特定部位進行掃描,在掃描的過程中,射線的去向主要是部分被人體組織吸收,部分穿透組織然后再反饋給檢測器,由此得到信號,再經過計算機系統的數據收集和處理器將信號轉變為圖像顯示出來,這種圖像就是CT 機的掃描診斷[3]。
這種故障主要是發生于CT 機的計算機數據處理系統,常見的故障現象有日常開機自檢,發現聯機困難;開機后,發現聯機異常;在機體放電結束后一段時間,其運轉都無法停止;機體放電完成后,圖像顯示異常,一般是圖像生成的數量和放電次數不等;控制CT 機與多幅照相機的通信設備經常發生異常;在開機時,提示設備啟動異常;開機后,發現預熱球管在預熱時產生錯誤[4]。
在CT 機的計算機數據處理系統中除了傳輸數據的規律性故障之外,還有采集數據時也會發生規律性故障,常見的故障現象表現為:機體掃描工作已經結束,但相關儀器的運轉無法正常停止;在掃描之前,已經調試好相關掃描數據,但點擊掃描開始無反應;在掃描過程中,有操作異常的提示信息出現;在進行掃描之前,無法將機體的傾斜角度調整至符合掃描規范的實際角度[5]。
床體運動的規律性故障也是CT 機工作時常見的規律性故障之一,常見的故障現象主要體現為:當床體運動突破限制,會出現控制失效的現象,一般操作床體的運動依靠機體的固定按鍵完成,控制失效即按鍵和運動之間失去聯系,例如按鍵指示停止運動,但床體卻依然持續運動;在進行床體運動的操作時,界面顯示連接異常或超時,此時會出現重新操作的提示信息;在床體做水平運動時,正向和負向運動都可能出現運動錯誤的提示[6]。
根據上述的常見規律性故障現象來看,大部分都是由于機體的控制儀器出現問題所致,例如開機后不能正常聯機,這種故障錯誤通常發生在床控機上,可能是其中的通訊板、網卡板以及運動控制板的接觸出現問題,若以上儀器的接觸正常,故障出現的多半原因都在床控機的CMOS 供電電池上,供電池的電壓過低時,就會造成聯機異常。要解決這些故障,首要任務就是對床控機中的儀器進行定期清理,檢查其連接位置是否正確,定期更換供電池;還有出現圖像數量與放電次數不等的情況,這種故障大多是由于數據采集系統中的輸入和輸出電路板出現了問題,可能是因為有灰塵覆蓋其上,阻礙了其正常運轉,解決這類故障的方案就是定期對輸入和輸出電路板進行清潔打掃,保證機體運轉時儀器正常工作接觸[7]。另外,除以上規律性故障之外,還有球管質量的好壞也會對正常聯機操作造成影響,因此,要定期對球管的狀態進行檢查維修,判斷其質量是否能夠支撐CT 機正常運轉,若發生異常情況要對其進行檢修更換,始終保證球管的運行狀態維持正常水平。通過以上的故障解決案例說明,要解決CT 機規律性故障問題,就必須定期對機體的儀器進行清理檢修,如此才能確保CT 機的正常運轉。
要想實現CT 機的正常運轉,對機體的操作就必須按照正確流程進行,只有嚴格按照操作流程進行相關操作,才能確保CT 機的整體工作質量。針對數據采集中出現的規律性故障,其中有一種故障現象是在掃描前調整好參數卻不能正常進行掃描工作,這種現象通常是因為參數調整出現問題而導致的,解決這種故障的方案很簡單,就是對參數進行重新設定,嚴格按照操作設定范圍進行調試,不可超出設定范圍,也不可擅自縮小設定范圍;還有在調整機體機架的角度時出現的故障現象,這類故障大多是出于傾斜編碼器,最大可能就是在歸零時操作不正確,解決這種故障只需嚴格遵循歸零操作流程,就可使機架角度調整故障得到解決[8]。通過以上案例證明,要解決CT 機規律性故障問題,除了定期清理儀器之外,操作也必須按照正確流程進行,如此才能避免因操作不當引起的規律性故障發生。
任何設備要實現持續的正常運轉,都不可忽視更新換代的重要性,設備的使用壽命具有限制,一旦超出使用年限,任何設備都會出現規律性故障,CT 機也是如此。根據上述規律性故障中發現,其中有一種故障現象是球管預熱出現錯誤,這種故障的原因大多是由于內部滑環電刷出現問題,最大可能就是電刷老化無法進行正常預熱,最直接的解決方案就是更換老化的滑環電刷[9]。通過此項案例說明,要解決CT機規律性故障問題,就必須定期對CT 機的儀器進行更新換代,如此才能避免設備內部零件的老化造成的規律性故障。
通過對CT 機的工作原理介紹,我們明確了CT 機可能發生規律性故障的位置。通過分析,本文列舉了CT 機運轉時常見的規律性故障,大多都是發生數據采集和傳輸系統之中,而針對這些故障也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總結出來就是對CT 機要定期進行清理檢修、嚴格按照操作流程操作以及定期對CT 機進行更新換代,如此才能確保解決CT 機規律性故障問題,實現CT 機的正常運轉,提高CT 機的工作質量,為醫療事業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