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俊杰
摘? 要? 山西晚報社在全媒體發展背景下,進行了新媒體中心的組建和媒體實踐探索,過去紙媒占報社主要業務的格局已經發生了變化,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融合成為報社當前和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為了能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占有省級媒體的重要一席,報社總結近五年媒體融合發展的經驗并對發現的問題進行總結和思考,力爭在下一個五年中實現報社的徹底轉型和升華。
關鍵詞? 山西晚報社;媒體融合;媒體機制改革
中圖分類號? G2?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2096-0360(2020)15-0096-02
2016年2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指出“融合發展關鍵在融為一體、合而為一”,為媒體融合發展指明了方向。媒體融合發展不是簡單的做加法,而是真正做到不分彼此的相融相通[1]。通過數年的融合發展,包括山西晚報社在內的多數傳統媒體已走過了報網融合建設、多媒體中心建設和基礎融合發展三個階段。幾乎所有的傳統媒體都完成了前兩階段的基礎性工作,但融合發展階段僅處在量變時期還未進行有效的質變。媒體融合在組建公眾號、短視頻等新媒體平臺的基礎上,開始注重內容的創新,迎合觀眾的需求,與觀眾快速友好的互動。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短小精簡的視頻和內容有新意、觀點獨到的文章更容易受到青睞。媒體融合要發揮集中平臺的優勢,如南方報業集團、廣州日報社等建立了基于多個傳播媒介的采編一體化平臺,大大節省了各平臺的采編成本,提升了采編到成稿的速度。湖北廣播電視臺創將政務服務和新聞媒體結合起來,打造了“長江云”,這種創新式的發展為媒體融合提供了新的探索路徑。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國內主流媒體在抖音、微信公眾號和微博上開展豐富多樣的節目創新形式,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媒體融合發展之路。
1? 山西晚報社媒體融合體制機制創新的實踐探索
山西晚報社積極響應中央的號召,在2015年開始謀劃媒體融合的改革,已取得初步的成績。山西晚報社隸屬于山西日報報業集團,在學習大型互聯網媒體公司和其他兄弟省份的省級媒體融合的基礎上,結合自身情況,建立了新媒體中心。近年來,逐步形成了以傳統紙媒為基礎,網站、數字報紙、微信公眾號、抖音短視頻等新媒體為創新方向的全媒體展現平臺,并通過與山西電視臺、山西廣播電臺等省級媒體的合作,打造全媒體一體化平臺,探索出一系列經濟性和社會效益平衡的媒體融合轉型之路。
1.1? 轉換思維模式促進媒體體制機制改革
山西晚報社為事業單位,由于受到諸多限制,體制機制不靈活,人員惰性較大,未有形成有效的改革激勵措施。在保證意識形態和輿論方向正確的前提下,優化人員的考核機制,尤其重視同工同酬,按勞分配的問題。單獨制定媒體融合的人才管理制度和考核辦法,增加媒體融合發展的考核指標,不能一味的以粉絲數、爆文、熱點作為考核項,應增加中長期規劃指標項,注重媒體融合的長期發展。招聘計劃向引進新媒體人才傾斜,提高采編人員的主動性。減少流程的審批環節,將紙質的審批流程改為線上完成,尤其增加移動端的審批環節,盡可能以媒體融合為契機,加快體制改革的速度。媒體融合創新不僅限于媒體的融合和全媒體時代的轉變,更在于對傳統方法的改革。媒體融合并不是簡單的內容融合、平臺融合,而是在報社的經營、人力資源、內容創新和平臺優化的轉變,最深層次是所有人員思維模式的革命性變化。只有全員思想意識得到轉變,媒體融合創新實踐才能取得突破。
1.2? 打造集約化的新媒體中心和流水線式的采編平臺
形成信息一次獲取、多從加工和多維度傳播的模式。首先在思想上有所突破,將《山西晚報》定義為植根山西、面向中國的全媒體新聞資訊平臺,在此基礎上整合原有資源,擴充新媒體人才,將編輯隊伍進行統編,按欄目、板塊加以區分。落實編輯的項目主體責任制,將每條新聞看作一個項目,成員要求分工明確、資源共享,進行流水線式作業,提高新聞的采編速度。由于《山西晚報》以都市民生內容為主,為保證新聞的及時性,突發新聞簡化采編模式,縮短采編審批流程,以碎片化的形式在抖音短視頻平臺先行播報,目前《山西晚報》的抖音粉絲數已超過10萬人,大大高于原有預期。此外,在新聞上站上,打造全方位的國內國際新聞傳播平臺;在數字報刊上,設立山西發布、社會直通車和夜讀等特色欄目;在微信公眾號上進行一些深度的評論性報道;甚至打造互聯網數字廣播,讓讀者可以“聽報”;對于黏性較強的客戶,采用App的方式進行固定。全媒體的差異化定位,使得《山西晚報》的受眾人數在全媒體時代得到了幾何級的增長。
1.3? 合理配置現有人力資源助力媒體融合創新發展
全媒體時代各媒體競爭的主要資源仍是人才。《山西晚報》作為傳統紙媒,編輯的文字功底普遍較強,但是在全媒體時代,部分專題和一些特殊題材需要依靠視頻和音頻呈現才能達到完美的表達效果。資歷深厚的老員工擅長文字表述,但由于精力、動力等方面原因,對于互聯網基本知識的掌握度不夠,尤其對于全媒體時代所急需的視頻編輯能力不足,導致媒體融合發展的道路不順暢。新招聘人員短視頻剪輯能力和制作水平優于老員工,但文字功底略差,引領其他媒體的作用不明顯,媒體話語權不夠。社里通過導師帶徒、微課慕課等形式,在制度上激勵雙方的知識互傳,培養和打造新型的全媒體復合型人才。在傳統紙媒板塊化欄目的基礎上,增加了熱點和標簽化的節目編排形式[2]。通過H5、短視頻和直播三項驅動模式,帶動《山西晚報》的全媒體時代轉型。
2? 山西晚報社媒體融合內外部聯動創新的實踐探索
2.1? 報、網、播全媒體聯動,實現受眾的無死角覆蓋
以“互聯網+”時代的互聯互動帶動全媒體的流量提升,使媒體融合和諧發展。挖掘新媒體傳播時效性的潛力,發揮傳統省級紙媒嚴謹、客觀和正能量傳播的特點,樹立省級報社在全省的領袖風范。新媒體傳播方式,不僅將年輕的客戶吸引到App、新聞公眾號和微博等傳播媒介上來,更將年長客戶逐漸過渡到數字報刊等新媒體上,充分發揮了報網合一的全媒體優勢。在紙媒上進行App和微信公眾號的二維碼的粘貼,方便用戶對自己感興趣的新聞進行搜索,讓紙媒的新聞成為一個大型數據庫。同時紙媒發行量減少,可降低紙張的浪費,有利于節能環保。新媒體的加入使原有讀者互動變得輕松宜行,讀者反饋的時效性大幅度提高。在新聞發出后,讀者就能通過App、微信公眾號、微博的評論功能進行留言,亦可通過短視頻直播中的彈幕隨時與報社互動[3]。在傾聽讀者的感受后,讀者的體驗度和滿意度都出現了20%以上的攀升。編輯通過讀者的實時反饋能更好的抓住熱點,挖掘出更多適合讀者興趣的新聞。
2.2? 多角度挖掘跨界合作的潛力,打造報業與其他產業的跨界融合盈利模式
近年來山西晚報社的媒體融合量變階段已初具雛形,但是也面臨著媒體融合的一個弊病,無穩定的盈利模式。各大互聯網巨頭紛紛進入媒體領域,如阿里巴巴收購視頻網站優酷打造自身的媒體平臺;騰訊則通過自家的騰訊視頻與微視、微信公眾號等組建了自己的全媒體社交平臺,這些成功的跨界融合都倒逼傳統媒體尋找新的媒體和產業融合模式,發現新的贏利點。山西晚報社營銷部抓住媒體融合轉型的契機,與地產、互聯網教育、醫療等產品結合,通過自身的流量和精準推送模式,獲得可觀的廣告收入,彌補傳統紙媒發行量降低帶來的影響。在現今較為熱門的直播帶貨、電商推廣等領域進行嘗試將媒體和電子商務緊密的結合起來,利用帶貨推廣提成的方式,形成報社新的利潤增長點。通過公益助農、公益助學等熱門公益形式,讓平臺下沉,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大眾,獲得更多的受眾。
3? 結語
在當下的全媒體時代,單一的媒體資源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新舊媒體的融合發展是媒體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在媒體融合的道路上,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互助互促,取長補短,在全媒體時代拓展品牌,增強用戶的黏度,探索出一系列合作共贏的舉措來迎接新時代的挑戰[4]。山西晚報社將抓住國家政策扶持的契機,力爭早日實現媒體融合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參考文獻
[1]彭祥麗.2016年我國媒體融合研究簡述[J].新媒體研究,2017(11):20-21.
[2]劉偉.融媒體語境下地方媒體轉型的思考[J].新聞世界,2018(1):27-29.
[3]付欣.媒體融合中地級市媒體拓展新路徑研究——以松原日報社為例[J].新媒體研究,2018(10):61-62.
[4]何知書.全媒體語境下新舊媒體如何在融合之路上提升自我價值[J].新媒體研究,2017(7):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