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麗
【摘? 要】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日益加深,與此同時老年失能率也在不斷增加。提出有效措施來解決我國失能老人的養老問題對家庭和社會都具有重大意義。本文以福利多元主義為視角,為解決我國失能老人養老問題提供了具體思路。
【關鍵詞】失能老人;養老問題;福利多元主義
1.失能老人與福利多元主義概述
1.1失能老人
按照國際通行標準,“失能老人是指因年邁虛弱、殘疾、生病、智障等而不能獨立完成穿衣、吃飯、洗澡、上廁所室內運動、購物等任何一項活動的老人,即失去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
1.2福利多元主義
福利多元主義是在福利國家危機的背景下,為解決福利國家危機問題而提出的一種新的理論范式。簡單說是福利的規則、籌資和提供由不同的部門共負責任,共同完成,如國家市場、個人、家庭和志愿組織等。
2.我國失能老人養老存在的問題及其成因
2.1我國失能老人養老存在的問題
(1)家庭養老功能弱化。家庭是失能老人養老服務供給的主要來源,子女、配偶等是提供養老服務的重要責任主體。但從現實情況來看,家庭養老面臨著諸多困難。一方面,失能老人配偶也在老年人行列,難以向失能老伴提供較好的養老服務;另一方面,在當今的社會環境下,子女在照顧老人的過程中遇到了諸多實際困難,比如時間、經濟和距離等。
(2)機構養老內外交困。首先,由于失能老人本身的特殊情況,所以很多養老機構不愿接收失能老人。其次,養老機構照護服務配套設施不完善。導致其服務質量低下,精神慰藉缺乏。最后,養老機構服務人員流動性大,穩定性低,缺乏專業知識,使其服務不佳。
(3)社區養老功能有限。社區養老在我國發展的時間還不長,因此在各個方面還不是特別的完善。首先社區養老的各項服務設施不足。其次目前社區照護質量低下是現階段普遍存在的問題。最后,我國的社區養老缺乏必要的其他方面的支持。
2.2我國失能老人養老問題的成因分析
(1)政府養老服務缺位。首先我國還沒有關于失能老人照護方面的專門性法律,而且很多關于失能老人的法律法規都很分散,并缺乏實際的操作規定。然后是政府重視程度低,對解決養老問題缺少必要的資金支持。而且對養老護理人員職業教育與培訓不到位,使護理人員護理知識和技能缺乏。
(2)? 家庭結構轉變。我國的家庭結構不斷向小型化,核心化發展,4-2-1 結構的家庭所占比例越來越高,簡單來說,就是一對夫妻要贍養四個老年人和一個小孩,但是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他們有著工作的壓力,有著照顧下一代的責任,所以就很難抽出時間去照顧老人,尤其是失能的老人。這樣一來,失能老人家庭照護資源就會受到限制,家庭照護作為主體的照護地位受到沖擊。
(3)社會組織培育不完善。我國非營利組織和志愿組織等發展起步較晚,自身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同時缺乏相應的專業管理人才,而且政府對民間組織的管理很嚴格,他們靠自己很難生存,要靠政府的扶持,在這方面政府相應的扶持力度還不夠,社會組織發展步履維艱。
3.國外基于福利多元主義解決失能老人養老問題的實踐及啟示
3.1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
美國、日本和德國,對于失能老人長期照護體系方面,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立法先行。有了法律的明確規定,才能保證各項措施有效的實行。因此,我國也應該先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以法律的形式明確規定服務的內容、服務質量評價標準以及資格審查等,這樣才能使失能老人養老得到更好的發展。
3.2豐富服務種類,拓寬籌資渠道
對于籌資方式,發達國家是多元化的。像美國,除了政府的資金保障外,很大一部分還有商業的。日本和德國采用的是社會保險模式,強調風險共擔。長期照護的發展最大問題就是資金,所以怎樣拓展更多的渠道來獲得更多的照護資金是我們所必須考慮的問題。因此,多樣化的融資渠道是很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的。
3.3建立服務質量評估和監管機制
一個完善的長期照護體系需要相應的配套制度。首先,監管機制是必不可少的,明確管理使得職責更加清晰,這一方面,美國就做了明確的規定。其次,要有完善的評估機制。比如對入住者要有標準化的評估,這點日本和德國做的比較完善。
4.基于福利多元主義解決我國失能老人養老問題的對策
4.1發揮政府主導作用
首先政府要根據本國的需要來制定符合本國實際的相關法律法規。其次各級政府應該將解決失能老人照護問題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中,給予高度的重視。再次,政府要出臺各項優惠扶持政策幫扶老人。最后,政府還要在標準制定、監督管理、人力保障等方面發揮主導作用。
4.2加強家庭的基礎作用
首先,要倡導有家和有房的失能老人回歸家庭養老。其次,社區民政部門應配備失能老人居家養老入戶調查員,定期對轄區內失能老人家庭成員照護質量的情況進行評估公示,保證居家照護服務的可持續性。最后,培育發展居家養老服務中介組織,引導和支持社會力量開展居家養老服務。
4.3提升社區的依托作用
首先,社區可以通過社會組織為家庭照護提供技術性、專業性服務,如康復保健、心理慰藉等。 其次,社區可以有效整合轄區內志愿者資源,為居家養老的失能老人提供志愿服和鄰里互助。最后,社區可以利用自身閑置資源為空巢失能老人、留守失能老人、困難失能老人提供日間照護、托老服務、飲食配送等服務。
4.4加強機構的支撐作用
養老機構以其專業化的護理人員和先進的護理技術,能夠為失能老人提供 24 小時全天候照護服務,在失能老人養老服務中起著重要支撐作用。當家庭和社區無力為失能老人提供長期照護服務時,機構的支撐作用就突顯出來。對于失能老人,符合條件的都應進入機構養老。
參考文獻
[1]戴衛東,金素怡.上海市失能老人長期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J].殘疾人研究,2019(03):30-38.
[2]蘇浩天.福利多元主義視角下社區老年福利供給主體的多元化構建[J].勞動保障世界,2019(26):23.
[3]劉曉慧,楊玉巖,薛喜娟,司聯晶.失能老人家庭照護質量與照顧者負擔的相關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9,39(16):4081-4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