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相金
停課不停學,網課成主角。特殊時期特殊開學,一切都在網上展開,網課從虛擬世界變成現實,老師們從三尺講臺的陣地轉戰(zhàn)到三寸見方的屏幕,一切突如其來,一切又井然有序。家校互通,師生互聯,一根網線連起千家萬戶,一根網線撐起教學一片天。
幾寸見方的屏幕,是我們教、學的全部。知識握在我們手中,知識穿梭在屏幕內外,屏幕雖小,世界很大!我在屏幕前上演激情主播,知識像溪流源源不斷,穿梭而來,你在屏幕前認真也好奇,專注也期許!課堂里,我們雖不能面對面交流,但你積極發(fā)言,認真答題,規(guī)范的作業(yè)就是對老師最好的鼓勵;這是我們網課最好的畫面,最美的寫照,最和諧的節(jié)奏!
畫面一
——坦誠交流,無顧慮
晚上10點半,手機QQ突然滴滴響了幾聲,這么晚了,誰呢?我打開 QQ,有一條請求添加的消息,打開一看,是班上的學生,準確說他已經有幾次請求了,我一般不輕易加學生為好友的,特別是現在正在教課的學生,因為平時都在學校,有什么問題直接面對面交流溝通,況且我也想給學生一些自己的空間,免得在學校管著他們,課余還有監(jiān)控他們的嫌疑,估計他們加我也需要勇氣吧?今晚加載信息上顯示一句話“老師加我,我有重要東西給您看”,呵呵,是套路么?有一閃念。但更多的猜想是一定有什么事兒?我略一遲疑,同意了他的請求。當然,這也不是添加的第一位學生了,這是特殊時期特殊的破例,從上網課以來已經陸續(xù)添加了好幾個學生了,有班上的課代表,大組長,小組長們需要經常交流的,為了方便起見加的。
他給我發(fā)來兩段截圖,是他和另外一名學生的對話,內容大致是這樣的,他們以前一直在一起玩游戲,現在這名學生要退出了,現在先得把學習搞好,畢竟初中只剩最后半年了,但另外一個卻很悲觀說已經太晚了,因為他陷在游戲里不能自拔,完全控制不住自己,然后又說人各有志,你學你的我玩我的,從此不再是朋友!大有英雄揮淚斷袍的架勢,所以他求助于我,希望我能幫幫那個同學!
其實,他說這名同學也是讓很多老師都頭疼的問題學生,平時在校的時候,學習都是憑三分鐘熱情,心情好了學習勁兒頭兒也上來了,課堂上回答問題積極,可是,某一天不知怎么就不開心了,立刻就變了個人,課堂上沉默不語,垂頭喪氣,自顧自的沉浸在個人世界里,任憑你老師怎么激發(fā)他都沒反應,就算你私下跟他交流也是不搭理你的,實在逼急了,就說老師這跟你沒關系,是我自己的原因,到底啥原因?又是長久的沉默。說實話,我一直沒放棄過他,也一直希望他有醒悟的一天,因為他其實挺聰明。還有一個原因,他也是一個留守孩子,父母在外打工,由爺爺奶奶帶著長大,據說這家爺爺奶奶照顧著兩個兒子四個孫子上學,平時照顧他們衣食住行已經很累的,根本沒精力管孩子的學習,這也是現在農村普遍存在的問題吧!
其實,從上網課以來,我堅持每天給他發(fā)一個信息,希望某一天有轉機。就在昨天,早上7點鐘的時候,他突然回話了,“我昨天作業(yè)交了”,這也許是他為自己搭的臺階,至少這是個好苗頭!事實也如此,我們之間有了一次開誠布公的談話,也許是網絡的原因,隔著屏幕,反而更能讓他敞開心扉,無所顧忌,雖然我不確定他一下就能完全轉變過來,至少,他可以坦誠的跟我交流,溝通,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和認知,這已經是個進步了!我們的談話在上課前終止,我感謝他的坦誠,他感謝我的教導!就憑這句話,這一大早的起床就開始的近一個小時的聊天工作總算沒有白費,雖然只有一絲欣慰,但我依然不放棄!
畫面二
———釋疑解惑,無障礙
從上網課開始,我就把QQ設置了有聲,因為這樣可以及時快速的查看消息,及時處理回復消息。因為這是我跟學生們溝通交流的唯一通道!這不,有問問題的,“老師今天作業(yè)交到哪兒,是小組群還是班群還是私發(fā)您?”、“老師,那個題可不可以這樣做?”……有求教的,“老師,這個題我還不太懂,能不能再幫我講一遍?”、“老師,這個題我是這樣做的不知道對不對,您幫我看看”、“老師,這是我的作業(yè)”、“老師,這是我的改錯”……,有匯報工作的,“老師,今天某某幾人沒交”、“老師,我們組都交了或者誰沒交”……學生的問題都在那兒,隨時看到隨時解答,反饋,就算他們不能及時接收也可以保留著,隨時查看。當然,我也能及時向他們了解情況,比如作業(yè)進度如何,作業(yè)完成情況如何,課堂聽講是否跟上,課堂隨時點名回答問題的情況,課堂誰表現積極……雖然,我們隔著屏幕,但這絲毫不影響我們的交流,反而比平時更方便快捷,反饋更及時!
畫面三
——面批面改,有收效
上網課以來,最讓人操心的是學生的作業(yè)問題。作為數學這門課,如果光聽不練是沒用的,所以作業(yè)的落實情況直接關乎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最開始學生面臨缺筆少紙的情況,傳來的作業(yè)五花八門,書寫凌亂,也是因為對著屏幕不適應,有的學生眼手不能統(tǒng)一。一周后學生基本適應網上交作業(yè),但作業(yè)傳群里,信息量大,也給了部分學生乘機抄襲機會,也給其他學生造成干擾;建群相冊換了個地方,但批改不方便,也不便于學生查看;然后是建小組群,便于統(tǒng)計,就是我辛苦點,挨個群里跑;隨著網課不斷的推進,總算有了比較科學合理的交作業(yè)的方式,就是作業(yè)模塊的使用,一是清楚知道學生上交情況,二是批改反饋方便及時,三是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空間不受干擾。
雖說作業(yè)批改,常常改的人頭暈眼花,但一想到學生期盼看到自己的作業(yè)的表情,每次總能咬牙堅持。網上作業(yè),相當于面批面改,很多學生喜歡私發(fā)給我,這樣改完以后就直接反饋給他,能及時糾錯,當然,最喜歡看到的還是:有學生收到作業(yè)全對時的歡呼雀躍;看到我給他點的贊時忍不住開心的表情,看到我給他作業(yè)本上一個大大的紅紅的好的時候的歡欣;也有看到幾個大大問號時的吃驚“天啦,怎么錯這么多?”;看到作業(yè)上紅色圈圈時的突然醒悟“哦,老師,我知道錯哪兒了,馬上改”,也有自我反思后發(fā)來的“老師,這道題本來是不該錯的,我馬虎了,下次一定注意”,“老師,我改好了,你幫我看看對不對?”……
疫情阻隔了我們上學的路,網課卻讓我們求學的路更暢通!網課走過了一頭霧水的迷茫,一地雞毛的困頓,一臉無奈的疑惑,至今,終于看到峽縫里一點兒希翼,終于找到一路暢通的捷徑。愿疫情消去,歸來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