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藝龍
摘要:由于鋼廠的工作環境較為惡劣,機械設備在進行高強度工作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故障,因此要做好檢修管理工作。隨著機械技術的精密化發展,檢修管理工作的難度也越來越大,要了解鋼廠機械設備的實際情況,從而采取合適的管理措施。
關鍵詞:鋼廠設備;安全管理;檢修模式
引言
鋼鐵企業的競爭力非常大,主要是效益和管理的競爭。鋼鐵機械設備在運行一定周期后,自然環境、生產負荷及生產磨損等都會對其造成不同程度的性能改變,因此會影響生產產品的質量;甚至一些機械設備存在潛在故障還會威脅操作人員的生命安全。所以,鋼廠企業一定要重視機械設備檢修管理工作,科學制定符合企業生產設備檢修的管理方式和制度,以保證鋼廠正常運行,提升其競爭力,實現鋼廠企業的經濟效益。
1鋼廠設備安全管理措施
1.1完善設備安全管理制度
鋼廠要針對設備構建起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以保障其安全管理的有效性。一方面,鋼廠要嚴格依循國家有關規定,規范選用各類設備,嚴格設備安裝過程,確保設備操作規范化與標準化;另一方面,鋼廠要深化安全管理意識,加強設備操作技術人員、檢修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引導其樹立安全管理思維,熟練掌握設備安全操作與維護措施,并加強監督與管理工作,嚴謹違規操作等現象發生。
1.2及時更新升級老舊設備
鋼廠應定期對廠房及車間各類設備使用性能、運行狀態進行綜合考察,針對老化設備,鋼廠設備管理人員必須予以登記,并上報領導及時予以更新、升級。鋼廠應依循國家相關規定、標準要求以及鋼廠生產實踐需求,科學選擇不同類型設備,最大程度地消除設備可能存在的各類安全隱患,提升其安全生產效率,改善其安全管理效果。
1.3規范設備安全使用過程
在日常生產環節,鋼廠要全面加強設備使用過程的規范性,嚴防設備在超負荷狀態下運轉。一旦設備出現故障,鋼廠必須在第一時間委派專業維修人員對設備故障加以分析、排查,及時制定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以此確保設備故障的維修效率。此外,鋼廠還應要求相關人員嚴格依循安全管理措施進行規范化、標準化使用,以防不必要的安全隱患滋生。
1.4做好安全防護措施
鋼廠機械傷害事故的預防工作能夠最大程度地保護工人的人身安全,防止不合理的操作造成的機械傷害事故。通過在機器設備上或周邊設立安全防護措施的方式,能夠有效將人體和機械傳動部位進行分隔。利用安全罩、安全網等隔絕體,給員工構筑安全防護罩,避免近距離的接觸設備造成的機械傷害。對于這些機械設備,也要定期維護保養,做好維護和檢查工作。發生故障必須及時檢修,并明確故障產生原因。堅決禁止設備帶病生產,徹底消除安全隱患。同時,對于生產環境的安全檢查也要格外留意,對于生產區域的布置和設備擺放情況要嚴格參照電氣設備的使用環境要求而綜合考慮。將工藝流程充分直線化,減少因機械設備設置不合理而造成的生產效率影響。
2鋼廠設備檢修模式
2.1制定檢修任務和目標
在檢修工作的前期,要明確檢修任務和目標,制定檢修任務和目標,避免檢修的盲目性,檢修人員可按照計劃進行檢修工作,使檢修工作能有序開展。先對機械設備的性能、技術狀況可能出現的故障進行全面檢測和檢查并做好記錄,對可能出現的故障做到防患未然。按各個部件的使用壽命及特點,制定詳細的檢修時間及計劃,按規定時間及時進行檢修。機械設備的常見故障大多是零部件的老化和磨損所致,在采購時盡量采購原裝零部件,消耗零部件要定時進行更換,避免對設備造成不必要的磨損及影響設備正常運轉,甚至影響整個生產。制定檢修任務主要包括:①確定設備各項指標和設備運行溫度是否達到正常指標;②根據機械設備的運行情況和設備上儀表相關指數等對設備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填寫運行評價表;③整理總結檢修任務,分析各種因素對設備運行的影響,制定檢修計劃,明確檢修工序,對檢修內容和目標進行詳細的說明。
2.2制定科學檢修方案
科學合理的檢修方案有利于檢修工作的高效、有序開展。只有在保證檢修方案充分合理,內容詳細的基礎上,才能夠將其作為檢修工作的實際指導標準,為檢測工作的開展提供必要的數據和技術支持。關于檢測方案的評估內容,理論上應涵蓋機械設備的實際運行狀況、運行環境、設備結構的設置合理程度、安全防護措施的設置形式以及人員操作時存在的危險系數等。除了這些固定的參考數據外,還需結合鋼廠對機械設備的實際使用環境和應用方式,進一步細化相應的檢測方案。依據檢測工作的開展目標,人員分工和工作性質來細化檢測細節,充分保證檢修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2.3合理應用各類檢修模式
2.3.1預防性檢修管理模式
預防性檢修管理模式是設備檢修公司檢修鋼廠機械設備的最常用模式之一。這一模式基于機械設備、零件磨損周期,根據機械設備出廠及使用頻率制定定時定點檢修計劃。一般而言,這種檢修模式能有效預防因運行環境以及機械磨損導致的設備故障率,降低維修成本。不足之處是這一模式需要檢修技術人員用手接觸機械設備,可能產生一定的事故率,且因檢修周期固定,會存在檢修頻率過高導致資源浪費,或是檢修頻率過低導致故障沒有及時發現的問題。
2.3.2主動性檢修管理模式
主動性檢修管理模式,即是主動分析機械設備中問題的原因,及早進行檢修處理,進而延長機械設備使用壽命,提高設備使用效率的檢修管理模式。隨著近些年鋼廠設備精密度的不斷提高,設備故障多由于精密度下降,因此,主動性、針對性地檢修能有效節約管理資源,提高檢修效率。
2.4檢修工作總結
檢修工作完成后,檢修者應及時對檢修工作進行總結。發現檢修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提出解決方案。還要對檢修過程中的成功經驗進行總結,并對檢修過程中涉及的新工藝和新方法進行分享,以此提高檢修設備的工作效率。檢修過程的記錄盡量做到詳盡,定期對檢修結果進行對比分析,分析出各種故障出現的時間周期,根據時間周期制定定期檢修時間,使這些故障在發生前就得到相應的預防處理。盡量將所有問題在檢修期間的到處理,避免在生產過程中突發故障停機情況的發生。
結語
鋼廠所涉及的大型機械設備眾多,此類設備大多在高溫、高壓與高負荷的惡劣環境下運行,因而極易損壞,也容易引發安全生產事故。因此,必須加強鋼廠設備安全管理工作,不斷完善設備檢修模式,確保設備操作與使用標準化、規范化,促進鋼廠生產效率穩步提升。
參考文獻
[1]張琛.焦化廠機械設備安全管理的對策探析[J].技術與市場,2019,(2):211-212.
[2]俞士高.寧鋼內燃機車檢修模式[J].中國科技信息,2018,(13):32-33.
[3]陳小忠,李承錦,宋電話.淺談如何縮短高爐計劃檢修時間[J].現代冶金,2018,(3):58-60.
[4]張磊,朱騰飛,閆永杰,等.鋼鐵企業設備安全管理與檢修模式研究[J].企業導報,2015,(15):1-3.
[5]張曉彬.淺談鋼廠機械設備檢修管理的基本措施[J].山東工業技術,2018(0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