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周
摘要: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社會的迅猛發展,廣大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也越來越重視精神世界的富足,對藝術追求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標準和要求。文化館作為一個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精神需求、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公益性文化活動的事業單位,成為了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重要場所。舞蹈作為美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文化館中的重要教學內容。
關鍵詞:文化館;舞蹈;教學;問題;對策
隨著我國經濟與科技的迅猛發展,廣大人民群眾審美水平的不斷提升,很多地方都建立起了文化館。全國各地文化館的層出不窮,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了優質的文化藝術和公共服務。舞蹈作為精神文化中的一種,在強健人們的體魄、陶冶人們的情操、愉悅人們的身心、提高人們的藝術修養方面發揮出了不可小覷的作用。本文從社會教學實踐出發,在學者研究的基礎上,試論文化館舞蹈教學的重要價值和意義,提出當前我國文化館在舞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困境,探討提高文化館舞蹈教學有效性的策略與方法。
一、文化館舞蹈教學的重要價值和意義
(一)有利于增強體質
在舞蹈教學中,人們可以跟隨美妙的音樂擺動身體,在音樂節奏中的每一次抬腿、踢腿、抬臂、下腰等動作,都可以鍛煉身體的柔韌性。人們通過舞蹈舒展筋骨、放松肌肉,久而久之,就會提高身體的協調性和爆發力,有利于增強體質,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除此之外,舞蹈訓練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含胸駝背等不良體態,在減重塑型上也有著不可缺少的作用,讓人們的舉止更端莊大氣。
(二)有利于傳遞情感
每一個舞蹈作品都有著鮮明的人物形象和感人的藝術主題,因此,要想更好的演繹舞蹈,就需要把握好舞蹈中人物的性格特點,分析舞蹈中的真情實感。學生在舞蹈學習中,有利于豐富自身情感。
二、當前我國文化館在舞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困境
(一)教學方法單一落后
在我國的文化館中,舞蹈教師的教育方法單一落后。在舞蹈教學中,采取“填鴨式”、“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向學生講授大量的舞蹈理論知識,卻忽視了實踐的作用,沒有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生掌握不到舞蹈動作的要領和技巧,導致學習效率停滯不前,教師的教學效果微乎其微。
還有一些舞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凸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意識到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只是扮演者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沒有找準自己的定位。經常出現在前面自顧自地教學,讓學生在后面被動地模仿的課堂氛圍。由于文化館中的學生眾多,教師很難照顧到每一位學生,那些吸收能力和身體協調能力較差的學生,很難接受到教師更有針對性的指導。
(二)舞蹈設施不夠全面
在一部分文化館中,舞蹈設施不夠全面,也嚴重阻礙了舞蹈教學的開展。舞蹈教室的教學設備嚴重匱乏,不能滿足學生的正常上課需求。還有的文化館中的器材設施甚至出現了嚴重的老化問題,設施的質量堪憂,為學生的帶來了不必要的安全隱患,不利于學生的舞蹈練習。
三、提高文化館舞蹈教學有效性的策略與方法
(一)豐富教學方法
作為文化館中的舞蹈教師,在開展舞蹈教學課堂時,要注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性,要關心照顧到每一名學生。舞蹈教師要根據學生不同的性格特點、心理特征、舞蹈基礎、吸收能力和身體素質等條件,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開展難度適宜的舞蹈課程,使自己的舞蹈教學更具有針對性,不讓每一名學生掉隊,要加強師生互動,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與此同時,舞蹈教師還要發揮創新思維,豐富自己的教育方法。“眾人拾柴火焰高”,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教師的精力是有限的。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將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學習小組,并保證每一個小組的舞蹈水平是平均的。學生在舞蹈小組中,可以很好的取長補短,通過小組內成員之間的互相幫助,最終達到合作共贏。這種舞蹈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既可以增強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舞蹈教師的教學壓力。
(二)完善文化館中的舞蹈設施
要想提升文化館舞蹈教學的有效性,就要完善好文化館中的遇到設施,保障舞蹈教室中的設備是齊全的、足夠的、完好無損的。除此之外,教師還要給予學生充足的實踐機會,將舞蹈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讓學生的舞蹈情感更真實、更充沛。
(三)加強舞蹈教師隊伍的建設
教師的專業素養與學生的學習效果是息息相關的。因此,文化館要加強舞蹈教師隊伍的建設,讓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舞蹈核心素養和課堂把控能力。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更好的開展教學活動,才能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對學生產生積極正向的影響,才能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各方面能力。
(四)舞蹈教學內容要循序漸進
舞蹈是一種專業性很強的藝術活動。因此,作為文化館舞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循序漸進和啟發誘導的重要作用。在學習新舞蹈時,可以把復雜的舞蹈動作拆分成簡單的、單一的小動作,先訓練2個8拍,再逐漸往上增加到4個8拍,最后到8個8拍。教師要做到由淺入深、由簡入繁,讓學生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以便更好記住舞蹈動作。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多一點鼓勵、少一點批評,多一點尊重、理解與包容,少一點呵責、懲罰和抱怨,以此來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教師可以采取獎勵機制,對于在舞蹈中表現優異或者成績進步較大的學生,教師要給予適當的表揚與獎勵,以此來激勵學生再接再厲。
除此之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放下自己高高在上的架子,以朋友身份和學生相處,要主動與學生溝通交流,拉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建立良性、和諧、友好的師生關系,做到教學相長的同時,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提高舞蹈教師的教學質量。
(五)營造良好的舞蹈藝術氛圍
環境對人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為文化館的舞蹈教師,要營造良好的舞蹈藝術氛圍,選擇合適的音樂,讓學生能更好的走進舞蹈情境。學生在濃厚的氛圍中學習,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審美能力。
(六)做到寓教于樂
傳統的舞蹈教學模式,很容易讓學生覺得舞蹈學習是枯燥乏味的、晦澀難懂的。因此,文化館舞蹈教師,可以在開展舞蹈教學的過程中,加入一些舞蹈游戲,讓學生在舞蹈游戲中掌握舞蹈要領,在學習舞蹈知識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快樂。教師做到寓教于樂,會使自己的教學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結語:
總而言之,文化館中的舞蹈教師要采取上述措施,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進而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學生的舞蹈學習能力和審美能力。
參考文獻
[1]王如君.淺談文化館舞蹈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J].文存閱刊,2018(14):159.
[2]章淑蓮.淺談文化館該如何開展有效的舞蹈教學[J].才智,2014(18):187.
[3]楊妙.淺談文化館舞蹈教學[J].大眾文藝,201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