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澤文
摘要:2020年的春節,因為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而變得特殊。2020年的寒假,因為一種特異的而變得漫長。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打破了春節喜氣祥和的氛圍,“新冠肺炎”使人們紛紛陷入恐慌。小學的孩子們對外界信息缺乏判斷,生活方式的改變會使他們本能的產生焦慮、恐懼、不安等負面情緒。而教育者應該給予孩子最大的關愛,而非強化這種焦慮。通過和孩子們一起學習自我防控知識,養成良好習慣,讓孩子們積極的應對困難,堅定信心。
關鍵詞:疫情防控;小學生
一、小學生新冠肺炎疫情應急處理制度
要有效的防控小學生新冠肺炎疫情在學校的流行和蔓延,工作首先應確立相關的制度體系。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國務院《突發衛生事件條例》,制定本制度。
處理原則
遵循“依靠科學、依法防治、高度敏感、果斷處理”的指導思想,堅持“政府指導、部門配合、屬地化管理、分級響應”的處置原則,嚴格控制傳染源,迅速切斷傳播途徑,減少發病人數,積極救治病人,迅速控制疫情,防止疫情擴散。
疫情報告
學校的校長為疫情的責任報告人:學校內的班主任、教師等其他人員為疫情的義務報告人。學習奧一旦發生傳染病疑似疫情和疫情是,責任報告人應立即報告。
應備藥品、器材
酒精噴霧器、消毒劑、體溫計等
學校一旦發生疑似傳染病的對外聯絡
與當地防疫部門及醫院保持聯系,一旦出現流行性疾病,迅速聯絡,做好應對處理。
流行性疾病的確診
學校應建立相關制度,保證小學生每日的身體健康。
1、每日及逆行晨檢,由校內醫務人員為主,教師和班主任老師協助,對到校學生進行例行檢查。
2、將有異常的學生上報,或及時送往就診點確認,對未到校學生進行確認,跟蹤調查具體情況原由,及時反饋信息到學校。
二、健康教育與信息發布
在建立健全完善制度的前提下,應對小學生開展全面的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預防教育工作。學校要利用各種宣傳媒介和各種宣傳形式,對小學生開展預防呼吸道傳染病防病知識的正面宣傳。
開展主題新冠肺炎疫情主題班會
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環境,通過主題班會,讓小學生學會預防新冠肺炎病毒的感染方法,同時了解相關知識,達到班會主題的目的。
在班會內容中,抓住小學生的內心,給予孩子最大的關愛,通過教育短視頻,如《起步洗手歌》,學習正確的吸收方法,從動畫視頻的角度入手,讓孩子們更容易接受。其次讓小學生知道什么是新冠肺炎病毒以及它的傳播途徑有:1、飛沫傳播 2、解除傳播。進而告知如果感染了病毒的表現有:發熱、咳嗽、呼吸困難等,讓他們知道生病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要極力避免,使小學生產生自我防疫意識。要做到以下幾點:1、盡量少出門;2、盡量減少同學間過多的肢體接觸;3、在外要佩戴好口罩,勤洗手,打噴嚏或咳嗽,要用紙巾捂住口鼻;4、如若生病或感到身體不適,及時與老師與家長聯系,盡早就醫,并聽從醫生安排。最后,雖然疫情來的突然,但是科學家們正在試驗室里緊急研制新冠病毒的抗體,學校也進行了全面的消毒與防疫工作,大家不必驚慌,做好上述內容,病毒就會離你而去,我們一定會有一個平安健康、充滿歡笑的鼠年。讓孩子避免恐慌,傳達積極的正能量。
三、家長在家庭中的監督與督促
學校教育只是小學生預防新冠肺炎疫情的一部分,孩子與家長的聯系較之老師更為密切。家長也應配合學校做好對孩子的防疫知識普及以及監督教育工作。
家長的一舉一動時時刻刻影響著孩子,家長在平時的言行中應將學校的防疫知識再次傳遞給孩子。
疫情當前,要毫不松懈做好“后疫情”階段防護工作。要教育孩子在疫情防控期間少出門、不串門。加強出行安全提醒,規劃出行路線,避開疫情防控重點地區,確保孩子掌握旅途防護措施。要教育學生不要與社會上、網絡上的陌生人員交往,不要隨意與他人離家外出,防止被誘騙拐騙。告誡學生遠離水塘、水渠、河流、水庫、旱廁等危險水域或地段,不玩水、不戲水,防止溺水落水等意外事故發生。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在家暴飲暴食,注意食品衛生,不吃沒有安全保障的食品,防止食物中毒,另外還要注意個人衛生,做到飯前便后洗手,還要注意吃的要健康,少吃油炸食品,多吃青菜,多吃水果。務必關注孩子狀態,對因疫情防控延遲開學而產生的情緒低落、內心抑郁或心理恐懼的對象,要及時關心引導,開展有針對性的心理援助服務,或引導其通過已開通的各級心理輔導熱線、咨詢平臺尋求幫助,防止學生因心理問題而導致極端事件發生。
守護好每一位孩子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我們共同的心愿。讓我們同舟共濟保安寧,攜手防控抗疫情,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