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光華

摘要:在城市化建設背景下,地埋電纜逐漸替代架空電纜,成為電力工程中應用最廣泛的電纜。在地埋電纜出現故障后,主要通過信號檢測定位故障點。文章從電力電纜故障診斷中的信號檢測技術應用分析入手,結合信號檢測過程中存在的環境噪聲干擾問題,分析信號增強技術的應用,提高電力電纜故障診斷準確性。
關鍵詞:電力電纜故障;信號檢測;信號增強
前言:隨著社會對電力需求的增多,電網工程規模擴大,電網改造工程增多,線纜負荷增加,加大了電纜故障出現的概率,對電力電纜故障運維提出更高要求。因電力電纜跨區域,故障診斷難度較高,如不能及時診斷故障,將會擴大影響范圍,導致大面積停電事故,影響正常生產生活。
1. 電力電纜故障診斷中的信號檢測技術
1.1 EMD濾波技術的原理
EMD濾波技術是指經驗模態分解濾波技術,在獲取故障檢測信號的基礎上,可結合信號的時頻域分布特征,對信號采取濾波降噪處理,準確獲取故障信號,為故障定位奠定基礎。在該技術應用中,可根據信號的局部時間尺度,按照高頻至低頻的順序,對檢測信號進行層層分解,以此獲得一定數量的本證模態函數,每個函數中均體現了檢測信號在不同時間尺度的特征與振蕩狀況。在此基礎上,可利用EMD濾波技術的分解特征和檢測信號處理要求,選擇本征模態函數完成故障信號的重構,明確故障信號在某個頻率的表示,以此實現濾波。該技術可有效保障故障信號的非線性特征,憑借EMD的優異局部性能,無需設置濾波參數,即可獲得理想的濾波效果。
1.2 EMD濾波技術的應用要點
在EMD濾波技術應用中,運維人員首先要明確故障信號與干擾信號的分界點,在干擾信號中有效提取故障信號,并進行重構,方可實現故障的精確檢測。
1.2.1信號間分界點的明確
在EMD濾波技術應用中,故障信號與干擾信號的自相關函數存在較大差異。在不同時間尺度,以噪聲為主的干擾信號在關聯性方面較弱,表現出較強的隨機性。就此,干擾信號在零點時具備最大的自相關函數值,其他點表現出衰減的趨勢。故障信號在不同時間尺度具備加強關聯性,在零點時具備最大的自相關函數值,其他點的函數值與時間差相關。基于兩種信號在函數變化規律方面的不同,在EMD濾波技術設定較小的分解尺度時,會破壞所得本征模態分量的噪聲特征,但自相關函數的特征不變。就此,可分析分解后的自相關函數,了解本征模態分量中的故障信號與干擾信號分量的分界點。以某電力電纜的低阻故障為例,直接應用EMD濾波技術分解獲得的信號分量如圖1所示。
根據上圖中不同階的模態分量,開展自相關函數分析,發現前4階為干擾信號主導分量,其余階為故障信號主導分量。就此,將4階作為分界點,選擇4階之后的信號分量進行故障信號重構,將重構信號與故障采樣信號相比,發現二者波形一致,重構信號的干擾更小,信噪比更高,說明重構信號具備良好的濾波效果。
1.2.2故障信號的提取與重構
但上述分析環節中,因去除了前4階分量,易使部分故障信號的高頻分量被剔除,導致重構信號與故障采樣信號存在一定偏差,影響故障信號檢測的準確性。就此,需對干擾信號中的故障信號進行提取與重構,工作原理如下:篩選干擾信號中的故障信號,將其置于故障信號主導分量上,將噪聲主導分量剔除,實現故障信號的提取,強化濾波效果,提高故障檢測準確性。基于上述原理,運維人員可引入小波變換方法,對時域與頻域上的信號實施局部變換,調節信號采樣,將信號分解至多個頻帶范圍,便于故障信號的提取。
以某電力電纜的低阻故障為例,將尺度設定為5,通過sym4小波基對干擾信號分量實施多尺度一維小波分解,并在同樣尺度下對低頻成分實施重構,重構部分的信號加載至4階后的故障信號分量上,獲得完整的故障信號,實現濾波的強化,強化后的故障檢測誤差從0.5%降低至0.15%。
2. 電力電纜故障診斷中的信號增強技術
在電力電纜故障診斷中,信號檢測技術可用于對故障進行預定位。為獲取故障點的精確位置,應采用沖擊放電技術,通過高壓脈沖信號擊穿電力電纜的故障點,使其產生沖擊放電信號,進而明確具體的故障位置。在沖擊放電技術應用中,采集的沖擊放電信號中存在大量背景噪音,影響故障定位的準確性。就此,應采用信號增強技術,有效提取沖擊放電信號,提高電力電纜故障診斷的科學性及有效性。
2.1小波分析與遺傳算法
針對電力電纜故障診斷中存在的混合信號問題,本文設計一種基于小波分析與遺傳算法的信號增強技術,通過小波包變換對混合信號進行分解,再根據自適應濾波提出干擾噪聲信號,最后應用遺傳算法進行沖擊放電信號的重構,實現沖擊放電信號的增強。
2.1.1小波分析
在小波分析中,尺度參數設定為1,可將原始信號分解為2個信號;尺度參數設定為2,可將原始信號分解為5個信號;尺度參數設定為k,可將原始信號分解為2k個信號。尺度越大,獲得的信號越多,分解的頻帶越窄,分辨率越高,使信號分析結果更為準確,便于信號增強。結合電力電纜故障的特點,通常將尺度參數設定在3-7之間。在原始信號小波分析完成后,可將涉及沖擊放電信號的頻段保留,并剔除包括背景噪聲信號的頻段,即可獲得精確的沖擊放電信號。常用的小波為Daubechies小波,小波的階數會影響信號數據的處理過程與結果。小波階數越大,計算量越大;小波階數越小,分解信號中干擾信號越多。結合電力電纜故障沖擊放電信號特點,其適應的小波階數為15-25。
2.1.2遺傳算法
在電力電纜故障診斷中,遺傳算法的應用需遵循如下流程:
第一,編碼。結合電力電纜故障特點,可將遺傳算法的編碼設定為二進制。經過小波分析后,信號分解為2k個,則遺傳算法中染色體個數為2k。在第λ位數據為1時,重構信號的隨機組合內包括xkλ;在第λ位數據為0時,重構信號中不包括xkλ,使染色體完全表示信號的隨機組合。
第二,設定初始種群。對N個染色體進行隨機組合,即可獲得初始種群,規模為N。種群規模會對遺傳算法中的迭代計算產生影響,規模過大,會加大計算的復雜性,降低收斂速度;規模過小,會影響算法的性能。結合沖擊放電信號特點,初始種群規模應控制在10-160之間。
第三,計算個體適應度。將種群內的個體進行編碼轉換處理,使其置于真實問題空間內。結合沖擊放電信號特點,可將個體對應的重構信號與背景噪聲信號的2范數平方計算適應度值。
第四,選擇。應用錦標賽法,根據適應度值進行個體的選擇,獲得最優解。
第五,交叉與變異。在保留最優個體的條件下,對于進入選擇中進入下一代的個體,應對其進行交叉與變異處理,獲得更高適應度值的個體。交叉是指隨機更換兩個個體的數據位;變異是指將染色體的某個數值從0變為1或者從1變為0。
在上述遺傳算法應用中,運維人員需設定閾值,明確最大適應度值與迭代次數的最大值。即在達到最大適應度值或最大迭代次數時,算法結束,反之則根據個體的下一代,重新進行適應度計算等步驟,直到獲得最優解。
2.1.3信號增強
在信號增強技術應用中,因遺傳算法的適應度計算需考慮混合信號的背景噪聲,需將混合信號看做是自適應濾波器的參考信號,遵循誤差最小原則進行噪聲處理,使適應度計算更為精準,規避噪聲較強相關性引發的誤差。在自適應濾波器應用中,運維人員可結合故障類型與特點進行參數的調整,使其更貼合信號增強需求。基于自適應濾波器的特點,信號增強流程包括小波分析、自適應濾波器處理與遺傳算法重構三部分,具體程序要點如下:
第一,采集沖擊放電信號與背景噪聲信號的混合信號,記為x(t);采集前一刻的背景噪聲信號,記為d(t-1)。
第二,對混合信號進行小波分解,將分解層設定為k,初步剔除背景噪聲信號。
第三,將小波樹[k,i](i=0,1,…2k-1)節點為基礎,對信號進行重構,以此獲得個2k子信號。
第四,根據二進制原則,實施問題域編碼,獲得初始種群。
第五,應用自適應濾波器對采集的混合信號進行處理,明確與混合信號中最為相似的背景噪聲信號。
第六,計算種群中的個體適應度,如達到最大迭代次數,則進行下一步,反之則選擇交叉或變異,重新計算種群中的個體適應度,直到達到最大迭代次數。
第七,獲得最優解并實施信號重構,將沖擊放電信號輸出,完成信號增強。
2.2信號增強技術的實踐驗證
為驗證本文提出信號增強技術的有效性,選擇故障電力電纜為試驗對象,在故障電纜現場構建實驗平臺。該故障電纜的埋深為0.54m,實驗采用的高壓脈沖信號幅值為15V,采集高壓脈沖信號擊穿產生的沖擊放電信號。按照上述流程對沖擊放電信號進行增強處理,處理時小波分解尺度設定為5,小波階數設定為16。處理結果顯示,在電力電纜的故障點處于故障定點設備的前方區域時,前一次沖擊放電信號間的時間差為1.3ms,此時的信號時間差為0.8ms。就此,能夠判斷檢測時間差越小,和故障點的距離越近。
在電力電纜的故障點處于故障定點設備的后方區域時,前一次沖擊放電信號間的時間差為0.8ms,此時的信號時間差為1.5ms。就此,能夠判斷檢測時間差越大,和故障點的距離越遠。
在電力電纜的故障點處于故障定點設備的正上方時,此時的沖擊放電信號時間差為0.7ms。結合故障定點設備的通用守則,其時間差應為0.54ms,實際檢測數值存在0.16ms的誤差,其誤差滿足通用守則的要求。同時,與電力電纜故障智能精確定點設備的檢測結果相比,本實驗檢測的故障點與其相同。就此,可以判斷本文設計的故障增強技術可有效提高故障檢測的準確性。
3.結語
綜上所述,在電力電纜故障診斷中,運維人員可引入EMD濾波技術,對故障信號與干擾信號進行模態分解,了解二者主導分量的分界點,并對干擾信號主導分量進行故障信號的提取,將其加載至故障信號為主導的分量上,實現故障的精確檢測。在故障信號增強中,運維人員可引入小波分析與遺傳算法,通過沖擊放電信號的增強處理明確故障點。
參考文獻:
[1]崔本濤.配電線路故障定位的實用方法研究[J].科技資訊,2020,18(10):23+25.
[2]張藝馳.基于分數階電路模型的電纜信號傳播特性及故障定位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9.
[3]洪炎森.電力電纜故障定位及檢測信號去噪分析[J].無線互聯科技,2018,15(14):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