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開洪
摘要:在處理天然氣凈化硫磺尾氣的過程中,需采用堿洗工藝提高處理水平,以此保證了該系統的運行節能性,同時提高了處理質量,目前工作人員開始逐漸采用磁力泵系統實現對于系統運行參數的全面控制。本文在研究過程中,探討了磁力泵在裝配過程中的具體使用方法,同時研究了在磁力泵的實際運行過程中所需要投入的運維工作項目,從而保證系統能夠維持穩定運行狀態。
關鍵詞:磁力泵;天然氣凈化;硫磺尾氣;堿洗裝置
引言:在磁力泵的運行過程中,由于企業無需建成相關的外部防護空間,且該設備本身具有良好的節能性能,所以在當前的堿洗裝置中,已經取得了廣泛性的應用。然而由于該設備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日常的運維工作中,需要投入較多的精力,以防止在設備本身缺陷和相關環境的共同作用下,導致其無法處于安全穩定運行狀態。
1磁力泵天然氣凈化硫磺尾氣處理堿洗裝置使用方法
1.1工藝參數確定
在磁力泵的裝配過程中,會通過相關管道和設備本身的連接,實現對于各類裝置的合理加入,由于在磁力泵的運行階段會受到大量含堿性液體的影響,同時其中存在的腐蝕性物質處于混合狀態,所以這類因素會對磁力泵本身造成一定的負面干擾。另外在系統運行過程中,整個管道內部存在一定的壓力,通常情況下,循環塔的操作壓力控制在1.3MPa,而堿分離器的朋友那里為1.82MPa,堿液的循環流量是9.4±0.4m3,需要通過對所有運行參數的確定確定磁力泵運轉參數,要求磁力泵本身不可存在泄露問題,需要采用無泄漏泵,此外要求泵體本身和已經建成的隔離套要能夠承受較大的壓力,通常將壓力承受上限配置為不小于1.3MPa,同時需要磁力泵中和堿液接觸的零部件具有極高的耐腐蝕能力,且對于液體的沖擊和溶漲也具有防范性能,而對于磁力的驅動能力、過載能力以及電磁的穩定性,也要具備良好的協調性能。
1.2設備零件確定
在零部件的確定過程中,要按照已經取得的參數進行確定,該過程既要涵蓋泵體的本身參數,也包括泵體的相關管道,在這兩個因素的協同考慮下,方可讓泵體處于長期的安全運行狀態。其中對于泵體的自身選擇,要根據該系統需要承擔的壓力上限進行選取,其承受的壓力要高于1.3MPa,另外過流部件中,選擇的設施要能夠承受氫氟酸的腐蝕,并且對于磁力驅動裝置、磁穩定性能和磁的過載性能,都需要經過全面性的分析,讓所有參數都符合堿洗系統的運行指標時才可正常使用。
1.3設備電路構造
在該設備的電路構造過程,一方面要能夠體現出節能性能,另一方面要保障整個系統的運行質量可以符合安全指標,基于此方可讓最終建立的電路設施可以讓整個磁力泵系統處于穩定狀態。在設備的電路故障中,需要對該磁力泵運行參數和工作表現的分析,讓該系統能夠安全穩定運行,尤其是針對電路的自動調節裝置,要根據磁力泵的運行狀態和相關的功能參數,實現對該系統綜合運行狀態的識別[1]。其二是針對各類輔助性電路的構造,要能夠根據該電路的綜合運行狀態以及電路本身的復雜程度,實現對于各類線路的合理分配,尤其是針對強電系統和弱電系統,要能夠對這兩者進行有效的隔離,才可防止在后續運行過程中由于強電系統產生的電磁波被弱電系統接收,從而使磁力泵產生誤動、拒動問題。
1.4控制系統建設
在控制系統建設過程,被控對象是磁力泵的各類電路連接裝置,要讓被控對象可以接受更為全面精準的控制,從而讓被控系統的運行指標提升,在具體的配置過程,可以通過對PLC控制系統、人工智能控制系統的使用,分析當前整個被控對象是否能夠處于穩定運行狀態,而當發現該系統無法正常運行時,則需要對最終構造的工作標準和性能參數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和識別,基于此讓控制系統能夠根據當前該系統的運行狀態和性能標準,實現對于所有參數的有序使用。另外在控制系統的建設階段,也需要根據管道中各類廢棄物流量的研究,從而自主調整磁力泵的運行狀態。
1.5輔助系統完善
在輔助系統的建設過程,要能夠建成綜合化的監管系統,該系統一方面可以有效識別所有管道中各類液體的流量參數,并根據取得的參數為后續運行做出專業化的調整,另一方面也可以監管該磁力泵當前的運行狀態,當發現磁力泵的運行數據和已經制定的工作標準不符,則需要將該信息直接提交。由于PLC控制系統中已經帶有安全監管措施,所以可利用該系統直接將發現的安全問題信息,反饋到已經建成的報警系統內,從而讓該系統可以根據后續的管理工作指標和工作狀態,實現對所有參數的收集和利用。
2磁力泵天然氣凈化硫磺尾氣處理堿洗裝置運維模式
2.1裝配縫隙檢查
在檢修過程中,必須要能夠保障所有設備的裝配間隙符合指標,尤其是針對橫向的間隙,當在檢測過程中發現間隙過大時,則可以在其中加入PTFE墊圈,從而讓泵軸、葉輪等設備的軸向竄動量降低,當然也需要防止存在間隙過小問題,原因是當間隙過小時,則整個磁力泵的推力軸承磨損速度較高,從而導致內部循環的潤滑油溝槽堵塞,從而導致泵體在運行過程中產生的熱量無法被及時消除。在專業運維工作中,要根據該磁力泵的本身設計標準和安裝要求,實現對于相關間隙的接口測量,并根據實際獲得的結果和標準值之間的對比,探尋針對墊圈的調整方法。
2.2損壞規律掌握
在損壞規律的掌握過程中,要能夠根據該系統的運行狀態,對磁力泵的失效設備進行定期性的更換,尤其是針對該設備中存在的各類易損件和薄弱點,尤其需要對其做出相應性的填補,基于此方可讓整個系統的后續運行質量提升。另外通過對該系統運行狀態的分析,可以發現系統中的易損構件包括推力軸承、軸套、滑動軸承等,通常情況下,要保證在系統累計運行2400h時,對所有設備進行同時性的替換,當然若在檢修過程中發現某設備失效,則需要直接替換,并將該數據精準記錄。
2.3設備通道檢查
在檢查過程中,要充分研究泵軸的內孔循環潤滑參數,探討磁力泵的循環潤滑和散熱通道是否出現了堵塞問題,當發現問題時,要對其進行及時的處理。另外在每次更換磁力泵的軸承、軸套時,也要研究各類孔內襯管是否存在變形問題,同時解決出現的異物堵塞問題,只有在所有參數都得到了精準控制的情況下,才可以實現對磁力泵中各類活動構件的有效潤滑,從而防止在系統的后續運行過程中出現過高磨損量。
2.4反應廢物清除
在該系統的長期運行過程,其中自然會產生相應的反應廢物,而該廢物通常會處于凝膠狀態,要通過對相關參數的合理控制,從而全面實現對于設備內反應廢物的清除。在具體的工作階段,每次停泵時必須使用新鮮的中和液,對泵體內部和管道內部的剩余堿液進行置換,此外在每次磁力泵正式運行之前,需要對該設備進行充分的盤車處理,基于此,方可讓整個循環系統中的各類殘余堿液得到充分的替換。
2.5相關構件檢查
在各類構件的檢查過程,需要研究托架、軸承以及電機軸套等,分析其是否可以正常運行,正常情況下,針對軸承需要使用D級以上的高精度軸承,若精度過低,則會導致整個軸承處于無法高效穩定運行狀態。另外在各類活動構件以及固定構件的使用過程中,必須要能夠完成針對各類器件的綜合分析和處理工作,才可以讓最終取得的工作成果具有更高的可靠度[2]。
結論:在磁力泵設備的使用過程中,需要通過對其運行參數的合理分析、整個系統構造情況的探討和工作效能的研究,讓最終取得的專項工作結果有了更高的可靠度。在實際的工作階段,要通過對日常運維工作的分析和探討,合理調整該設備的各項運行參數,唯有如此,才可保障該系統可以處于正常穩定的運行狀態。
參考文獻:
[1]李綱.磁力泵使用維護及常見故障分析[J].中國設備工程,2020(09):41-42.
[2]王義峰.國產磁力泵在HCFC-22水堿洗系統中的應用[J].有機氟工業,2015(02):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