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學飛
摘要:隨著對科學發展觀的深入探索,我國一直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在節能降耗方面達成共識。電力企業為我國高能耗企業,在電力輸送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配電網是關鍵。本文將從配電網的管理問題入手,深入分析配電網電能損耗管理以及降低損耗的措施,以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為企業的發展和新技術的實施提供切實可行的建議。
關鍵詞:配電網;線損管理;節能降耗技術
引言:在發電過程中電能通過變壓器轉變為高壓,在利用電網輸送至各個供電地區,最后再由變電站降壓處理后提供給百姓,在這個過程中,電能會有相應損耗,損失的部分即為線損。
一、配電網線損管理問題分析
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改革,電力企業以往的經營方式將會被淘汰,在新的時代潮流引領下,我國企業在逐漸轉變落后的經濟發展方式,但仍有大部分企業依舊沿用傳統的經營模式,在實際的生產生活過程中,導致配電網線損管理出現問題,造成電力的損失和消耗。
(一)配電設備運行異常
配電網運行過程中產生線損最關鍵的原因在于我國配電設備損壞和老化現象嚴重。配電設備異常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電氣設施材料發生老化現象,其物理特征呈現異常變化,導致配電設備運行的性能整體下降,產生電能損耗,集中表現在橡膠龜裂和介質拉弧兩個方面;第二,電力企業的電廠分布比較集中,加速了設備的老化導致線損;第三,電力設施一般處于具有腐蝕性介質存在的環境中,受到溫度和濕度等因素的影響,必然會導致部分電能損耗。
(二)配電網超負荷工作
在配電設備正常運行的情況下,電能的損耗可能受到配電網整體運行狀態的影響,對高壓無法進行高效地轉變。當電能輸送達到高峰時,配電網會自動調節和分配電能,但隨著電量的增加,設備會出現超負荷工作的情況,導致線路中電能的損耗和消耗。
(三)變壓器選擇不合理
在電能傳輸的過程中,一個關鍵的環節就是要把高壓轉變為低壓再輸送到供電區,至此完整的發電供電流程才算結束。但現在很多電力企業在電能轉變的環節就出了問題,其根本原因在于沒有選擇適當的變壓器,對配電網密度不能進行合理調配,從而加速度了設備的老化,由此引發一系列的惡性循環[1]。
二、節能降損技術的實際應用原理
在配電網中,完善電網線損管理體系是降低損耗的關鍵,線損管理技術受多種因素影響,然而大部分電力企業在進行數據分析時,僅僅將用戶的用電量和電表作為參考,這種做法未免太過流于表面,必然影響線損管理工作的開展。為提高配電網的生產管理能力,完善配電管理體系,企業應嚴格按照配電包線、營銷保護以及運行包站等原則,通過提線損的管理水平以達到減少線路損耗,實現對節能降耗技術的應用。
三、配電網線損降損以及節能降耗的措施
(一)線損管理措施
配電網長期處于工作狀態,對設備的修整和養護帶來許多不良影響,部分配電設備使用時間超出正常使用年限,配電設備管理人員沒有及時對老舊老化的配電設施進行排查和檢測,線路損壞的配電設施運行異常,最終導致電力輸送過程中造成線路損耗嚴重。由此看來,在配電網系統運行過程中,盡快完善線損管理體系才是減少損耗的關鍵。
1.完善電網實施管理條例
完善配電網線路管理體系是提高線損管理能力的首要工作,電力企業在發電之初,應有針對性地分析實際工作中的線損問題,針對問題制定合理的管理實施條例,完善具體的管理方法和措施,具體可以利用將目標分段的方法,劃分具體的區域職責,構建線損管理崗位的責任機制,優化整體布局,健全管理制度,保證管理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改造配電線路和高損耗設備
我國不斷增加對電網發展的扶持力度,為配電網系統的發展和完善提供了政策和財政方面的支持,但在實際的運行過程中,電網的發展與配電線路之間仍然存在著巨大差異,與線路的經濟容量和負荷難以進行完美匹配,導致對高速增長的電力負荷后續支持力不足。為避免不必要的損失,企業應加強對配電線路的改造和對高損耗設備的更新,充分利用配電自動化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對配電線路損耗產生的相應數據進行科學分析,將計算理論線損與實測負荷相結合,對老化的配電線路進行科學改造,針對損耗的實際情況來更新配電設備,改進不合理的供電模式,強化電網技術方面的改進,選用能效較高的配電設備。
3.科學合理規劃電網結構
伴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企業和居民的用電量不斷增加,現存的配電系統結構存在明顯的滯后和不足,無功補償設備在轉變電壓方面的作用降低,影響了配電網的經濟運行狀態。電網結構對電力線損產生巨大的影響,決定著電網能否適應新時代對電力發展的要求,也決定著電網能否更好地服務于大眾。科學合理規劃電網的結構也是優化線損管理的有效措施。配電網網點構建的依據應該是結合數據進行分析得來的結果,優化電網布局是對當前不合理供電模式的改進,其主要的改進措施是:首先,電力企業要對城市電網線路進行深入分析,掌握居民的用電需求,在沿線適當增加電源點,加強電力基礎設施建設,為縮短供電半徑作出貢獻;其次,電力企業應增強對電網技術改進的支持力度,對當前存在的嚴重問題進行技術排查,在電網的整體布局中解決問題;最后,電力企業需要樹立全局意識,在優化線損管理過程中,合理選擇電源點,對不合理現象進行逐個消除[2]。
(二)節能降耗措施
1.加強線路升級和運維檢修
電網建設的關鍵在于電網線路的升級改造,只有優化配電網建設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用戶的供電需求,降低電網損耗。在電網的升級改造過程中,一方面,要通過對電源點的合理分布,改變供電范圍,對配電系統的內部資源進行資源整合和優化配置,避免供電過程中出現線路短路等問題。另一方面,要積極推進電網的升級改造,加快線路增容工作的進度,保證線路容量在可負載的范圍內,同時可以根據適度原則進行超前管理,加強對配電設備的檢修和對電網線路的監測,提高供電質量實現節能降耗。
2.選用節能降耗型變壓器
通過選擇節能減耗的變壓器來實現對線路損耗的管理,為優化電網布局和提供優質服務提硬件設施。在發電過程中,使用無功功率補償技術,采取增加負載功率的辦法,降低無功功率的同時又將無功補償技術的效用發揮到極致。在電力輸送過程中,需要控制變壓器產生的線損,可以采用新材質、利用新技術來推廣使用節能降耗型變壓器。一方面,可以對傳統的變壓器進行替代,采用低能變壓器代替高能變壓器,能有效地調節電網的負荷密度,大量降低能耗,減少功率的損耗,對電網線路和電源質量都能起到很好地保護作用。另一方面,電力企業可以關閉空載變壓器,在配電線路上串聯不同的負載變壓器,根據季節的變換,自主選擇打開或關閉空載變壓器,保證在電力的正常供應下,空載情況被最小化,進而有效控制線路損耗,提高配電線路管理的能力,減少電能的損耗。
3.提高配電管理人員素質
在電力企業加大對線路管理的同時,對于配電管理的工作人員也要加強培訓,集中分析和解決配電線路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奮斗在一線的管理人員也應積極的學習相關的管理知識,強化自身的線路管理能力,要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在實際工作中,將理論知識與豐富的實踐經驗相結合,加大對配電設備的巡查和檢查力度,避免出現偷電漏電等現象[3]。
結論: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大時代下,科學技術也在不斷進步,企業和民眾對電力的需求增加,如何保證配電線路的穩定和安全就成了電力企業需要解決的問題。技術人員要根據實際情況,對線路進行科學合理的改造,提高電網的運行效率,促進電力行業的繁榮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可盈.10kV配電網的線損管理及降損策略[J].通訊世界,2020,27(06):176+178.
[2]梁常聰.配電網線損分析和降損策略分析[J].電子測試,2020(08):103-104+106
[3]胡聰,徐敏,薛曉茹,等.配電網線損的影響因素和降損措施分析[J].電子世界,2020(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