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少青
摘要:在當代社會如何實現減少配電線路的故障跳閘率,有效避免因故障跳閘對社會生產運作與人民生活的影響已經成為了首要問題。本文重點針對如何有效減低10kV配網故障跳閘率的技術措施進行分析與研究,目的就是為了確保配電網的穩定性與安全,從而減少事故的發生率。
關鍵詞:10kV配網;故障;跳閘率
引言:為了滿足當今時代的發展,我國供電網絡的建設規模正在不斷擴大,而在整個供電網絡中最為關鍵的結構環節就是10kV配線網絡,穩定的配網線路對配電網的供配質量有著重大的影響,同樣也對人民生活和社會整體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隨著我國城市發展速度的加快,城市中的配網結構也變得越來越龐大繁復,但對于配電線路發生故障時的精準定位和隔離技術都沒有得到穩妥的處置,技術也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沒有提高,所以因發生故障而跳閘的幾率一直沒有下降的趨勢。如何實現10kV配電網的安全可靠運行是所有電力部門應該首要解決的問題。
1 10kV配網故障跳閘原因剖析
1.1自然條件因素
通常情況下,10kV配網線路發生故障跳閘的緣故大多都是受到了自然界中不可抗力的影響,也就是受到了自然條件的因素影響所造成的故障跳閘事件。例如:地動、雨雪冰凍、泥石流、臺風、山體滑坡、洪澇等災害,而其中最主要的災害則是雷擊。在我國的農村地區建設配網線路時所使用的方法多是架空線路法,這種架設方式并不穩定,一旦遭遇惡劣天氣,遭受雷擊的情況就會頻頻發生。因為雷電的電壓幅值較高,最高可達數千伏,所以無論雷電直擊在配電網絡的任何一個點都會使該處的設備遭到破壞,當雷擊現象出現時,配網線路就會受到損害,嚴重者甚至會完全斷裂,導致該地區的大規模停電,從而引起巨大的經濟生活損失。
1.2用戶端設備的錯誤設置
經過專業機構的調查取證,仔細研究后和探討后得出結論,發現有一些用戶因為沒有按照規范設置使用防護裝置就把個人設備直接連接到主干網結構中,這種情況多發生于電力改造初期的城市郊區。當沒有防護設置的用戶端設備直接從電力搭建處接入主干網時,就會出現故障跳閘的問題。通常情況下,老市區的電纜改造工作都是使用分支箱串聯來進行供電,用戶端設備通過電纜連接到分支箱,再由分支箱連接進入配電房中。此時若是用戶端設備發生突發問題,無論是設備老化,還是操作失誤,只要用戶端單方面出現短路、接地故障等問題,就會引起配電房中的主干線路跳閘,從而引起老市區的停電。
2 故障發生時的精準定位與隔離技術分析
在通常情況下,10kV配網線路的長度較短,電容的電流數值較大,再加上內部的分支數量過多,所以有部分新型的線路防護技術無法在10kV配網線路中直接使用。因為無法正常連接使用,所以目前在我國關于10kV配網線的線路隔離與故障發生時的精準定位技術還處在不斷摸索的狀態,并沒有完善合理的解決辦法。在目前所處的發展中階段,我國的配網線路保護技術分別有使用人工方法進行隔離的手動隔離技術和饋線自動化故障隔離技術[1]。
在目前階段的發展當中,雖然過電流保護與電流速斷等保護裝置都是根據嚴格規定設置在變電站的進出線路開關位置上,但聯絡開關和線路分段的中間位置卻沒有設置類似的保護裝置,這樣的保護措施是不完善的,在此種情況下,如果配電網路出現短路等突發故障,其中關聯的線路裝置會立即被變電站的出線開關保護動作迅速切斷,并進行一次重合閘動作。如果短路情況經歷過一次重合閘動作還沒有消失,形成永久短路,便會開始將該段線路進行重復切除,沒有任何意義。此時,就需要運維人員介入進行工作,將其逐個拉開進行分段檢測,對所有開關嘗試線路送電工作,再逐一進行故障的排除,然后確定并找到發生故障線路的精準位置。
而運用時間與電流原理上所開發的饋線自動化故障隔離技術就是依靠架空配電線路的柱上開關帶,根據電流保護上條款,與過電流脫扣線圈的位置同時發揮作用確定所有裝置的保護定值。當出現短路故障時就會依照保護定值進行開斷故障。
3 改善10kV配網故障跳閘率的措施
3.1全面提高自動化水準
當新項目開展建設時,要根據規劃時所修編的具體要求,形成統一的檔案庫,包括項目庫與問題庫,然后進行配網網架規劃的優化,積極全面的提高自動化水準,將建設期間內所遇到的問題進行集中處理,不斷優化規劃方案,爭取快速突破瓶頸,減少因自然條件因素所引發的各類跳閘問題。同時加強運行維護人員的業務水平,提高其業務技能,加強其工作素養,在突發情況來臨時,能做到利用所掌握的技術,充分利用自動化開關做到瞬時隔離,迅速轉供,將因故障跳閘問題所帶來的大規模停電幾率降到最小,保證用戶的用電體驗[2]。
3.2增加防雷的專業設施
依據與相關單位與專業機構的調研所得出的研究結論,會發現在一些雷雨天氣時,正在運行的10kV配網的跳閘幾率明顯增加,因此,被雷電所擊中后嚴重安全事故的發生率也明顯增加。基于此種情況,要針對當地的實際跳閘情況來增加安裝防雷裝置,以此來降低10kV配網出現故障跳閘的頻率。例如:先挑選出10kV配網線被雷擊的高發地段,圈選出雷擊率最高的范圍,然后在導線裝置的連接點與配電設備的正上方等關鍵位置增加比避雷防雷的專業設施,這是有效降低10kV配網被雷電擊中頻率的重要途徑。
在進行防雷設備的配備時,如果出現了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避雷器,這是則需要將幾個避雷器按照實際情況,根據基本距離進行合理的分配,根據要求,要設置在200米的范圍之內。在增加防雷的專業設施時,最需要注意的便是絕緣子的質量,也就是耐雷屬性,這對于整個的配電防雷設置起到了重要的影響。當配網線路遭到雷擊而遇到了故障跳閘的問題,此時運維人員必須及時更換耐雷屬性更好的全新瓷質絕緣子來替換,全面提升設備的耐雷質量。
3.3對用戶設備定期檢測維護
依據于目前調查的結果,因為用戶端的單方面影響造成的配網線路跳閘也是跳閘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針對這種情況,如何避免因用戶端出現問題而引發整體線路的跳閘問題,維護整體線路的安全穩定性,這需要工作人員針對用戶端設備進行定期的檢查與維護,首先要確定用戶端的供電設備是否具備穩定性,如不具備,應及時提醒用戶端進行設備更換,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維護工作還應該影響到用戶端的整體用電習慣,加強用戶對于設備與供電的了解程度。還應通過調查評估來推斷客戶端是否存在著嚴重的違規問題,例如使用電容量過大的設備而導致整體線路超負荷的情況。一旦發生整體線路因受到用戶影響而使整體線路發生超負荷的現象,就要立即找到該用戶并進行批評。此類工作在管理中屬于細節性工作,若是不及時處理,長時間下來會養成部分用戶的不良用電習慣,從而影響到其他擁有良好用電習慣用戶的正常供電。針對此類情況,運維人員則需要按照規定的線路圖紙嚴格的對支路進行地毯式檢查,以保證問題能被及時發現,及時解決。同時,電網企業也要加強宣傳,讓所有用戶及時了解供電設備的維修保護知識,當出現問題,運維人員無法進行及時檢查時,用戶能進行自我檢查,進行正確操作,將損失降到最小[3]。
3.4提升建設時期的工程質量
10kV配網線路的建設過程,對后續的諸多設施能否穩定運行影響很大,所以一定要提升在建設時期的工程質量,建設完成后一定要達到國家的檢測標準。這需要在建設初期就加強管理力度,直到施工完成,都不能松懈,對所有細節部分進行嚴格的檢查,提高參與建設工作的所有人員的質量意識與安全意識,讓其認識到建設工程的重要性。確保工人與技術人員的技能水平,保證建設時期工程的質量。
結論:10kV配網線路對我國供電網絡影響極為重要,如果故障跳閘率高居不下,就會出現大規模停電問題,對整個社會的斧面影響極大,延誤工業的運作,國家的發展,還會降低人民的生活質量與水平,減少10kV配網線路的故障跳閘率是確保電網企業發展與國民經濟的重要舉措。
參考文獻:
[1]何江華.淺談降低10kV配網故障跳閘率的技術措施[J].科技視界,2019(24):55-56.
[2]王文歡.“六防”措施降低配網故障跳閘率[J].中國電力企業管理,2018(17):43.
[3]劉定堅.基于龍門地區改善10kV農村配電線路故障跳閘率的研究[D].廣東工業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