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幾年,我國無人植保飛機行業正在蓬勃發展,農業航空已然成為我國糧食安全與生態安全的重要保障手段。本文將針對無人植保飛機技術現狀、無人植保技術的問題以及無人植保飛機問題的解決對策進行簡要闡述,為繼續研究該項技術和應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無人植保飛機;農業發展;市場管理
引言:眾所周知我國是農業大國,糧食安全是國家強大的重要保證。伴隨世界氣候變暖,我國農業生產遭受病蟲害的種類、面積面臨逐年增加的趨勢。隨著農村土地流轉速度加快,集約化規模種植不可避免,因此研究新型農業技術對我國農業未來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無人植保飛機技術的現狀
世界上最早使用無人植保飛機的國家是日本,同時日本也是世界上運用無人植保飛機進行作業最為成熟的國家。日本人口基數較大,農業用地較少,因此日本目前最為主要的方式便是運用小型飛機進行作業。日本現有2900到3100臺的無人植保飛機和超過1420名操作人員服務于農業生產當中。
我國該項技術的起步相較于日本較晚,大概在20世紀50年代左右才著手進行該項技術的研究。伴隨我國土地制度改革逐步深化,曾經一家一戶的種植方式逐漸演變為規模經營,極大程度促進我國新型農業機械和技術快速發展和大范圍運用。無人植保飛機技術的推廣應用近年來成為農業植保的重要發展趨勢。其中涌現出很多質量較好的農用無人設備,例如MG_1農業無人植保飛機、守護者_Z10無人植保飛機、CD_15型油動無人植保飛機。近幾年我國部分省份把無人植保飛機納入農業機械購置補貼的范圍內,我國無人植保飛機保有量從2014年600到700臺增長到2017年超過8200臺。這一爆發式的增長說明我國無人植保飛機在未來擁有廣闊的市場[1]。
二、無人植保飛機技術的問題
目前價格是我國無人植保飛機尚未普及的重要原因之一。無人植保飛機的售價各不相同,通常在4到21萬元左右。行業實力不均、配套服務不足是導致無人植保飛機無法普及的重要瓶頸。無人植保飛機在作業中如若遇到零部件損壞等故障,無法及時得到保養或者維修,極易耽誤農時,造成損失;再有無人植保飛機維修成本較高。
我國目前針對民用無人機的法律尚不完整,并且對無人機行業的監管力度不足,尤其是無人植保飛機缺少安全操作規則、農藥噴灑規范、藥劑標準等有關規范。無人植保飛機類型較多,廠家復雜,穩定性以及適應性各不相同,無人植保飛機公司與藥劑公司之間也是各自為政,并沒有統一的業內標準,無人機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目前尚未完善。在2014年我國民航局下發了相關規定,雖然規范了操作員,但是無人植保飛機如果想要進行安全運行,其相關運行范圍、飛行的速度、高度以及維修保養還沒有明確標準。
三、植保無人機問題解決對策
(一)飛行技術管理與市場管理
無人植保飛機具有轉速較高、飛行途中需要參考的指標較多、飛行環境比較多變等特征。目前我國無人植保飛機行業領域還不算成熟,并沒有較為專業的行業準則,以上所說的是造成無人植保飛機運行情況不穩定的重要因素。目前以電為動力的無人機運行故障幾率較低,而混合油動力型號的無人機運行故障率相對較高。并且無人機是現代新型科技,后期保養維護的地點建設還沒有大面積展開,其維修還需要將電動機相關的知識、控制技術和GPS應用、編程、機械原理等知識相融合,如若無人植保飛機出現故障,不同于普通的農業機械維修,知識層面較低的農民群體面對無人植保飛機無法自行解決。因此加強有關無人植保飛機應用管理的頭號任務便是要加強相關技術人員培訓專業知識力度,只有保障優良的售后服務以及故障維修服務,才可以讓廣大消費者安心購買該產品。另外無人植保飛機因特殊工作環境以及在一定速度中飛行的特點,在面對人類安全方面存在一定的威脅,如若操作不當便可能會出現運行故障從而對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傷害。應加強無人植保飛機應用管理,才可能把類似的風險大幅度降低[2]。
我國在無人植保飛機方面市場存在較大的問題之一便是無人植保飛機售價較高。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便是加強研發力度,從而降低制造成本。提升無人植保飛機本身質量,研究開發更為穩定且更好的電池,尋找可以將燃油動力代替的新型動力材料,提高無人植保飛機機體的抗疲勞能力,將無人植保飛機信號接收能力以及范圍擴大,研發失控期間返航系統以及自身保護系統等。另外要集合業內專家,短時間內制定行業準則。
(二)安全技術管理與行政管理
安全技術管理包含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就是人身安全管理,其次才是對無人植保飛機安全管理。在運行飛機前后必須要進行及其細致的檢查,定期進行飛機維護與保養,并且加強相關知識培訓,使用期間要全方位考慮作業環境,將植保無人飛機保護好。這不僅是對自身財產安全的一種保護,同時也是對農戶生命財產安全的負責。
雖然無人植保飛機所承擔的任務是執行農業林業生產作業,但是由于其工作環境的特殊性,仍然需要嚴格遵循相關行政管理。主管部門需要保證本地無人植保飛機的運行情況,并進行細致的了解,禁止個別人員私自運用無人植保飛機進行運輸、拍攝、干擾其他飛行器正常作業等。可以參與無人植保飛機的生產、銷售以及登記等方面,重點制定對無人植保飛機登記制度,對售賣出的無人植保飛機進行第一時間備案。開展無人植保飛機相關技術知識的培訓,所有受訓人員在受訓合格后頒發合格證書,并接受主管部門監督管理。
(三)加強政策補貼鼓勵專業化組織
農業機械購置補貼相關政策已經成為直接影響農用設備市場的關鍵因素,補貼政策落實的力度、執行質量將對市場中的動態以及相關產業未來發展有著直接的影響。目前因為無人植保飛機維護、運行以及價格成本高,無人植保飛機推廣還存在困難。例如安徽省自2013年以來,在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時同步開展農用無人植保飛機補貼試點工作,但是每年補貼資金實行全省總量和試點縣補貼資金量雙控制,因此補貼的力度相對較弱。
目前我國農戶種植規模有限,無人植保飛機的購買成本較高,但是可以鼓勵各地區建設專業的植保統防組織,將專業的植保專家、無人植保飛機以及農資進行整合,從而有效的開展植保服務。因此建議將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建立專項政策補貼,依照防治的面積對專業相關組織進行作業補貼,或者以農資企業、無人機公司、種糧大戶以及農業合作社等組織作為載體,建設專業組織。專業防治組為無人植保飛機作業中的主要目標,建設區域化噴灑農藥防治中心或者任務隊[3]。通過專業化組織,為各農戶提供一站式服務,從而實現無人植保飛機最大運用效率,增加作業服務的效率。
結論:無人植保飛機技術推廣應用是我國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但是我國在該領域還需要繼續研究,在發展該技術的同時政府還需要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扶持政策,擴大無人植保飛機在我國該行業市場中的需求量。提升農業產量的同時提高該項技術的研究,讓二者共同促進我國農業機械化又好又快發展。
參考文獻:
[1]艾爾肯·玉努斯.植保機械的選擇與日常維護[J].農機使用與維修,2020(08):75.
[2]趙國柱.植保無人機及植保作業關鍵技術開發與設計[J].民航學報,2020,4(04):97-101.
[3]何瑞池,丁成澤,張有志.植保無人機飛防作業優勢及存在的問題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20(14):104+106.
作者簡介:江成毅,男(1971-),漢族,安徽東至人,大專學歷,技師,長期從事農機化技術服務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