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慶亞 鐘禮凱
(江蘇省廣電有線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江蘇 南京 210000)
首先,要保持開放性與標準性[1]。廣播電視有線網絡的雙向化系統軟件平臺要具備一定的開放性,在系統設計上與國際接軌,所使用的設計標準應當參考國際通用標準和我國制定的國家標準[2]。其次,要具有前瞻性和先進性。廣播電視有線網絡進行雙向化改造時,要使用經過實踐檢驗的成熟的新技術。在改造完成后,還可以根據用戶提出的新需求,隨時進行相應的網絡升級。
對廣播電視有線網絡進行雙向化改造的技術有多種,我國目前比較普遍使用的改造技術一般包括E0C技術[3]、LAN技術、PON技術以及CMTS技術。在眾多改造技術中,CMTS技術在廣播電視有線網絡的雙向化改造中的應用較為成熟。利用CMTS技術及其相關設備可以將HFC網絡與數據網絡進行互聯。CMTS技術在實際應用中能夠傳發信息數據、處理協議、調制解調,如圖1所示。
為了使CMTS寬帶接入技術發揮出正常的功能作用,網絡數據信號、數字電視信號和模擬廣播信號的傳輸過程是非常關鍵的[4]。
模擬廣播信號通常由模擬前端進入光發機,然后傳輸到光節點,再從光節點進行傳輸,此時信號將進入雙向放大器,經過放大處理后進入分支器,再從分支器將信號傳輸進入分路器[5],最后通過分路器將信號傳輸到電視中。

圖1 CMTS系統的應用原理圖
CMTS系統在數字電視信號的傳輸過程中進行統一的管理控制,信號傳輸到混合器后,會經混合器傳輸到光發機,然后信號會進入光節點,信號通過光節點后,直接傳入雙向放大器,再經雙向放大器進入分支器,然后是分路器,最后經過STB傳輸到電視中[6]。
數據信號的傳輸分為互聯網內的傳輸和電腦內的傳輸。互聯網內的數據信號的傳輸將經過服務器到LAN,再到CMTS、再依次進入調制器與混合器,然后經過光發機和光節點[7],進入雙向放大器、分支器和分路器等設備,最后經由CM和PC。
而電腦內的數據信號傳輸順序則與互聯網內的傳輸大體相反,數據信號將由PC進入CM,然后傳輸到分路器與分支器中,之后會經過放大器進入光節點,再從光節點進入RX,再通過混合器進入CMTS。
副載波頻分復用技術是CMTS系統的核心技術。該技術會將數據信號、語音、圖像等3種信號分別置于各自的頻段內進行調制,調制完成后方可傳輸信號。3種信號經過調制后,會將其轉變為光信號,然后經過饋線網光纖進行傳輸,通過光電裝換器將傳輸的光節點再次轉變為電信號,然后利用同軸電纜進行傳輸,最后通過Cable Modem將調制后的數據信號[8]、語音和圖像進行恢復還原。
現階段,隨著PON接入網技術的發展,其技術能力已經超越CMTS接入網技術,使用在改造有線電視的雙向化網絡中,PON技術將成為主要的應用技術。在三網融合過程中,也同樣會首選PON接入網技術。PON接入網技術的接入模式屬于單纖雙向模式,該技術可以通過無源光分器和無源合路器的使用,將所有的0NU信號統一匯聚到一起。
由于P0N系統在建設過程中使用的技術設備通常為無源設備。因此,PON系統最為突出的技術優點便是其較低的建設成本,系統設備的可靠性也比較高,在進行系統維護工作時,維護操作較為方便快捷。目前,在市場上應用的PON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并出現了3種PON技術,分別是GPON技術、EPON/GEPON技術和APON/BPON技術。
現階段,LAN接入技術的應用主要集中在有線電視雙向化網絡的用戶接入端,該技術可以使用以太網交換機對信息數據進行轉發或封裝操作。在應用LAN接入技術時,需要使用5類線作為入戶的主要媒質。到目前為止,以太網技術IEEB802.3標準系列已經通過修訂并逐步完善,其數據傳輸速率已經達到了100 Gbit/s,遠超以往的10 Mbit/s的標準。目前,使用的LAN接入技術普遍為IEE802.3—2005標準,該技術標準將傳輸距離一般設置為10 km,下行傳輸的速率為1 000 Mbit/s或者100 Mbit/s。
廣播電視依然是大多數人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即使是在信息技術處于高速發展的今天,廣播電視有線網絡的作用也不應被忽視。而積極推進三網融合工程的建設,進一步強化廣播電視有線網絡的雙向化改造,正是廣播電視提升信息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應對信息化挑戰的重要措施。